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又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气愤又无奈地说:“提前跟孩子都说好了,小学一年级就住校。结果,每次上学都是一场恶战,机关算尽,斗智斗勇,拳打脚踢,哭喊纠缠。现在实在是精疲力竭,该怎么办啊?”答案很简单“转为走读。”然后,对方就很疑惑地问“老二要出生,带孩子没人手,很多孩子都可以住校啊,他为什么不行?几岁住校合适呢?”
讲几个我听到见到过的寄宿例子。
第一个是俺爹。
今年七十八,六十年代中期的大学生,在当年的村子里独一无二。只要听说有人想让孩子高中以前住校,老人就会深情地讲述自己的痛苦经历。
那时候村里没中学,只能到县里上,二十里的路,带点吃的住在学校。天天想家,第一次回家时看到家里小八岁的弟弟,立刻就哭了,怎么也不肯再去上学。当然,后来还是又去了,也上了大学,成了城里人。经常叮嘱我们的是,“那谁一个人在外面,你们没事儿都多跟他(她)联系下!”离家的孤单成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第二个是多年以前的一位来访者。
来的时候是小学生,从一年级住校,求助原因是在学校上课走神儿,在家里不怎么说话。家长愿意转为走读,但孩子坚持住校。第一次咨询即有明显效果,一阶段后顺利结束。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专心是因为缺少学习方法;不和大人交流是因为不太会交流。经过专项的注意力训练,加上咨询师的方法指导,很快孩子就受到了老师表扬。在交流方面确实用了更长的时间,一边在咨询室里的示范和陪伴,一边也对家长进行指导,最终家庭找到了较好的沟通方式。
这两个例子说明如下问题:
一,太小的孩子不适宜寄宿,情感分离是一个问题,语言交流和学习方面的指导也更需要家庭这样的小单元,而不是几十个人的大班级。
二,从结果来看,并不是寄宿的小孩子将来一定要出大问题,因为这个重大决定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他。
三,如果要寄宿,提前做好心理和环境准备,并且随时准备调整方案。
比如,知道有分离问题,可以由短而长地先逐渐离开些时日,减少孩子的敏感度;认真寻找合适的寄宿学校,将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孩子的学业和在校情况要主动积极了解,既便于引导,也通过亲子的沟通传递家长的关心和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一旦真地不能适应,家长要尽快做相应处理。
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想让孩子住校,目的是什么?
象前面说的这位妈妈妈是因为现实生活的实际困难,还有的是因为工作忙想省点精力,也有想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搞清楚目的之后,秉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有三种方法的理念,大人们尝试去寻找更适合孩子以及整个家庭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先把自己这头儿占住,必须用我们喜欢的方式达到目的,然后单方面要求心智不完全成熟的孩子适应和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