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以善恶为标准,评价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同社会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步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它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之服务。道德是价值的正面反映,它一般牵涉到宗教信仰。例如,大家常挂在嘴边的“孝顺父母”,它是一种道德,一种孝道。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仅提高了道德素养,还增强了人生信仰。
孔子提倡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道德和礼乐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自觉地以美好的价值衡量行为。以德、礼治国,统治阶级加深了和百姓的关系,会更好地得到百姓的认同。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他想,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注释| 道:引导;领导、治理。
免: 免罪、免刑、免祸。
格: 纠正
卫国大夫孔圉主张治理国家以刑罚为主。刑罚是根据法律对犯罪人采取的一种制裁措施,它限制和剥夺了受刑者的一定权益。在法律制裁方法中,它是最为严厉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的政治权利、财产权利以及人身自由,制裁惩罚犯罪人。
治国有赖于一整套法律,制定完善的法律,人们在法律的约束下,使社会朝文明、美好的方向发展。法律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强制性,是治国的重要武器。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是根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依法治国不允许个人意志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活动,而必须依照法律实施。依法治国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保障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道德推动了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基础。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群体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