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100字(3/100)
280字。
利用实习生岗前培训平台,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1.课前。老师提前布置预习内容,并对学生进行微信扫码分组,每个小组选出1名组长,负责学习督促及总结汇总。2.课中。各小组组长汇报学习成果,反馈学习疑问;老师对组长汇报的内容和反馈的问题集中评价补充及问题答疑;老师线上当堂测试学习效果,对教学重点及难点进行着重指导和梳理。3.课后。老师布置思考题或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提高;组长如实汇报成员的学习状况。
丰富的平台资源对于提高培训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老师的学习督促和深化梳理也很重要。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有些学生就会出现应付的情况,白白地浪费了平台资源。
二、感恩1件
3件。
三、改进50字
160字。
冥想可以改变大脑。冥想的最佳时间是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
早上醒来后,先洗漱消除睡意,然后开始冥想,哪怕10分钟,就能给昏沉的大脑洗一个澡,决定了一整天的精神状态,让人内心沉静、思路清晰。
晚上睡觉前,大脑装满了白天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感觉身心疲惫。这时,给自己10分钟的冥想时间,清空大脑,去除烦杂,会大大提高睡眠的质量。
明天就开始冥想。
四、收获50字
1550字。
周岭《认知驱动》摘录:P87
生活中,人人都在追求一劳永逸的无压生活,但长久的无压生活显然不是最佳选择,毕竟没有压力的伴随激励,我们很快就会陷人生理退化、精神空虚、思维衰退的境地,所以从成长角度看,压力其实没有好坏之分,但有轻重之分,适度的压力反倒是我们保持活力的重要基石。
感悟:
人无压力一身轻,做事很难沉下心去。
记得上初中时,我主动给自己加压。当时我的座右铭是:否定自己,重塑自我。我拼命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重点高中。
进入高中后,高一时我整天嘻嘻哈哈,放松自己,在尖子班里成绩排名靠后,我也不是很在意。果然,高二我就被调到了普通班。这时我开始努力,但无论我怎么努力,成绩仍然普通。高一基础没有打扎实,高二想要成绩冲到前面,谈何容易。就这样第一次高考,成绩只达到了专科的建档线。我不甘心,就决心复读一年。在这复读的一年,物理这门学科仍然学不会,成绩很低,但其他科门有很大提高。我不能再用“否定自己,重塑自我”这个座右铭了,否则我会彻底崩溃。这个阶段,我的座右铭是:只要拼尽全力,我便无悔于自己。我没有所谓的学习天赋,智力很一般,那个年代父母也提供不了任何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我只能用这样的心态面对压力了。很幸运,经过一年的复读,我考上了本科。
上大学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了我大学四年的压力源头。我考了五次才通过考试,是全班6名女生中最后一个通过四级考试的。这三四年来痛苦的煎熬和折磨,让我没有丧失斗志,反而越挫越勇。这个阶段,我就像玩跷跷板一样,在两种心态之间调整平衡,即当我想要放松享乐时,就否定自己,增强危机感;当我内心沮丧低落时,就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励自己。
我也因祸得福,四年英语学习的折磨,让我考研时英语成绩过关,面试时因有英语四级证书顺利被研究生录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只考了两次就拿到六级证书。研一,就是学英语;研二,没什么压力,轻松度过;研三,压力陡增,开始做实验,发论文,写毕业论文,然后顺利毕业。回忆起当时的状态,特别是写毕业论文的那段时间,心理压力比较大。我还是用跷跷板的游戏,调节自己的内心。当我半夜醒来想赖床时,我就用论文若不能如期完成,就要延迟毕业来警醒自己。于是,凌晨醒来时间不论多早,我再无睡意,就一骨碌爬起来,开始写论文。当论文写作面临困境、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突破口时,我就停下工作,通过冥想平静内心,同时不断在内心想象自己论文完成后喜悦的样子,以此来激励自己。
硕士研究毕业后,我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成了我新的压力源。在完成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后,我就在内心反复地提醒自己晋升职称的事。我不断地给自己加压,制造危机感,如果进不上高级职称,就会被淘汰退出,或者被要求提前退休。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写论文、申报课题。当我因论文未能录用、课题未获审批时,我焦虑绝望。为了缓解内心的压力,我每天写日记。日记的内容是愿望实现后的样子,我的喜悦,我的所思所想。我用事成之后的愉悦心情,来应对情绪的低谷时期。经过努力,我如期评上副高职称。
晋上副高职称之后,我觉得我的职业生涯很安全了,不会轻易被淘汰,不会被安排提前退休。于是,我彻底放松自己了,过上了过去自己向往的所谓的无压力生活。我开始学习中医(也没学出个所以然来)、看喜欢的书和影片等。评上副高后的三四年,一切都顺风顺水,过得很开心。就这样过了三四年后,我时常觉得精神空虚,感觉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而且教学效果和教学热情也在衰退,没有了当时课堂上的意气风发、激情四射。我没有兴趣写论文、申报课题,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每天都是在混日子。现在,我活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样子。没有压力,真是可怕。如果想要摧毁一个人,那就让他过上没有压力的生活就行了。
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加压和自我减压,在像玩跷跷板的游戏中获得身心的调整和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