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首页诗书法
《孙子兵法》(军形篇)诗解创作作者李府钟

《孙子兵法》(军形篇)诗解创作作者李府钟

作者: 府钟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07:02 被阅读0次

  《孙子兵法》(军形篇)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不可为也。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竹简为: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诗解如下:

孙子说: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

首先要为自己创造不可战胜的条件与环境。

以逸待劳,利用四两拨千金;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击取胜。

要想不可战胜,得靠自己创造条件;

可以战胜劲敌,在于敌人有无漏洞间隙可乘。

因而善于作战之将,

能练就自己不可以战胜的本领。

但不能保证敌人,

一定有被我们战胜的可能。

可以说,胜利可以推演预测;

但战场上的风云多变,不会按自己的行为听命。

觉得没有把握战胜,就以守势求稳;

如认为可以战胜,就立即进攻出征。

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要以少胜多布阵;

攻是,有富余兵力对抗,资本比敌强硬。

但善于防守的,如同深藏地下;

让人难窥其形,敌方无处找寻。

善于进攻的,好似神兵天降;

来个措手不及,使敌胆战心惊。

即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又能大获全胜功成。

阐明胜利的主见,不胜过大家的认知;

不算高明中的高明。

经过苦战的胜利,天下人都在说好;

但也不算好中的最好结论。

就象举起秋天的毫毛一样,不算力大;

也像看见了太阳月亮一般,不算火眼金晴。

更像听到了打雷一样,不算耳聪;

因为没有过人之处,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事情。

从前所说善战的人,不过如此;

总是挑战那些 本来就容易战胜的欺弱霸凌。

这些善战者的胜利,即没有智谋名声;

也没有勇武功勋。

因为他们打的是一场没有误差,

没有悬念的战争。

正因为没有误差,悬殊;

所釆取的措施必胜,频频奏报佳音。

像这种平淡无奇的战争,

虽胜犹败,不值得借鉴 也更谈不上险峻。

真正善于打仗的人,先立于不败之地;

为不失去任何一个打败敌人的战机而夺秒争分。

所以,胜利之师先具备好胜利的条件;

然后去求战交兵。

失败之师,总是先同敌方交战;

然后在苦战中寻求险胜侥幸。

善于用兵的人,修正战事法规;

严格服从命令。

所以成为胜负的主宰,政令得到响应。

用兵必须注意:

一是 土地幅员于心;

二是 军用物资调运;

三是 兵员战斗能力;

四是 双方力量是否平衡;

五是 胜负优劣清楚,认真评估谁赢?

土地幅员 决定军需物资多少,

度,产生于土地广狭远近;

军赋物资的多少,决定兵员的质量评估;

兵员的质量,决定着战斗力的衰兴;

战斗力的优劣,才知胜负的谋定。

所以”胜利之师如同镒对铢,

是以强大的实力去取胜弱小之军。

败军之师如同铢对镒,

是以弱小的实力去与强大者硬拼。

胜利者指挥军队作战,

就像千仞的山涧决开了积水一泻万丈,势不可挡,疑是 暴雨如倾。

这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呈现显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军形篇)诗解创作作者李府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fb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