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欧慢时光
欢迎关注我的文集《北欧抗疫实录》:一个身居瑞典的普通人笔下,瑞典的抗疫情况和亲身感受。
运动假之后的这三周,在瑞典的我们提心吊胆了三周,在国内的亲人们陪着我们一起胆战心惊了三周。
最近,关心我们一家子的亲朋好友,问我们最多的话就是:“干嘛还不考虑回国?说不定瑞典就是下一个意大利。”
我的父母已年近古稀。原本没有疫情时,老俩口把生活安排得紧凑充实。我家母上大人,打太极,学插花,还在家看着视频学烘焙,甚至还受邀去给玉石品牌拍照,做平面模特。我家老爷子痴迷摄影,年轻时还特别喜欢在暗房里洗照片,现在有了闲暇时间,更是喜欢自己开着车,带着母上大人四处旅游,边玩边琢磨着提高摄影技巧。
突发的疫情也打破了他们闲适安逸的退休生活,之前国内疫情泛滥时,我天天担心他们的安危。幸好这老俩口平日里注重养生,也知道病毒的严重性,倒是不需要我怎么做思想工作,就很自觉地出门注意防护,不让远在海外的我们忧心。宅家的日子里,老俩口一天到晚在家研究怎么把一日三餐做得既精致又健康,既美味又营养。
如今国内的疫情已经被控制,海外的疫情又泛滥。本来今年年初我们都已经安排好,让老俩口夏天来瑞典陪孩子们过暑假,再抽空去英国玩一圈。现在看来,已是无法成行。每次和孩子们视频聊天,老俩口虽不明说,但担忧之心溢于言表。母上大人前两周也是寝食难安,忧心忡忡。
上周的时候,老俩口就试探性地问我们有没有回国的打算,我和先生考虑来考虑去,还是觉得回国不现实。
理由之一:我家妹妹刚满4周岁,弟弟两岁都没到,让这两个小孩子在近十个小时的飞机上,全程都戴着口罩,那绝对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你都无法跟他俩讲道理。他们才不会管“你觉得”,他们只知道“我觉得”。
理由之二:哥哥的学校如今还没有正式停课,我们只是有校长特许在家学习。虽然各科老师布置的任务绝对没有国内那么多,但还是需要每周统一上交一次作业。有问题实时跟老师在线联系。而一旦回国,国内上海外网页受限,经常登陆个学校界面都要花好长时间,更不用说提交作业了。
理由之三:我虽然可以在家办公,可我家爸爸还在坚守工作岗位。他的工作单位具体什么时候关也是个未知数。
理由之四:瑞典已经封境,让国民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就算想要回国,订机票到真正折腾到家,回国后再集中隔离,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我家这仨孩子肯定没法适应。我们也一定吃不消。
老俩口都是通情达理之人,觉得我们的分析有道理,即使再担心,也觉得眼下呆在家里哪儿都不去,是最保险的方式。于是,他俩开始转变思路,既然没办法回国,那就安心呆在瑞典,期盼我们个个都健健康康。
老俩口在各自的大学同学群,高中同学群里看到某种中成药颗粒能抗病毒,立马戴着口罩到药房买了10盒,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邮政快递,想寄到瑞典来。邮政快递的工作人员说,现在疫情形势严峻,寄是可以寄,但能不能收到,他们也不能保证。老俩口想着,碰碰运气也好,若能寄到也算换个安心。
幸好我在瑞典的某家进出口公司看到有这种中成药的销售,虽不能确定这些药究竟有没有预防效果,但为了让老人家安心,我还是一口气订了20盒。母上大人知道斯德哥尔摩有同仁堂商号,也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清肺汤药方,让我一定得去同仁堂抓点中药备着。我在网站上搜寻了一遍,有好多中药都没有,也就作罢。
今天老爷子郑重其事地嘱咐我,有空关注一下回国的航班信息,还希望我们提前把孩子们的回国签证都办好,以防万一。儿行千里母担忧,就算我已年届四十,就算我在海外生活多年,我的父母还是依旧把我当成孩子。疫情之下,只要能回到他们身边,他们就能放下牵挂的心睡个安稳觉。
我的父母从没看过我写的《北欧抗疫实录》,因为我怕他们看过后担心。所以当很多在瑞典留学的学生家长关注了我的文章之后,我甚至有一段时间在纠结要不要继续写下去,因为我害怕那些留学生们,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小心翼翼地向自己的父母报着平安,而我的文章却让他们的父母看得揪心,日夜牵挂。我实在有些不落忍。因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太能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含义了。
现下,回不回国对于许多海外留学生或者华人来说就是个围城。回去吧,手头上有好多事要做,也不想给祖国添麻烦;不回吧,自己心里也好,家中亲人也罢又觉得不踏实。
而我只想对我的父母说一句:爸妈,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们。
只要你们好,我们才好!爱你们!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