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最强产品PMbook开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一)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一)

作者: 123打点滴 | 来源:发表于2015-03-31 15:41 被阅读335次

    个人修养:爱生活、有理想、会思考、能沟通

    爱生活是动力;
    有理想是目标;
    会思考是手段;
    能沟通是团结。
    心态先摆正,然后树立目标,接着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有了爱生活的心态,我们会发现身边的人和事愈发可爱。
    然后去找自己可做一辈子的事。
    只会做不会想,最终我们只能沦为一个工具。
    与人沟通的事情要比与机器沟通更复杂,更具有挑战性。
    ————————————————————————————————————
    1、爱生活: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抱怨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帮助。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内心才会有爱,才会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才会有好奇心和创造力。

    有些事情需要考虑:定位、地理位置、时间、用户划分、价格(碎片化+穷举法)
    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不按照设计者的本意使用产品。
    如果产品功能歪了,那么不妨将错就错地将这个功能发展下去,毕竟用户最大。

    热爱生活的人时刻充满激情、能量和创意。
    ————————————————————————————————————
    2、有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的灵魂。
    做事应该是内驱而不是外驱。
    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热情满满地做事是为了什么?事情永远做不完,怎么知道该先做哪件?

    个人是否成功、是否幸福,都应该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外界的评价。
    理想是“想做的事”,现实是“要做的事”和“能做的事”,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要把“要做的事”变成“能做的事”,再把“能做的事”变成“想做的事”。

    只有个人在成长是不可能的,公司不是学校,心态上不能只抱着学习的态度做事。只有公司在成长也是没道理的,如果员工只做事不成长,长远来看也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
    就业保障会降低一个人的竞争力,但职业保障可以提高竞争力。

    我自己有一个个人规划的文档,比较细致地设计了最近三五年想做的事。
    ————————————————————————————————————
    3、会思考:
    爱生活、有理想的产品经理,就像加满了油、找准了方向的汽车,充满了希望。可是,我们在行驶的过程中往往不得要领。

    教育的本质:“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激发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能力,当开启一个人的心智之后,他就可以自我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学校教育教知识不教思维,只教会我们很好地执行、完成任务,但不会去想“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等问题。为什么要学数学、为什么要学语文,它们在解决什么问题。
    思维方法是内功,内功好了,再辅以某学科的知识“招式”,自然威力无穷。
    被安排好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整个过程少了执行前的选择过程(为什么要上大学)。要学会选择,我们应该追求性价比,而不是完美。
    产品经理要努力更要取巧,工作中,我们碰到的大多是没有人做过的,甚至没有答案的问题,而那些有答案的问题,也千万别只想到自己求解了,用最快的办法找到答案。
    学习的方法不仅仅是看书上课,在实践中学,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学,都是很好的手段。

    每一个靠谱的解决方案都是做过很多事情以后,提炼出来的,你直接拿过去,很容易误读,只能看到“是什么”,却不知道背后的很多“为什么”。
    今后再想问问题的时候,不妨自己先想想,这个问题有明确答案吗?如果有,那不妨去问Google、百度,不用问人;如果没有,那更是不要去问别人的答案,而是用交流的心态和别人讨论方法。

    我们的大脑好比一个图书馆,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往里面加书,可是,很多人都是把书买来以后就随手放在一个书架上,等到想找的时候,无从下手,而这种挫败感会严重阻碍知识的继续增长。所以你知道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各种应用场景下,能提取出多少。知识地图就可以帮助你尽可能地梳理已有的知识,以便要用的时候可以轻松索引。
    ————————————————————————————————————
    4、能沟通:
    信息的传输过程必然会失真。这也就意味着,路人甲输出的信息转变为路人乙的输入以后,因为处理机制的不同、知识背景的不同、主观意愿的不同等,或多或少会有改变。
    不要一开始就试图与反对自己的观点对立,这样是没逻辑的,没人能保证自己的观点更好。因为信息不对称,知识结构不同,所以观点不同很正常,关键是要充分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双方或多方会整合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有效的沟通最终是“合”,而不是谁战胜谁,每次沟通都是一个大家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对世界的认识的好机会。

    一对一沟通:
    IM:成本小,不重要不紧急,应用场景在两三句就能明白的事、通知别人、上级审批、隐私。
    电话:成本适中,紧急不重要,应用场景在地域跨度较大、与合作公司讨论问题、怕打扰别人谈话、辅助E-mail,E-mail发出后来个电话提醒。
    面谈:成本最高,紧急重要,应用场景在问题复杂时担心产生误解、有求于对方的沟通场景、较长时间的面谈最好预约,先通过电话。
    E-mail:成本适中,重要不紧急,E-mail最大特点是书面,能留下证据。应用场景在外企经常做全球性的沟通,有时差、适合出了问题需要有人背黑锅的场景。

    群体沟通:
    IM群:群交流时效性强,传达不是很重要的信息,交流通常比较非正式,时间一过消息就没价值了,无须保留。
    电话会议或视频会议:适合参与人比较难凑到一起的场景,视频会议可以通过表情、动作传递更多的信息,比电话会议好多了。
    会议:明确会议目的、形式、议程,一定要有产出物;参与人的预先准备,包括组织者的资源准备、材料分发,参与人的熟悉议程、预先思考;会议上的民主集中制等。
    群体邮件:重要但不紧急,群邮件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有人负责。“好事情”的邮件,一定要抄送给收件人的老板;而“坏事情”就要酌情拿捏了。

    学会破冰:注意对方的服饰(名牌等)、穿着打扮(发型很酷等)、佩戴使用的东西(苹果笔记本、LV包等)、屋内环境(奖牌、奖杯、琴棋书画等)。
    目的是要在短时间内尽快找出对方感兴趣的、熟悉的、擅长的、自己也懂一点的话题,从而成功破冰。

    电影《夜行者》里面讲过一段话:“在任何依赖合作的系统中,从一个鱼群到一支职业冰球队,这些专家都发现:沟通是成功的头号关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lo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