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兵势篇)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55149/e0ba66d175bebd18.jpg)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诗解如下:
孙子说:
治理大兵团与治理小部队是一样的使命,
依靠合理的机构编制,发挥各异的特长践行。
大兵团作战如同小部队作战,目的都是击败敌人;
用有形的手段与无形的布局,灵活运用,
做到一举成名。
作为三军的统帅,一定要让部队 受到敌方的进攻时,不会步入失败之境。
就在于巧妙地运用奇正变化,痛击敌军;
如同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
关键在于以实击虚获胜。
大凡作战,都是以正面方式交战,集合牵制敌方;
然后派出奇兵一战打羸。
因此,善于运用奇兵的人;
其战法的变化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
就像江海一样永不枯竭,
就像日月一样终而复始,黑夜过后迎来黎明。
也如同四季更迭一样,冬秋夏春。
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
通过五音的组合,变化出无尽的婉转动听。
红、黄、蓝、白、黑,只不过五色;
通过五色的调合,变化出无穷的美景。
酸、甜、苦、辣、咸,只不过五味;
而五种味道的调和,让我们的胃蕾无尽地尝新。
战事之势,不过奇、正两种;
可通过奇、正的两种变化,演绎出了多少经典的战役留传古今。
奇正相生,相互转化,就好比圆环旋绕;
始终无穷地转个不停。
湍急的流水之所以能漂动大石,
是因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势能。
猛禽搏击雀鸟,一招致死毙命;
是因为它借有利地势猛攻,对节奏的把控如神。
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者,
由于他因势利导创造险峻,进攻地节奏短、快、频。
势险,如拉满了弓,蓄势待发的弩;
节短,似搏动弩机的扣,待轻轻一扣就万箭齐鸣。
在旌旗纷纷飘,人马纭纭昏;
战场混战之时,自己从容指挥从不乱阵。
当两军搅为一团,敌方浑浑沌沌;
我立不败之地,他浑我自独醒。
一方之乱,是因为对方治军更严谨;
一方怯懦,是因为对方敢于勇拼;
一方弱小,是因为对方更加强劲。
治理乱象,机构编制要恰当;
重在严肃上面的管理层。
士兵的勇敢与胆怯,
与部队是否长期考核,不断壮大声势密不可分。
军队的强大与弱小,
也是部队日常训练的形态与实力的长映。
善于调动敌军者,
向敌军展示或真或假的军情。
敌军必然会据此判断而随从紧跟;
给予一点实际利益作诱饵,敌军趋利来取是必定。
一方面以利诱调动敌方,而另一方严阵以待听令。
所以善战者,追求创造有利的“势”;
不指责士兵,能择才任用有“势”的将领。
任用有“势”之将,带领部队出征;
就像转动的木头与石头一样,都有一个能转的共性;
木石处于平坦的地势安静不动,
可在危岩峭坡上却滚滚前进。
方形容易静止,圆形滚滚下倾。
所以善战的人会借势发挥,
好像转动的圆石从千仞高处飞滚,
来势凶猛,似万马奔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