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这个地瓜不能烤!
如上所示,你以为地瓜就长这样?那你就太不了解它了,其实它还有一个失散多年流落在外的兄弟。
当年它们的父母担心多年之后它们会互相找不着对方,因此给他们取了相同的小名——地瓜。另一个长成这样
是不是一点都不像?所以才需要相同的小名,真是睿智啊!
话说,两兄弟被哥伦布发现后,从美洲来到西班牙,由于各种航海技术发达,各种友好往来,于是就在约摸16世纪末来到了中国。
当时沿海城市对外开放,舶来品先在福建、广东登陆,再向长江流域、内陆传播。从内陆来的商人到南方来采购,就有人把两者搞混了(小编觉得看外表是不会搞混的,估计是卖的时候都叫它们的小名了)。只可惜,北方干燥的气候只适合番薯的生长,于是它就在那边生根发芽,并以它的小名大肆传播。
另一位由于南方湿润的气候,结出的果实十分可口,人们出于喜爱,又给它取了很多小名,如沙葛、地瓜、土瓜、萝沙果、地萝卜、扯皮薯、葛薯等,因此各地出现了不同叫法。直到植物学家为它正名:看你是和薯类一起进来的,又是豆科植物,就叫“豆薯”吧!(大名确实叫豆薯,不过怎么来的纯属小编瞎诌,不觉得这样很好记吗)
所以,其实它们是两个东西,虽然拥有相同的小名。
那为什么好像全中国人都认为“番薯=地瓜”呢?
这就得感谢影视剧了,北方的“地瓜”经常作为美食出现在荧屏上,它趁着这个机会在中国大行其道。而大名为“豆薯”的则因为农村人慢慢变成了城里人,渐渐没落,超市也不卖,当地人也不认识。所以见到的时候竟惊讶地问道:“这是什么,可以吃吗?”
至于豆薯为什么不能烤,这是一个纠缠了千年的问题。一个以水分居多的蔬果,如果硬要把它“烤”了,我想,后果还是挺严重的。
所以,今天就让小编来为大家普及一下这个不能“烤”的南方地瓜——豆薯。
Part2 土中之王——豆薯
(以下所指豆薯并非红薯)
说来不怕你笑话,这是所有蔬菜中最具乡土气息的,黄色的外壳下包裹着白色的果肉,外层的皮薄薄的,用手撕下来就能开吃,生吃的话会有一丝土味,有点像荸荠,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喏,这个家伙和马铃薯一样,喜温喜光,主要食用块根,它以果肉脆嫩、汁多甘甜著称,一口咬下去会感受到浓浓的淀粉味,可以用来提炼淀粉。成熟期大约为10月-11月,你想这个时候它要是在北方待着,估计这会儿只剩下一张皮了。
豆薯知识普及:
1.可炒菜可生吃,优质的块根鲜脆肥美,富含淀粉、糖分和蛋白质,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铜、磷等多种元素。每千克块根中含水分810~880克、碳水化合物76~119克,经过消化后可直接供能解渴。
2.经科学验证,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通过扩张毛细血管、降低血压粘稠度,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3.熟透了淀粉含量很高,若加工制成沙葛粉(形状与藕粉类似),有清凉去热、生津止渴、补肾健脾、清心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老少皆宜。
4.种子及茎叶中竟含鱼藤酮(C23H22O6),对人畜有剧毒,可制成敌敌畏等杀虫剂。(万万没想到这么可口的食物竟然……!)
Part3 养生之道在于吃
——豆薯常见做法
豆薯粥(早上吃)
准备:粳米100克,豆薯200克,白砂糖15克
做法:
1.将豆薯冲洗干净,撕去外皮,切成丁块。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取锅加入冷水、粳米、豆薯块,用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成,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五花肉炒豆薯(中午吃)
准备:豆薯250克,五花肉200克,油盐、鸡精、小葱、蚝油、姜适量
做法:
1.五花肉洗净切片,豆薯去皮,切成丝
2.锅内下油炒姜丝,先炒五花肉,待其变白后加水加油,用大火炒
3.炒到收汁加入豆薯一起炒,待豆薯熟后加入盐和鸡精,出锅洒上葱即可。
沙葛绿豆脊骨汤(晚上吃)
准备:沙葛一个(约600克),猪脊骨700克,绿豆50克,胡萝卜1个,生姜1块
做法:
1.绿豆用捞洗的方法清洗干净;脊骨斩件
2.胡萝卜和沙葛去皮,滚刀切块,生姜去皮拍扁,脊骨飞水后冲干净浮沫
3.把所有材料放进汤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水的分量根据你家人口多少来放咯)
4.大火煮开后,中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煮1个小时,放盐调味就可以啦
Tips:
宜食:
1、夏季伤暑、烦热口渴、发热、头痛、上火、大便秘结者
2、饮酒过量和慢性酒精中毒者宜食。地瓜拌白糖服用可治慢性酒精中毒。
忌食:
1、豆薯性凉,体质偏寒、受凉腹泻、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2、富含大量糖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3、女子经期不宜食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