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言的口语属性
1.1语文的头脑与口语的历史
史前史:就是文字记录诞生之前人类生存境遇的历史。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醒人们注意口语的首要地位,因为口语是一切语言交流的基础,他提醒人们客服把文字当做语言基本形态的顽固偏向。
“文字”既有用,又有缺陷和危险。
“文字”是对口语的补充,而不是言语的转化器。
在索绪尔之后,语言学的分支音位学形成了十分完备的体系,音位学研究的是语言寓于语音之中的方式。和索绪尔同时代的英国人亨利·斯威特很早就坚持认为,词语并非由字母组成,而是由音位这样的功能单位组成。
原生口语文化:就是不知文字为何物的文化。
语言的有声属性压倒一切,在现存的大约三千种口语语言里,大约只有78种语言有书面文献。
电脑语言不是无意识产生的,而是人直接有意识地创造的,电脑语言的规则(语法)是被规定好以后才使用的,而是人直接有意识地创造的。人类的自然语言的语法则正好相反,它们在使用中形成,可以从习惯用法中抽象出来并加以明确表述,但这个过程是很难的,而且永远不可能做的很完美。
3、文字为我们开启了美妙的世界,尽管如此,口语词依然健在,一切书面文本都和语音世界、自然语言的栖息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阅读”文本就是把它转化为语音——或朗朗发生,或在想象中发生,读的慢时以音节为单位发生,读的快时则大致是一掠而过。高科技文化中的阅读常常是快速的阅读。
文字无论如何无法摆脱口语文化。
《野蛮人思维的驯化》、《传统社会里的书面文化》
第二章:原生口语文化的现代发现
2.1古人的口语传统意识
公元前几百年,《旧约全书》的匿名作者自称“传道者”,他写的《旧约全书》有这样一句话:“再者,“传道者”因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又默想,又考察,又陈说许多箴言,传道者专心寻求可喜悦的言语,凭仔细写下真实的话”
浪漫主义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关注缘故的遗存和民俗文化,此后,数以百计的文人搜集文化遗存,对口头传统、准口头传统或近似口头的传统多少进行直接加工,赋予他们新的令人尊重的地位……
2.2荷马问题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致认为,荷马绝不是诗歌生手,绝不是江郎才尽的诗人,也许他是天生的“天才”,没有经历过羽毛未丰的学习期,他是一只孵化出壳就能针织飞翔的异鸟。一降生即步履矫健。
荷马有一些固定的反复使用的套语,希腊词“rhapsodize”的意思是“编织诗歌”,这个词的意思并非吉兆:荷马靠一些预制的片语编织和拼凑,他不再是创新的诗人,而是以为装配线上的工人。
况且,这些标准化的套语还围绕同样标准化的主题构成一些群落:这些标准化的主题有:议事会、调兵谴将、对垒叫阵、对战败者的掠夺、英雄的盾牌等。
问题:
既然这两首史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如此铺张地使用套语、如此广泛地使用预制的构件,它们怎么能又达到如此美妙的境界呢?
后世读者原则上贬低的习惯用语、套路、预期中的修饰词——更直率地讲,陈词滥调,荷马时代的诗人确实如此看重,并充分利用。
荷马时代的希腊人之所以如此看重陈词,那是因为不仅诗人而且整个口语知识界或思想界都依靠这样的套语来构建思想。在一种口语的文化里,已经获得知识必须要经常重述,否则就会被人遗忘,固化的、套语式的思维模式是智慧和有效管理之必须。
到了柏拉图时代,情况为之一变,希腊人终于有效地内化了文字,这时储存只是的新方式不是靠记忆中的套语,而是靠书面文本,于是,希腊人的脑子从大量的记忆中解放出来,去进行更加有原创性的、抽象的思考。
第三章:口语文化的心理动力学问题
1、25P:在原生口语文化里,为了有效地保存和再现仔细说出来的思想,你必须要用有助于记忆的模式来思考问题,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必须有利于迅速用口语再现,在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你的语言必然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平衡的模式,必然有重复和对仗的形式,必然有头韵和准押韵的特征。
你必然用许多别称或其他的套语,必然用标准的主题环境(议事会、餐饮、决斗、有神助的英雄等),你必然用大量的箴言,这些箴言必然是人们经常听见的,因而能够立刻唤起回忆,他们以重复的模式引人注意,便于回忆。
第四章:文字对意识的重构
77p:词语在书面文本里是孤零零的,而且在写文章时,在书写的时候,提笔书写的人也是孤零零的。写作是一种唯我主义的实施过程。我写书时希望拥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所以我必须和所有的人隔绝。
在书面文本里,词语本身缺乏原有的全部语音特征,在说话的时候,一个词必然要有这样那样的语调或语气,无论活泼、兴奋、瓶颈、愤怒或是超然。嘴巴里说出的词语不可能没有语调。而在书面文本里,用标点符号表现语调的功能只能够达到最低水平。
演员只有在长时间琢磨书面剧本的台词之后,才能够确定如何把台词说出来。
写东西的时候,人总是在模仿说话,写日记的时候,我也假装对自己说话。但实际上我绝不会这样对自己说话。
作者虚构读者的方式是文学史隐蔽的一面,而看得见的一面的文体的历史,是如何塑造人物、设置情节的历史。古代作者给读者提供引人注目的提示,以便让读者想象自己置身的情景。他们把哲学材料写成对话的形式,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是用对话表现的,以便让读者想象自己正在听书中人物的对话。
到了中世纪,哲学和神学文本用上了诘难~应答的方式,以便让读者想象一场口头辩论。
文字产生距离,使言语产出的结果更加精确,因为文字是言语脱离口头表达丰富但混乱的生存语境。
书面词语磨砺分析,因为分离出来的词语要承担更大的任务。在不用手势、表情、抑扬顿挫的情况下,在没有听众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你必须要把一切可能的意义考虑周全,一句话,在任何情况下对读者可能隐含的意义,你都必须要能够预见到。
你必须要能够掌控自己的语言,使之可以在脱离生存语境的情况下意思清楚,这种滴水不漏的思考和遇见常常是写作成为一件痛苦的差事。
谷迪所谓的“逆向扫描”使我们在写作时能够清除不一致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反思机制去挑剔词语,是思想和于此具有新的区别性的表达力。
有了文字之后,语词一旦说出口,一旦外化,一旦记录在书写材料上面,就可以清除、抹掉、修改。嘴巴说话的时候,你没有任何与文字对应的机制,你不能抹掉一个词,你做的纠正不能够清除不妥当或错误的词。你只能够靠否定或打补丁来补充你说话的意思。
列维~斯特劳斯所谓的“拼凑”是他所谓的“原始人”或“野性人”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口语文化里精神活动的必然产物。说话时进行的纠正往往给说话的效果帮倒忙,是说话人没有说服力。所以人们会把纠正控制在最低限度,甚至完全不做任何纠正。于此相反,写作时的纠正却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读者怎么可能知道作者是如何修订的呢?
文字的磨砺能够提升口语的精确性。
文字把知识持有人和已知对象分离开来,使人的内省日益清晰,打开了心灵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而外部世界和心灵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文字还未内部心灵世界打开了通往自身的大门,使外部世界成为内部心灵世界的背景。
口语把意义托付给语境,而文字则把意义集中于语言本身。
西方古典时期有一个理所当然的传统,即凡是有价值的书面文本都是用于朗诵且值得朗诵的,朗诵书面文本的习惯经久不息,贯穿于19世纪;
第五章:印刷术、空间与封闭空间
5.1 听觉主导让位于视觉主导
听觉而不是视觉主导着古代的诗歌世界,甚至在文字深深地内化之后依然如此,这实在是耐人手味。内方的子稿文化始终羁留在口语文化的边缘。米兰的安布罗斯主;在《路力福音评注》里说: "视觉常受骗,日斤觉是保障 G"直到文艺复兴,讲演始终是一切语言艺术中被传授最广泛的一种,成为一切话语包括门头话语和笔头话语的基本范式。
书面材料是昕觉的补充,这使今天的我们感到奇怪。在很大程度上,文字成为加工知识并使之回世纪大学里风行辩论,人们热衷于向听众朗诵文学材料和其他文本,甚至独自一人也大声朗渎。
口语是一种方便回忆的模式。
在口语色彩强烈的子稿文化里.人们在书面文本里接触到的语言常常保留着"口头记忆"的模式,即方便迅速回忆的模式。所以,于楠文化鼓励记忆且便f记忆。此外,即使在一个人独自阅读的时候,许多人还常常大声朗读,或低卢吟哦,葫慢速默看;这样的阅读习惯也有助于记住阅读的材料。
一切文本都含有视觉形象和听觉现象两个方面。我们的感觉是.阅读是视觉活动,在视觉活动里插入声音 与此相反,印刷时代初期的人觉得,阅读目-先是二个昕觉过程,只不过先由视觉启动而已。
个人隐私感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印刷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与手稿文化里常见的书本相比,印制的书本更加小巧而且携带方便,这就为安静角落里的独自阅读搭建了心灵舞台,最终为完全的默读做好了准备。
在手稿文化和初期的印刷文化里,读书往往是一种社会活动,由一个人朗读一群人听。斯坦纳认为,个人默读需要一个宽敞之处,使人能够独处一隅、安静看书。(今天,贫困地区的老师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功课不好的原因常常是家里太拥挤,孩子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印刷术促成了一种封闭空间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文本里的东西已经定论,业已完成。它影响文学创作,也影响分析性的哲学研究或科学工作。
后印刷文化:电子文化
语言表达的电子变革进一步加深了语词嵌入空间的进程,这个进程始于文字,强化于印刷术。另一方面,电子变革又把人的意识提高到次生口语文化的新时代。
时不时有人说,电子设施正在淘汰印刷书籍,但实际情况是,电子设备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书籍,电子设备录制的访谈录正在生产数以千计的“谈话”书和文章,在录音技术问世之前,这样的访谈根本不可能变成印刷品。新媒介强化就没接,当然同时又使之转化,因为印刷人相信,口头交谈一般应该是非正式的,所以新媒介养成了一种新型的、直觉的非正式风格。
相反,口语人相信,口头交谈应该是正式的。
有了电话、电视和各种录音设备之后,电子技术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次生口语文化”的时代,这种新的口语文化和古老的口语文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六章:口头记忆、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
《插上翅膀的语词:古希腊口头创作技巧研究——以赫西奥德的著作和时代为例》
“诗歌是对吟唱过的歌谣的记忆”。
古希腊口头史诗真正的“思想”或内容存在于记忆中的传统套语模式和诗节模式里,而不是存在于诗人有意识地组织或“谋划”的叙事里。“诗人不是完成自身意图的迁移,而是按照常规模式实现传统思想的传播,既是为听众,也是为他自己”。诗人的歌咏并不是要把“信息”从歌者传达给听众,不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数据的“管道传输”;其基本模式是这样的:歌者以一种奇妙的公共方式演唱,他吟唱的不是他记得的文本,因为根本就没有文本之类的东西,也不是靠记住一连串的语词,而是用他从其他歌者哪里听来的主题和套语。
他记住的主题和套语随时在变,因而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兴发挥,编织唱词。
第七章:一些定理
直线叙事“情节”在原生口语文化里的效果不如笔头创作的效果好(也不如受书面文本影响的口头表演的效果好)。口头创作的运行借助“核心信息”,这些核心信息里,套语“展现的组织程度不如我们平常联想到的思维组织程度”。
口头表演者常受到干扰,吟诵诗歌时受到的干扰尤其显著,一个词可能会出发一连串的联想,表演者不由自主地跟着联想走,就会进入死胡同。只有本事高强的叙事者才能够摆脱这样的困境。
荷马陷入困境的情况也不少见——“智者千虑、亦有一失”。
能够体面地纠正错误并使之根本不像错误,这是优秀的吟游诗人和笨拙的新手的区别所在。
世界上没有封闭的体系,从来就没有。逻辑是封闭体系的幻觉,是由文字促成的,是由印刷术强化的。口语文化有其他的幻觉,但不太可能有这种封闭体系的幻觉。
《文学话语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初探》。
言语行为理论分为“言内”(说话的行为、构建语词结构的行为)、“言外”行为(表达听说双方互动的语境、比喻允诺、招呼、肯定、吹嘘等语境)和“言后”行为(使听着产生意想的影响,比如惧怕、相信、勇气等)。
《口语福音和书面福音》
凭借中介“medium”或“media”的交流隐含着这样的意思:交流就是通过一根管子把所谓的“信息”的物质单位从此地输送到彼地。……
乍看之下,这个模式固然和人类交流有一点点关系,但如果仔细看,这关系其实弱的可怜,而且它扭曲了交流行为。
因此麦克卢汉采用了一个挖苦人的树名——《媒介即按摩》(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并非完全是“讯息”message)
人的交流和“媒介”模式的交流本质上是有不同的。人的交流需要反馈、指望犯规,否则交流根本不可能发生。
你要开口说话,就得以一个人或若干人为对象。即使自言自语,你也得假装自己是两个人。其原因是,我要说的话依赖于我置身的现实或现象中的现实;换句话说,我说什么话取决于我期望得到什么样的回应。
开始说话之前,我就和听我说话的对象实现了某种交流,这是我说话的必要条件。我和他的交流可能是凭借过去的关系,或者是依靠两人的眉目传情,或者是依靠第三者的牵线搭桥,其他的方式数不胜数。(语词仅仅是对言语交流宏观背景的调整而已)。我必须要感觉到对方脑子里的某种信息,否则我说的话就无的放矢。人类的交流绝不是单行道。通常来说,它不仅需要回应,而且它的形态和内容都要受到预期回应的塑造。
凡是会说“我”的人都意识到自我存在,但自我的反省和清楚表达却需要在时间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