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是神话故事,也是一篇自读课文。按说对于神话故事学生阅读是充满兴趣和积极性的,但是,预习时,学生粗略看文章,也不用我多次强调的看课后阅读提示理解文章的办法,预习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上课时才发现学生流于表面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未进入课文深处从语言文字的体会、人物描写的赏析来阅读课文,因此,一节课并未完成一课时的自读课文学习任务。
今天是扫尾课,上周五内容没完成,就将一个问题布置给学生让课后去阅读去理解。也是一个对比阅读活动,让学生将袁珂的《女娲造人》与阅读提示中《风俗通》中对女娲造人故事的描述进行比较阅读:课文是根据《风俗通》中的片段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编写而成的,将二者进行比较,找找课文中增加了哪些内容?删掉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今天在做这个问题交流的时候,我发现,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不错的。第一个学生交流分享时就发现了最重要的一点:本文增加改编了女娲是如何让造出的人类繁衍后代的,这与现在人类繁衍事实相符——男女配合繁衍后代;删掉了女娲抟土捏的人是富贵者,用藤条撒泥成人的是贫贱的人,因为现代社会人人平等,没有阶级意识和等级观念,而《风俗通》中却给人们打上了不同的阶级观念,丢失了人人平等的理念。学生说的有理有据,而且读阅读提示的风俗通的语段文字很细心。这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另一个男生从开头召开地毯式搜索分享交流:增加了环境描写、女娲的心理活动、造人成功后的欣喜的神态描写、疲倦造人时的勤劳品质……原来学生也能做到细腻读文,去品悟去感知,也能有条理的总结。所以,反思我自己有时太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能放手学生去自主学习。
《女娲造人》一课的学习,我发现:第一,预习任务必须具体了可操作,这样的预习才是真正有效果的预习。第二,要相信学生,放手学生,少讲让学生多去体悟,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不要培养学生成为教学的附属品、应声虫,教师要少讲,讲重点讲难点,要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也是学习的过程,善思善学,才能与时俱进。
尝试写教学反思,比较粗糙、浅显,希望不断学习中改进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