1.
最近有一个词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隐形贫困人口”,甚至还一度上了人民日报评论。
它的官方定义是 “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但实际上非常穷的人” 。他们代表了那些入不敷出,一方面想要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一方面又不得为了赚钱每日奔波,陷入了“越穷越忙,越忙越穷” 怪圈的人。
很多人会问到:我生活中已经非常努力了,每天都很忙碌,为什么还是摆脱不了成为 “隐形贫困人口” ?
要知道这个世界努力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努力的方式都不对。天道酬勤,但是上天不会奖励那些只会做无用功的人。
人生就像是一场长跑,如果一上来就使用错误且难看的姿势,即使跑得气喘吁吁,也没有办法跑得更快和更远。
我们周围那些凡是能够摆脱 “隐形贫困人口” ,把生活过得从容不迫,一年比一年更好的人,在 对自己人生投资这件事情的选择上,有着让人高看一眼的方式。
更具体来说,一个人如何对待和投资自己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2.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投资自己的时间呢?
李笑来在他的《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阐述了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 “个人商业模式” 思维。
在书中介绍的 “个人商业模式” 体系中,我们所有人的工作,本质上都在出售自己的时间:无论你是打零工的自由职业者,还是拥有的是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的上班族,又或是一个投资人和企业家, 我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出售自己的时间。
书中总结了三种投资自己的个人商业模式,而每一种模式的升级,都可以带来指数型增长的回报。
有的人选择打零工,把自己的时间 “零售”出去,按照每个小时结算工资;有的人选择 “批发”自己的时间,找一份固定的工作,把一年里除了周末和法定假日以外的日子,每天8个小时都一口气卖了出去,得到了一份年薪报酬。这是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
有的人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像是作者、艺术家和内容创业者,他们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一部优秀的作品,然后把它们复制很多份出售,逐渐拥有了所谓的 "睡后收入”。这是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
而那些选择创业和投资的人,就是 “购买别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的高级玩家。他们雇佣一些员工,购买了他们的时间,并用这些时间创造了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更高的价格再卖出去。
类似的,投资人所花钱购买的,在本质上也是创业者或者是企业家的时间,以及从他们付出的时间中获益。这是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
在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中,一个人每天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出售自己单位时间的总会达到上限。而后面的两种模式,就逐渐超越了个人时间的束缚,让个人的投资收获更高数量级的回报。
一个心里只有 “给别人打工” 思维,一到下班准时就跑,心里从来不愿意为工作付出更多的人,是很难跳出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的。
而那些具有更高眼光的人,往往在给别人打工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打工。他们奋斗的终极目标,是去购买别人的时间,再在此之前他们需要把自己磨炼成一个更有能力的人。
这种带着 “为自己打工” 的想法和 “为购买别人时间” 为目标而努力的人,更关注的是自我的升级和成长。
这一类人面对人生的选择,做出的决定也会不同:他们会选择去大城市奋斗,会削尖脑袋挤进优秀的公司,去做那些有竞争力和升职空间的岗位;他们不满足于做好最基础的工作,而是会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去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知识,让自己不断地成长。
一个人一旦有了更高的眼界和标准,每一个选择和行动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都会有更高的标准,随着时间的积累,结果自然会天壤之别。
他们在为自己工作的同时,不仅把时间出售给了公司,换取了薪水,更是同时把时间出售给了自己,换取了成长。
而我们努力的最终目标和方向,就是把有限的时间源源不断地投入到自己的成长之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最终实现个人商业模式上的超越。
3.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人生的第一步都是从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的竞争中开始的。
在这种出售自己单位时间的模式中,我们 “每天拥有的时间” 和 “单位时间售价” 就成为了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超越这个模式中的大多数人呢?
其实想要超越大多数人并不难,我们只需要给自己反复灌输一个基础的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生活中的选择:
时间永远比金钱更重要,要成为一个 “捡西瓜” 的人,而不是 “捡芝麻” 的人。
你也许觉得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但是我们周围却偏偏有很多人,为了贪图一些小便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像是为了购买商品能打折每次都找人拼团,为了抢几块钱的红包隔半小时就要刷一次微信群,为了挣几百块的外快上班偷偷做私活,为了省一点房租宁愿每天路上多花好几个小时通勤......
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每天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反而还为自己占了些小便宜而沾沾自喜。
这些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得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他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也更不会去珍惜自己有限的时间。
吴军博士在他的《见识》一书 “芝麻和西瓜” 一章中,把这些人的行为比喻成 “捡芝麻” 的人,捡芝麻的人捡得再勤劳,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
而习惯 “捡芝麻” 的人一旦心智变得越来越狭隘,就会很难再变得大气,也更难做到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在我们的工作中,总有很多善于“捡芝麻” 的伪工作者:他们每天工作似乎非常卖力,却一直在主动去做那些简单的、重复的、不需要动脑又低价值的工作。而一个人一旦习惯于这种工作,模式,便很难再去做好那些需要学习、思考和有创造性的工作了。
这种低廉的工作和思维方式,注定了这些人无法成长为一个有价值的员工。他们会发现自己早早地就遇到了职场的天花板,每天只能辛苦地工作,出售自己廉价的时间。
而一个人如果每天只能出售自己廉价的时间,目光短浅,消费随大流又不懂得为未来储蓄和投资的话,就很自然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 “隐形贫困人口”。
4.
和天天忙着 “捡芝麻” 的人不同, “捡西瓜” 的人则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他们不会因为一些眼前的蝇头小利和短期的欲望而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他们的想法更成熟,眼光更长远;他们能做到克制和延迟满足;他们做的选择更少,但是每一个选择都极为关键和专注。
前段时间苹果公司因为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值钱也最赚钱的公司,而频繁登上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而这么赚钱的公司,它的产品线却简单到用一个手掌就可以数过来。
苹果现在获得的成功,得感谢当时的CEO乔布斯。
在他回归苹果以后,发现公司产品线里有一大堆没有优势又不赚钱的项目,占用了很多资源,于是通通被他给否决和砍掉了,只留下了最核心的几个项目,并动用公司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集中研发。这就包括了后来让苹果名声大噪的 "ipod" 随身听和 "iphone" 智能手机。
乔布斯当年这些非常有远见的选择,让苹果从一家处处 “捡芝麻” 的平庸公司,成为了一个只 “捡西瓜” 的伟大企业,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而我们在职场中,与其整天把心思放在很多个方面和赚小钱上,不如把它们都聚焦到工作中最重要的几点上,做好最有价值的工作和任务,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让自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
要知道,天天忙着 “捡芝麻” 的人,往往是耐不住寂寞的一群人,他们缺少见识,也无法拥有 “捡西瓜” 的能力,这就给了那些有眼光和有耐心的人事半功倍的机会。
而一个人的能力一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的作用、贡献和影响力就会增加一个数量级,收入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他的时间也会变得更加的值钱。
5.
可以说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投资,就是如何投资自己的时间。
而时间不仅非常有限,又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你选择用在这里,就无法用在那里。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成长潜力,就要看他有没有很强的时间观念,以及管理自己时间的能力。
个人的最终收入水平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起点,而另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就是自己能力增长的斜率和速度。
人生的起点往往是从一个人的学位开始的,所以我们都要努力的让自己接受教育,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像俞敏洪所说的:“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还要努力读好大学?就是为了和优秀的人同行。”
但是起点的高低只是人生这个长跑的开始,进入社会后个人成长的斜率和速度,才是决定一个人最终成就和收入的最关键因素。
一个重视自己成长的人,一定是一个活在未来的人,他们会把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全部投入到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中,习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赋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维度的能力,最终让自己和自己的时间变得更加值钱。
李笑来在他的书中说到:“若你笃信自己将来能赚到的钱的数值变化会像复利曲线一样增长,那你就能明白,在早期你费劲时间心思攒下来的钱,都只不过是未来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钱。”
当一个人不再活在眼前的苟且,而是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用来投资自己的时候,他成长的速度,一定会让同龄人望尘莫及。
这才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愿你成为一个投资自己,活在未来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