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

作者: 专心写影评的招财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12:17 被阅读65次

01

起跑线

之前有条新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上海幼升小中有一所学校招收60人却有多达8000人报名。在这些幼儿园的孩子们的简历中你可以看到,会微积分,讲多国语言,能阐述核反应原理。三个半月就会开口说话,一岁半就会背弟子规。

而幼升小的面试也是各有特色,有的学校会考负数加减法,让孩子讲三国语言,出脑筋急转弯,让孩子说出刚才经过走廊的颜色,在很短的时间内答对大量的题目,甚至会面试家长,让家长写教育理念,如果家人身材太过肥胖,则会被认为自我管理能力不佳,不会录取他们的孩子。

这些新闻看的很多父母的血压蹭蹭蹭往上涨,瞬间就焦虑起来,立刻坐立不安的反思是不是对孩子的教育太过放松了,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不够优秀影响孩子的一生。

董洁曾经在采访中说过,在给孩子报幼儿园时,因为她和她当时的丈夫潘粤明都是中国籍,而被国际幼儿园拒之门外。那个时候她还发了微博表达对孩子的愧疚。

而去年北京高考状元的那句“现在学习好的都是我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更是刺痛了整个社会的教育神经。

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电影《起跑线》的上映引发了大量父母的共鸣。

原来这样的教育现状并不只存在于中国,果然是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孩子求学的残酷现状全球都是一样。

更相同的是在教育这件事上最焦虑的永远都是中产阶级。

穷苦的家庭连生存都用尽了全力,自然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心无力。而富人阶层的孩子根本不愁教育,他们的孩子可以享受顶级的教育资源,大多很早就出国读书。

只有中产阶级,物质层面已经不用发愁,有足够的精力来关注孩子的教育,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却又很难去进入最好教育资源的圈子,于是就有了《起跑线》里的故事。

02

起跑线

拉吉是旧市街小裁缝店老板的儿子,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说会道的本领,把小裁缝店发展成了时尚的服装设计店。有了豪车,家里也有女佣。

他深爱他的妻子米塔,还有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儿,生活美满无比。

然而就在女儿要上小学的时候,妻子提出不能让女儿受和他们一样的教育,她一定要让女儿上最好的学校,受最好的教育,她要让女儿进入上层阶级。

于是为了让女儿进入排名第一的学校,他们搬离了生活多年的旧市街,住进了豪宅区。可是因为与豪宅区的人们生活习惯相差太多,女儿交不到朋友。于是米塔又为女儿联系了顾问,为女儿安排了行程紧凑的课程训练。

可最后因为拉吉和米塔是开服装店的生意人,不是外交官不是外企工作人员也不是名校毕业生而被学校拒绝了。

失望的米塔和拉吉,意外的从自己服装店的店员口中得知,基于受教育权的规定,每家贵族学校都留有百分之二十的名额给贫困居民。于是拉吉找到了中介,决定开假证明买取一个名额。

就在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申请资料也都已经递交上去的时候,拉吉却从电视新闻里得知今年排名第一的文德里法学校要严格审查贫困生名额,进行逐家家访。

拉吉和米塔迫不得已,只能带着女儿住进了贫民区假装穷人等待家访。却在这期间,懂得了贫穷的不易和人们之间的真情。他们的女儿交到了朋友,他们也被身边的人真诚以待。

家访后拉吉和米塔的女儿得到了进入文德里法学校的资格,而一直竭力帮助他们的邻居家的儿子却落选了。

03

起跑线

电影为了展示正能量的主题,最后拉吉让女儿放弃了入学资格,转入了公立学校。

我却觉得这段有些没有必要,虽然最后孩子们唱的那首歌真的很动人。电影如果在邻居放弃揭发他们,渐渐走远,而拉吉和米塔愧疚又无奈的看着邻居的背影那里戛然而止可能更贴近现实一些。

贫富阶级的分化体现在方方面面,教育里也不例外。不可否认的是,富人阶层在对孩子的见识,眼界和格局的培养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很多资源是贫苦家庭所达不到的。现在的社会是富更富,贫愈贫的时代。

如果想要从贫苦的阶层中挣脱出来,要付出的努力比那些本就生在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多上千百倍,最终也不一定能成功。

但没有知识命运是绝对不会被改变的。

这部电影的翻译实在很传神,起跑线,现在有多少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绞尽脑汁,拼尽全力。可无奈的是,有的孩子,他就出生在终点线的世界。

可怜天下父母,即使知道这点,也必须尽自己所能让孩子有更大的概率去触碰到更好的世界。

值得庆幸的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社会一直在努力。比如让公立学校的教师资源流动教学,这样就可以拉近各个学区的教学质量,或是建立免费的博物馆,展览馆。让更多的孩子可以看到艺术,接触艺术。在乡村建立阅读室,捐赠图书,让偏远地区的孩子能够通过书本认识到,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很多他们不知道的美好与知识等待着他们。

也许这些努力现在看上去还很微弱,在很长时间内也撼动不了固有的教育等级分化,可毕竟这些都是希望,是星星之火。让我们期待在未来这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未来孩子们都能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享受到更全面的资源。

不一定非要去到上层阶级,只要孩子们都能见识到这个世界的辽阔与知识海洋的广博,便已经足够。

相关文章

  • 我们不仅仅输在起跑线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起跑线在哪?谁规定的起跑线?如果起跑线一样,是不是我们都能同时到达同样的终点? 如果我...

  • 一条名叫“起跑线”的楚河汉界

    什么叫起跑线?怎么来定义起跑线?又是谁定了这条起跑线? “别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这句话让千千万万的父母为之着迷,...

  • 课堂小记(一)

    无数次听到这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起跑线在哪里?你的起跑线和他的起跑线一样吗?刚上小学的宝宝,因为智...

  • 自我认知(二)

    上次讲到我的起跑线,说到起跑线我们都会以周边人或者同龄人作为对比,那么你认为你的起跑线算高算低呢!你的起跑线是否公...

  • 也说起跑线

    也说起跑线 别让娃输在起跑线上? 你知道自家娃的起跑线在哪里吗? 往近了说,你自已就是你家娃的起跑线; 再说远一点...

  • 童年需要起跑线吗?

    什么是起跑线?起跑线是在跑步比赛时站的起点,但对孩子来说是没有什么起不起跑线的。 相信大家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 我的起跑线

    作者:曹燕华 人生有很多起跑线,幼儿园、小学是教育的起跑线,第一份工作无疑是工作履历的起跑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而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20191226#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而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文/Nicole娜儿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想必是众多儿...

  • 什么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人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可什么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呢?其实,孩子真正的起跑线不是给他报了多少班,...

  • 《 起跑线》

    《起跑线》 文/丁茉莉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为他...

网友评论

  • 伊思雪:我觉得最后的自爆挺有必要的,也是这部电影的高潮。因为男主人上台讲话的那一段既讲出了很多父母为子女求学而压抑在内心的话,也体现了男主人虽暴富却没有被世俗泯灭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影片中很多家长都有共鸣却无法站起来反抗,这一反差更贴近现实,也侧面体现了男主人的性格。庆幸的是最后他的妻子被他所感动,并支持他。如果最后没有这一出,会发现男主人从头到尾都在被女主人牵着走,正是由于女主的执着才发生这一系列荒诞的事情,如果男主人一直妥协,终会被其影响走向失去本心的道路。我反倒觉得,幸有这一段。

本文标题:起跑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w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