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感”于我而言似乎从没思考过,也没用心感受过这是什么。第一次比较正视这词是看了《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面有一小节讲“安全感”。
从书中我认识到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问题来了,到底如何才能自给自足?
先转个“话风”,写到这我想起了读书时期自己所认识的安全感。那时喜欢把安全感挂口边是因为恋爱了,对方能不能给我安全感。也就是对方对我的忠诚度,对方能否给我安稳甜蜜的爱情。可见少女时代的我所认为的安全感是向外求的,对方的举手投足、皱眉叹息无不影响我接收安全感的质量。
安全感是我能否时刻安驻于当下的命门啊!我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是多大的束缚,不自主。
可以想象,少女时代的我过得何其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表现得不够好,所有人都离我而去。我自小不习惯独处,甚至害怕只剩下我一个。高中的时候这种害怕孤独感达到顶峰,闺蜜三三两两结伴,没有我插入的位置时我的心像被一万只蚂蚁咬,惶恐地身体紧绷,满脑子都是“被遗弃”的想法。现在看来我当时的安全感如一口枯竭的井。
记得有一次上物理补习课,当时的男朋友在生气,我忘记是为了啥事情,总之都是鸡毛蒜皮的事。他一生气,我就怂了,当时真无法招架,只本能地一个劲地哄他,心里很慌乱,头皮发麻,呼吸急速。那种害怕失去,自我价值极为低下的体验我至今还很深刻。甚至有一种毁灭性的想法是这个男人不要我就没人要我了,我会完蛋的。不禁慨叹自我价值低不见底啊。
遇上我老公,他疗愈了我很多,虽然说安全感最稳稳当当是自给自足,可是当我内在还没成长起来的时候是老公满足了我部分安全感的需求。
他极少随意发我脾气,这让我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那么糟糕,做什么都惹怒伴侣。如果我们闹矛盾了老公会主动来摆“和头酒”,不一定哄我,却很快会没事一样亲切地交流,这让我发现原来自己有生气的权利,同时有被哄的价值,对方生气了也不需要我费尽心思哄。这些都是和前男友一起时无法体验的。
回到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话题上,命门当然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随着成长,我开始感受自己内心微妙的变化。我不再因为买不到名牌包包而沮丧无奈;我不再因为闺蜜三两约饭局我去不了而嫉妒挫败;我不再因为节日没有仪式感而伤心难过折腾老公……
哆嗦了那么多,我觉得安全感是源于自信和内心富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