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的一次聚会,我作为晚辈听着醉酒后的长辈谈婚恋的问题,言语上述说着如今的年轻人单身问题严重,语气里多是对像我这样适婚年龄人群的不解和困惑,最后,当她们把这些问题一股脑子抛给我的时候,我们中间的无数条代沟告诉我,沉默和嬉笑是我最好的回应方式……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句话出现的时候,微博,朋友圈被疯狂的复制粘贴着,归其原因便是我们对爱情的终极完美憧憬和幻想,但复制粘贴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的无奈和失落,也总会听到类似“我们生错了年代”的话语,可是“我依然相信爱情,但我不相信它会在我身上发生”又无时无刻的不在提醒我回归现实的空洞生活。
她结婚那一天对我来说是非常滑稽的一天,单机版的微信第一次联上网络,那些死党一遍一遍的提醒告知我她结婚了,更有甚者从朋友圈盗取她的结婚照发给我,终于,微信恢复平静以后,我也从南关十字路口的饺子馆装了一肚子酒回到家中,在一整天不断的提醒下,我还是没忍住去回忆这一段如今看来真诚且可笑的少年记忆,回忆到一半时,酒意袭来,胃里翻江倒海,吐了一把后回屋倒在床上就昏迷过去了。关于她,忘了是怎么放下的,大概是后来我见到过更漂亮更温柔的姑娘吧,但我承认,直到她结婚这一天,我才意识到自己成熟的可怕,成熟是好事情吗?被迫,改变,爱而不得,失望,作戏,失去这些所有不好的字眼可都是成熟的养分呀!
单身的日子里从来没去思考过我单身的原因,也从未在乎过又丑又矮等看起来不太善良的调侃,我太明白我单身是因为眼光高,要求多,脾气臭。也正是有这种高度自我认知的条件下,我也就继续单着,但你可以看看这个社会对单身人群的评价,满是嘲讽和讽刺,甚至成为一个男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成为一个女人是否幸福的基本出发点,其造成的后果呢?极其极端的例子是一个同性恋者本就遭受了社会的恶意后选择单身一辈子,然后又逼迫着和一个完全没兴趣的异性去结婚生子,这让我看来就是谋杀。
我从很多已婚人士的口中反复听到“结婚就是找个合适的人搭伙过日子”听着是一句非常现实且富含哲理的一句话,这句话的语境往往出现在对于婚姻看法有分歧的时候,所以,这便成了一句指挥性甚至命令性的话语,我恳请甚至希望你不要去理会,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是婚姻不美满的人,讲明白点就是他没有娶到想娶的人,她嫁给了一个和心中期许有差距的人。所以在他(她)经过婚姻的洗礼后,才会发出这种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话语。
我想先谈一谈合适两个字,合适是怎么个合适?是门当户对?是颜值匹配?是灵魂互补?至少在我看来,合适无非就是冬天的洗脚水不够烫脚又不至于说凉,这种情况下,洗脚成为一种不享受不满足且很快完成的瞬间,所以,上述提到的门当户对等的词汇在我看来不能和合适划等号,这些词汇最好是用还不错来形容,还不错作为一个形容词可以理解为虽然我觉得不如自己的预期但至少有满足我且使我愉悦的点,最后,我们将“合适”和“还不错”类比到婚姻中,“合适”使婚姻永远处于不满足不享受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久了,会处于麻木状态,这种麻木状态会慢慢发酵,发酵出来的东西我们叫它什么?我们叫它厌倦,愤怒,难过,后悔等,同时,婚姻后的人因为有了那一张结婚证的束缚变的一点不装完全真实,举例,婚前男人会整夜不睡掩盖自己打呼噜的事实,女人会温柔细语掩盖自己脾气暴躁的一面,所以,一对新人开始新婚生活后最先开始的吵架大部分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小事,所以,本身两人的相处就处于一种不满足不享受的麻木状态,再因为生活习惯细节过多的争吵,请你告诉我,“合适的人”真的适合结婚吗?这样的婚姻别说幸福,连最基本的相安无事都很难吧?
也有人会说,婚姻是一个男女双方互相妥协互相磨合的过程,你有没有想过,妥协以及磨合只发生在一些谁洗碗谁拖地的小事情上吗?你要知道这些事情都是微不足道可协调的事情,这些事情简单的石头剪刀布都可以解决,但当妥协磨合上升到所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候,这些真的可以妥协和磨合吗?你要知道这些东西是你这么多年来接受教育,自我思考认知得来的,这些东西直接造成你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这些东西是你做为一个独立特殊个体存在的原因,通俗点讲,我们把它叫作你做人的底线,我想底线虽然可以有妥协和磨合,但不会是那么轻易的吧,而这个时候“还不错”三个字就会产生它的作用,她虽然花钱大手大脚的,但还不错,她没花过冤枉钱,他虽然晚上睡觉打呼噜,但还不错,早起后他会愿意去为我做一顿早餐,他们虽然经常吵架,但还不错,双方吵架的时候就事论事,不揭短且不伤自尊。
我们再来谈一谈搭伙两个字,搭伙理解起来不难,学生间的搭伙我们叫作小组,工人间的搭伙叫作工程队,生意人间的搭伙我们叫作合作伙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搭伙的含义是带有目的性统一性的合作关系,我们现在试着把这个含义带到婚姻里,婚姻的目的性是什么?统一性在哪里?合作关系就是为了生一个甚至多个娃?我不敢说这是错的,但从我的认知程度上来讲这不对。我们要知道,搭伙意味着每个在群体里的人都要得到他在这个群体里的应得利益,再考虑到人性的因素以及人格的差别,搭伙其实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关系,小组里的学生有优差之别,工程队的工人有勤懒区分,合作伙伴间也存在着尔虞我诈,此时,将搭伙套进婚姻里呢?就好比两人各有五毛钱,加起来一块,总会有一个人想隐瞒着花掉八毛甚至一分不留,也好比,两个人本就各自清贫苦难,搭伙起来美名约共同度过苦难的一生,但分享苦难只会更苦,也会产生一个人将所有的痛苦全部扔向对方,所以,这就不难理解社会上存在的拜金女以及软饭男。
思来想去,我们为何不对爱情保留一丝希望,同时也认同爱情是一件具有高尚情操的事情呢?我们为什么不讲搭伙二字升华一下变成陪伴呢?陪伴和搭伙的不同是什么?陪伴是我们两人各自的五毛钱都自愿的花在对方身上,即使我们一分不留。陪伴是苦难生活里各自承受苦难的同时给予对方温暖且自愿主动分担苦难。陪伴是,我们也有相同的目的,目的在于组建一个只属于我们的家,我们也有统一性,统一在于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这个家的鲜活性与幸福度,我们更有合作关系,合作关系在于我想我生的孩子姓他的姓,他想孩子的妈是我。
说到这里不难看出我想说的,如果你在婚姻的考场门外焦急不安,我想告诉你,找一个愿意陪伴你并且还不错的人,这个答案可能不是最好,但一定不坏。
然后我想简单说一下什么样的人是可以走近婚姻且能够得到一段幸福婚姻的人。婚姻不完全是感情的产物,但没有感情的人,不会去对异性有好感,不会谈恋爱,也就不会有婚姻的意识,在我看来,感情到婚姻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青春期的性冲动,总而言之,那个年龄阶段的人,无外乎男女,对异性的身体是充满无尽的遐想的,过早发育的女孩子总是能吸引到男孩子的目光停驻以及脑子里的那些看似猥琐实则正常的想象,同时,高大威猛的男孩子会格外受到女孩子的欢迎,这些,我们可以统称为“原始欲望”
第二阶段:荷尔蒙选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注意到他(她),然后,就再也忘不了他(她),你突破了原始欲望来到新的层面,具体表现为,男孩子遇到这个(她),脑海里便再无任何原始欲望的幻想,即便是有,也只有她一个人,同时,在原始欲望幻想前,男孩子脑袋里一定装的是和(她)谈恋爱后的那种开心感满足感和兴奋感,女孩子则表现为,一想到那个(他),面红耳赤,嘴角漏笑,幻想和(他)像电视剧里那样浪漫。
第三阶段:婚姻的必要条件,我们在这种原始欲望和荷尔蒙选择多年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各自的爱情观,多谈恋爱也好,一生只谈一次恋爱也罢,最后,当婚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唯一应该做的事情也必须做的事情是,控制自己的原始欲望以及阻止荷尔蒙的过多选择,原始欲望更多的针对男人,荷尔蒙选择则过多的针对女人,这两者,一个代表着身体,一个代表着精神,男性总是无法容忍身体的出轨,女性则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所以,我暂且认为,能控制原始欲望并且可以阻止荷尔蒙过多选择的人注定婚姻的质量是向好并且不会太差。
最后,我希望,爱情也好,婚姻也好,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