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傻,可以说是我的一个标签。
很小的时候,当沉醉在小人书的情节里连近在咫尺的邻居大妈说妈妈的"坏话"我都无动于衷时,小伙伴们给我的评价开始了:她可真傻。
还是因为看书看小说太投入了,厨房里做饭的妈妈吆喝着我:"你把门关上,省得冒烟。"我这次是听见了,于是把厨房连接卧室的门一下子关上,返身接着看我的书。可是,妈妈说要关的是最外边那道门。这次,是妈妈给我了评价:这孩子是不是傻呀?
上中学时,学校总是按学生的成绩分班,于是一到期末,考试就变得很敏感。我的一位至亲在我就读的学校教物理,偏偏我就在物理科弱爆了,所以一次放学前,那位至亲老师走到我跟前,说"你明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补补课吧!"
这是挺挺顺理成章的一个事情。所以第二天我就到柴姨家里补课。回来时接近晚饭时间了,快到家门口时,我发现妈妈站在道边在等我,而对面是那个同学的家,巧的是她也站在家门口望向我。
我的这个同学知道我的亲戚老师这次出物理卷,而在这节骨眼上亲戚主动给我补课,想来他一定会透题给我,就一直站在我回家的必经之路那里等着。
正巧妈妈出来接我,就发现了这同学不回家吃饭大有文章,妈妈怕我说话不会绕弯暴露了什么秘密,就直接把我截住回了家。
其实,我当时还觉得妈妈小题大做,后来一看考试题,果真有亲戚补过的题目在其中,这事过后,我才相信自己是真的好傻呀!
—2—
若单是无关痛痒的事犯傻也就罢了,我居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也发傻。
比如高考填志愿时,我居然问班主任老师:大学是本科好还是专科好?
因为当初的自己这样浑浑噩噩地拎不清,所以,现在的我特别愿意给学生们讲生涯规划讲座,虽然不好意思直接说以身说法,可那次犯傻是我直到今日都不能原谅自己的,真的是有切肤之痛啊!
高中时,同学们都拿出浑身解数争分夺秒的学习,可我年少无知不懂其中利害,只顾着任由自己在小说的小船上荡漾。
有一次,班里原任班长因为班里事务太多耽误学习向班主任请辞,班主任于是召开班会来个民主选举,我很荣幸地当选了。
于是乎,在虚荣心小小地满足了之后接踵而至的收班费管纪律就一点一点地蚕食了我的学习时间。
更雪上加霜的是,前任班长因为我顶了她的角色,时不时地酸不叽地挤兑我,我们的关系也由原来的无话不谈到后来变成了陌路。
不能不说,这官儿当的:傻。
要不然,我的人生也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不当地取和舍,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格局。天这么大地这么广,人生的脚步却一辈子只走出百十里路,除了人傻还有其他的解释么?
—3—
傻到极致是什么境界?自己蒙蔽自己,自己给自己下套,灌各种各样的鸡汤。
都说傻人有傻福。路有通天大路,傻人选择的是崎岖坎坷路,一路上遇到过层出不穷的蛇蝎,这是她的福么?天公不作美遇到电闪雷鸣,这也是傻人的福?
可怕的是孤军奋战,旅伴只有脚上的鸡眼!
对自己狠些的话,就把它剜掉算了!
一个人如果“三折肱”(典出《左传.定公十三年》),就是三次折断了手臂,看这人得多倒霉。
我有一个侄子,小的时候在路边玩儿,被一个骑车的大男人给撞倒在地,骨折了。医院给上了夹板养的差不多好的时候,居然又给一个人碰坏了,于是又让他遭了一次罪。从那事后,他遇到骑车开车的,大老远地就躲路边了。
如果三番两次地弄断了胳膊,再不能不长记性了。
他已尝透了折臂的滋味;在几次三番的折臂和治疗的经历中,他已了解到折臂的原因,熟悉了被治疗的经过与方法,最后居然可能久病成医了。
所以“三折其肱”这也不全为坏事。
真傻假傻都不如不傻—4—
高中时学历史,尤其不爱学近代史部分,一会儿一个丧权的条约,一会儿一个辱国的赔款,使我看书复习时一翻到这段内容就想跳过去。
走马观花式学习的结果是:学科答题时连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都被我写进答案了,于是成绩就勉为其难地忽上忽下:只要不考近代史部分,成绩保准好;一旦考到近代史,甚至一看到条约两个字,答题的心情就奇怪起来,答案就呼呼悠悠地不着边际了。
这么感性地学历史的人,估计不在少数,后来我这种学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记得还是高中历史,还是近代史,老师讲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侵占广州城,广州失守,英兵入城。朝廷指责,民众不满,全部怨气都倾泻在两广总督叶名琛身上。这时老师借助一首民谣评价叶名琛:“不战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二十四史翻完,千载奇人未有。"
以我当时的年龄和阅历,对这种评价理解起来相当吃力,甚至觉得不可思议:"世界上哪会有这种人?反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站着说话不腰疼,瞎编排人!"
随着生活和实践阅历的加深,我才深知,在我们身边既有蒸不熟煮不烂的人,也有深不得浅不得令人进退维谷的事。
—5—
遇到其人其事时,真的会令人抓狂。
一个人到中年的心思细密的男性,情绪很长时间陷入低谷,他说自己媳妇在外人面前常常口不择言伤了他的自尊心;说自己家和丈人家贪图过舒服日子而把全部重担压在自己一个人肩上令他苦不堪言;说家里房贷车贷多年还不上自己精打细算过日子妻子还不理解不念夫妻情分;说自己想要二胎但是身体没本钱没有物质基础没有任何靠山只能望人家的二胎兴叹......
他现在的状态是:要感情,可夫妻感情疏离;要物质,表面有房有车可光是给银行打工按揭每月被揭掉一层皮手头拮据;要年龄,人到中年;要本事,只做得了小买小卖。于是家里外头:舍不下,拿不起,放不开。
所以他就日日廝磨地做个关汉卿笔下的铜豌豆,活着。
( 这"铜豌豆"之说来自关汉卿的元曲《一枝花 不伏老》,原文是: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大概是说自己是个经得起各种磨难和折磨的响当当的汉子。)
但是我现在对叶名琛是越加佩服的。
生活中有些事,你想快刀斩乱麻解决,可天时未到地利没有人脉欠佳,尽管你在泥里水里打了一百个滚儿,还是上不了岸,怎么办?就得学学叶名琛。
如果对这种境遇忍不得,脱离不得,心里全是难受,那就会纠缠不清,纠结于心,越系越紧。那就会要了卿卿性命。
索性,把它当做绕着胎儿脖子上的脐带,等到出生的一刻,医生自会帮你把它咔嚓剪断,从此,你得到了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