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范里

作者: 木达 | 来源:发表于2023-11-18 12:46 被阅读0次

和卢氏县的大多数地方一样,冬季的范里草木凋零,枯黄是主色调,但是因为临着故县水库,在冬季时,给范里的萧条沧桑增加了一份柔情。虽与范里同在一个县城,但去过那里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到那里去都是因为差事,匆匆忙忙的短暂停留就马上又要离开。事实上,自己却是从范里走出来的人,祖上逃为避兵乱,从洛阳宜阳县花庄村逃难到范里,从此在这里安下家来,到的祖父这一代又从范里迁居到离县城更近的地方,我这一代没能在范里长大,虽知道老家在范里,这样的知道仅仅停留在头脑中的概念中,并没有实际的体验,想到家乡,第一想到的是自小生长的地方,以及在这个地方发生的历历往事。所以至今为止,到与范里就像一般的熟人一样,见面问好,仅此而已。

我想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过了对世界保有好奇心,探索欲的年龄之后,蓦然发现没有了根,陷入到无尽的迷惘之中,像是一直在流浪的旅途中,没有归属。祖辈已故去,在世时间并也不长,在记忆里也渐渐的成为模糊朦胧的存在,过去的记忆里,祖辈对范里的描述有也仅仅是寥寥数语,然后就又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去了。近来频繁梦到陌生的人,在河边,在窑洞,在冬季,在古代的货郎小路上,我知道那一定是过去的祖先,因为那熟悉的感觉是拥有同着一条血脉所产生的链接,回忆过去祖辈的话,与印象中一模一样。我不知道这按时预示着什么,预兆着什么。在当下的这样生活中,并没有一定的时间,精力,金钱,去回到范里去,回到称之为根的地方去,找到先人生活的遗迹,追寻先人的足迹,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让血脉链接的更加紧密。

       我想应该重新认识一下范里,在情感,在体验上未能理解范里,可以在理性上认识一下。范里镇地处卢氏县东南部,东邻洛宁县、栾川县,南界文峪乡,西接东明镇,北接官道口镇,地形地貌范里镇地处卢氏盆地东端,洛河横穿该镇,从山河口峡谷出境。海拔1869.3米的象君山屹立在东部,形成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迎洛河,中间低洼的地形。到过范里街,从县城出发,沿着洛河南岸一直向东,到达古县水库附近,水面渐宽,形成一片山间湖波从湖波的岔路口向南面再走一公里,就看见人群攒动的街头,街上的繁华不亚于县城,卖吃的,卖衣服的,卖生活五金的店铺一应俱全,每到农历逢集的日子,还会有外县的人到这里来摆摊或赶集,这就是范里街。

       佛家讲究因果,先辈曾在范里这片土地上耕作,生活,在特定的时间里,在特定的空间里。与田地,产生着链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用简单的几个词汇,也许已经可以概括,实际上那些简单的词汇所概括的日子,和今天的体验一样,一天24个小时,太阳东升西落,洛河的水滔滔不绝向东流去,两岸的山脉每天巍峨。先辈在那片土地上耕种,在土地上种下了因,当下也收获了果,收成或者五谷丰登,或者是欠收。看不见的因果关系,至今也难以琢磨得透。与人事的因果,在范里这片土地上,先辈相识的人,仇恨的人,憎恶的人,喜爱的人种种情绪所产生的因果,可以看见的事是,随着先辈的离世,那些因果也已经终结,看不见的因果,也终究是难以琢磨,今天这一代的事事物物,是否受到影响,也难以说清。和先辈一样,是一介凡人,需要呼吸,需要吃饭喝水,也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与祖先不在同一个时空中的范里,这是事实,也是任凭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最为人类的普遍性,一般性,决定着我们有着共同的思想,认知,行为,当年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为了先家人的生活,生存,跋山涉水来到范里这片土地上,不论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什么,我相信也只是为了让生活更好些,而作出的种种努力。到了祖父这一辈,迁移出范里,到了父辈,又一次的迁移,我不想去探究些什么,也难以探究的明白。当下,面对现实眼前的生活,我的想法儿也和先辈的想法儿一样,为了眼下的生活更加的好些,也说可能要随着机遇,迁移。

根在范里,在那里先辈也许设定着什么程序,总之是无法穿越时空改变的,今天的生活就像谜题,没有能力去揣测出题人的目的,能够做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永远向前走完这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根在范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z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