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并不喜欢有关政治、军事以及国家领土方面的话题,认为那是一些枯燥无味并令人听不懂的文字。甚至连每天的新闻联播也不愿多看几眼。小学时,每当鲜红色的国旗随着国歌升起时,心里才开始逐渐翻涌起一种叫做民族自豪感的滋味。虽然上过历史课,但直到近几年来,才开始关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展望。说起来有些惭愧。
迟了上映几天才去观看自从演员表出来后就一直不被看好的《建军大业》,看的过程中却被每一次热血的背景音乐的燃哭。在人物塑造、还有取景、色调的制作上,也都非常精良。每一个人物眼中都表现了他(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真实的情绪与抱负;每一次的枪林弹雨也都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印象最深刻的鸟瞰拍摄就是三河坝的壮丽景色,会让人顿时觉得我们祖国的秀丽河山本就应该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守护和改革,使她变得更好更强大。
先说说最喜欢的由朱亚文饰演的周恩来先生。他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令我眼前一亮,因早年留学于各国各地,在穿着上和神态上都有一种沉稳和自信的风采,他是饱读诗书的绅士,谈吐不疾不徐,却又铿锵有力。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时,他站在大雨中,望着满街的尸体和骨肉失散的人们,将对于战争带来的残酷所产生的悲悯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他的心里装的一直都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同胞;他在每一次与敌对方对峙时所发出的言论都言辞沉着,掷地有声,具有很深入人心的感染力。在整部影片中,周恩来先生先后与四位伟人握过手。第一位是毛泽东同志(那时还没有被称作主席),周恩来欣赏毛泽东的思想和他在会议中所发表的讲话便前来与他会面,商议过武装事宜后便信任的握住了毛泽东同志的手,对于润之同志的能力,他是无比信任的;(小笑点是他们拥抱的时候他嫌毛泽东的衣服湿。)第二次便是与贺龙的会面,他欣赏贺龙将军的坦率与作战能力,欣赏他对这不公平的世界所持有的态度,他同样热切握住了他的手,也让贺龙将军懂得了要救中国,更应该心怀苍生。第三次是与宋庆龄夫人的握手,孙中山先生已在1925年去世,他把“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们,宋庆龄传达给了周恩来先生,周恩来带着自己对宋庆龄夫人的尊敬和对孙中山的感怀与夫人握手并互诉珍重;南昌起义后,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周恩来、贺龙等主力向潮州、汕头进发;朱德率领约仅仅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在分别之时,周恩来与朱德军长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以表惺惺相惜与互道珍重之情。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能和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志握上手,就如同一次成功的会师。握手也就不能简单的称之为握手,更是一种思想的融合,立场的统一,更是一种可以并肩作战的标志。周恩来先生在影片中的每一次握手,情绪都略有所不同,但每一场戏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都更足以令人为之动容。每一次握手,都代表着中国的革命道路又前进了一步。他一生的信仰与追求都是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着实令人感动。
个人觉得朱亚文将这个角色刻画的非常非常到位,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掉的角色。
其次是刘昊然饰演的粟裕。我喜欢19岁的他,起初他是无畏又勇敢的少年。他与同样19岁的林彪在会议门口互相比年龄的时候相当可爱,在战火中抡起大刀砍向敌方同志的时候又是如此的英勇,在南昌起义打赢的那一刻,面露喜悦,并对叶挺竖起大拇指,满满的都是他对革命少年的淋漓表现。他的青春生机勃勃,他是那个时代革命新一代的希望。几场战役下来,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盎然又令人期待的少年。
最后我要为白宇所饰演的蔡晴川双手点赞。三河坝最后阶段的战役中,我为他喊出的“我留下”流下了眼泪。为了保护战友们撤退,留下革命的种子,他愿意站出来做最后的死士。直至他躺下的那一刻,他的脑中不断回响着朱德对他讲过的话:“要做勇士,不要做烈士。”当他燃爆三河坝的那一刻,他便成为了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英雄:蔡晴川。
毛泽东同志的睿智与远见,贺龙的坦率英勇,活跃健谈,向警予的果敢与敢于表达,朱德的军事指挥能力,宋庆龄夫人的外表柔美如水,内心刚烈如火、宁折不弯,叶挺的不惧权贵、坚持正义,卢德铭的少年英姿,杨开慧对于毛泽东革命的支持与坚定,陈锋团长的死守藩台衙门(战争中各为其主也算死得其所)等等每个角色都被每一位演员生动的表现了出来。个人觉得这样一部红色电影,真的值得我们去观看,去了解中国当时的历史,与每一位伟人为我们做出的贡献。对于这部电影来讲,也希望大家不要再以小鲜肉的名义去称呼这部电影中的年轻演员,他们已经做到了演员该做的事,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角色背后的付出,试着去接受他们在这一次塑造角色时的成长。而不是在影院里出现张艺兴刘昊然李易峰等人就开始无尽的少女笑。
战争里是无尽的战火、炮火、烟火,正是这一次次的内外战争,一次次的硝烟弥漫,一次次的枪林弹雨与横尸满地才能让毛泽东同志总结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中国人民的希望之火,是救了处于苦难中的中国的火。或许这金色的火后来便化作了国旗上金色的星,照亮了中国在后几十年的革命里前行的路。
最后, 祝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十岁生日快乐。
2017.08.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