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书,少生气
1
有段时间,我沉迷于网易新闻。
每天早上起来,我就打开电脑,一边喝水一边看网页。
新闻里大多是糟糕的消息。哪里发生了严重车祸,死多少人。什么地方还在打仗。哪里又有贪官被抓了。不堪忍受生活折磨的人从高楼跳下来。诸如此类。
评论区里永远有人在争吵。而那些最热门的回复,通常都是最尖酸刻薄的,嗓门最大的。
然后我关掉网页。感到又厌烦,又疲惫。可是第二天又会下意识地打开网页看那些新闻。
我觉得自己都快变成新闻强迫症了。
2
后来我发现,原来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病。没错,我认为这确实可以称之为病态,这是一种进入“信息爆炸”时代的不适症状。
我沉迷网易新闻的时候,是互联网刚开始兴起的那几年——有点年头了。那时候还是门户网站的时代。回过头去看,那正是前互联网时代的居民,忽然间被甩进信息洪流里的感觉。
但是,到今天,这种状况有改善吗?这很可疑。我们进入了社交媒体时代,新的信息轰炸仍在继续。
人为什么忍不住去看负面新闻和愚蠢评论?
因为我们的大脑,天性就是渴望新信息的。
据说以前打仗的时候,在猫耳洞里待过的士兵,出来以后能表演一项绝活。他们可以把风油精的说明书背下来。有的人甚至能把“皮肤病软膏”的说明倒背如流。
在与外界隔绝,没有新信息的情况下,连风油精和皮肤病软膏的说明书,都成了刺激大脑兴奋的信息源。
对这种现象,有一个解释。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丛林里,到处充满了危险。对外部信息不敏感的人,可能都被野兽吃掉了。
所以,我们这些幸存者,不仅是对信息特别敏感的人群,而且还是特别能捕捉“重要”信息的那一类。
什么是重要信息?就是能让我们活下来的信息。而能让我们活到现在的,一种是危险信号,另一种,说来尴尬,就是繁衍信号。所以我们在新闻头条页面看到的,往往都是那些耸人听闻的可怕新闻,以及娱乐明星如何繁衍的消息。
3
所以,我们是无法拒绝信息的。
不断寻求新信息是大脑的天性。我们在电影里就可以看到,对待一个犯人,最残酷的惩罚,是把他关禁闭。
一个人可以一个礼拜不吃饭,也能恢复的很好。
但是在地牢里关三天禁闭,没有任何信息来源,他可能就精神崩溃了。
既然不能拒绝新信息,最好的办法,是寻找高质量的信息来源,来替代那些看起来“很重要”的信息。
一种高质量的信息来源,是跟有才德的人在一起,向他学习。比如孔子。当然,找到这样的师友,太难了。
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知识付费的内容,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些人认为知识付费就是割韭菜,我认为这是不对的。知识付费的兴起,正好就是人们渴望高质量新信息的证明。
当然,有一种高质量的信息来源一直存在,就是阅读。
4
读书,在信息爆炸时代,有了新的意义。
首先是信息过滤。
书籍是天然的信息过滤器。一本书从创作到出版,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自然也就过滤掉了大部分无效信息。
当然,也有可能遇到烂书。不过你只要花点功夫选书,看到烂书的几率就很低。就算你真的不小心买到烂书,把它放下就是了。也没多大损失。
其次,读书可以陶冶情操。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搞笑。不过我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反正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有人看书看到一半,忽然跳起来骂娘的。
而在网络上,杠精不要太多噢。
社交媒体是把人的自我无限放大的东西。傲慢,偏见,自以为高人一等,这就是自我的本性。这么多充满了偏见的人挤在一起,也难怪互联网这么喧嚣。
人都是渴望交流的。思维的成长,就在于不断吸收新的观点和想法。书籍提供了一个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缓冲地带。即便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你也只是想,嗯,这个观点好像有点可疑。你很少能跟一本书吵起来。
阅读一本书,需要你安静下来。身体和心智都要真的安静下来,否则阅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阅读是一种放下自我的倾听。你要是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倾听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你跟周围人聊聊就知道了。所有人都在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当对方说到第三句话的时候,你也忍不住要开始发表你的意见了。
放下自我,让自己安静下来。这就是修身养性啊。
5
最后想说的是,人应该每天做点违反本能的事。
人的本能就是吃饱喝足了不想动。我就是这样,吃完饭就困,什么也不想动。
但是刷手机就可以。这真是怪事。
不得不说,手机太容易让人上瘾了。如今我们这个时代,最了解心理“上瘾机制”的人,不是精神科医生,而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和游戏策划。
这些高智商的聪明人,每天琢磨的事情,就是如何让你更上瘾,花更多的时间在他们的内容里面。
而我们渴望信息的本能,就是他们操纵我们的工具。
据说 Facebook 最早的消息提醒是蓝色的,因为蓝色很符合页面的清新简洁。后来,设计人员把消息提醒变成红色,后台数据显示,人们的阅读量疯狂暴涨。
红色是人的大脑里面的报警颜色。它指示我们:注意!有重要信息!赶紧来看!
后来所有互联网产品的消息提示,都变成了红色的。我们就是这样,每天淹没在红色警报的信息洪流之中。
阅读书籍,多多少少是有点反人类本能的行为。
而正因为这样,读书才可以用来抵抗信息爆炸时代的喧嚣与骚动。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