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形篇)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不可为也。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竹简为: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诗解如下:
孙子说: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
首先要为自己创造不可战胜的条件与环境。
以逸待劳,利用四两拨千金;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击取胜。
要想不可战胜,得靠自己创造条件;
可以战胜劲敌,在于敌人有无漏洞间隙可乘。
因而善于作战之将,
能练就自己不可以战胜的本领。
但不能保证敌人,
一定有被我们战胜的可能。
可以说,胜利可以推演预测;
但战场上的风云多变,不会按自己的行为听命。
觉得没有把握战胜,就以守势求稳;
如认为可以战胜,就立即进攻出征。
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要以少胜多布阵;
攻是,有富余兵力对抗,资本比敌强硬。
但善于防守的,如同深藏地下;
让人难窥其形,敌方无处找寻。
善于进攻的,好似神兵天降;
来个措手不及,使敌胆战心惊。
即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又能大获全胜功成。
阐明胜利的主见,不胜过大家的认知;
不算高明中的高明。
经过苦战的胜利,天下人都在说好;
但也不算好中的最好结论。
就象举起秋天的毫毛一样,不算力大;
也像看见了太阳月亮一般,不算火眼金晴。
更像听到了打雷一样,不算耳聪;
因为没有过人之处,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情。
从前所说善战的人,不过如此;
总是挑战那些 本来就容易战胜的欺弱霸凌。
这些善战者的胜利,即没有智谋名声;
也没有勇武功勋。
因为他们打的是一场没有误差,
没有悬念的战争。
正因为没有误差,悬殊;
所釆取的措施必胜,频频奏报佳音。
像这种平淡无奇的战争,
虽胜犹败,不值得借鉴 也更谈不上险峻。
真正善于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之地;
为不失去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战机而夺秒争分。
所以,胜利之师先具备好胜利的条件;
然后去求战交兵。
失败之师,总是先同敌方交战;
然后在苦战中寻求险胜侥幸。
善于用兵的人,修正战事法规;
严格服从命令。
所以成为胜负的主宰,政令得到响应。
用兵必须注意:
一是 土地幅员于心;
二是 军用物资调运;
三是 兵员战斗能力;
四是 双方力量是否平衡;
五是 胜负优劣清楚,认真评估谁赢?
土地幅员 决定军需物资多少,
度,产生于土地广狭远近;
军赋物资的多少,决定兵员的质量评估;
兵员的质量,决定着战斗力的衰兴;
战斗力的优劣,才知胜负的谋定。
所以”胜利之师如同镒对铢,
是以强大的实力去取胜弱小之军。
败军之师如同铢对镒,
是以弱小的实力去与强大者硬拼。
胜利者指挥军队作战,
就像千仞的山涧决开了积水一泻万丈,势不可挡,疑是 暴雨如倾。
这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呈现显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