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大于努力,如何过好这一生?

作者: 鱼鱼爱吃饭 | 来源:发表于2016-06-06 18:23 被阅读98次

拿到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斯蒂芬·P·罗宾斯新作《做出好决定》的时候,惊讶于不同于以往的大砖头,这本新作很薄。那时候心里想着那应该很快可以看完了,结果书里面满满都是干货,并没有“很快”看完。

尽管是本薄薄的书,但是里面的逻辑非常清晰。全书大概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的讲述了做出好决定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做出好决定的六个步骤。

第三部分:测试自己决策方面的个性特质

第四部分:列举了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倾向和错误(基本上我是招招中枪。)

第五部分:高效决策的12条建议。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 《杀鹌鹑的少女》

我们都知道做决策很重要,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花那么多心思和时间来做选择。我们都是走到那一步,受着环境的推动做出一个暂时能够选择的选择。

很多人都忽略了我们所做出的决定会塑造我们的生活,你是谁,你将成为谁(或意见成为了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决定。我们常常说好的运气其实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抉择,很大一部分就是正确的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你决策的质量。

你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后面的整个职场生涯,只是那时候还没意识到。你选择嫁的那个人,很大程度影响了你婚后是什么样的生活,只是结婚前还没那么大的体会。大学时期你选择的学校,专业,很大程度影响了你以后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圈子,周围的朋友是什么样的level。只不过那个时候我们都不知道。

那怎样才能做出理性决策呢?


二,

理性决策的六个标准。

1, 识别和确定问题。

2, 确认决策标准。

3, 评估标准。

4, 制定备选方案。

5, 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

6, 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看看肖恩怎样选择一所大学:

1, 罗列选择大学的标准。

学校必须有会计课程;离家不能太远,周末或假期可以开车回家;女生比率要高于男生等等。

2, 和父亲商量,父亲提醒他不是每个标准都是同等重要的。

于是肖恩用1-10分来给每个标准打分。

3, 根据这些标准列出了符合的20所学校。

4, 咨询老师,查阅当地图书馆,上网看每个学校的学生评论,综合各大学校的优缺点。

5, 选择最适合得分最高的大学。

回想当年我高中毕业选择大学,选择专业,可以用瞎猫碰到死老鼠来形容了,并没有综合自身的条件跟优势来做出理性的选择。现在想想有点可惜。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定标准和备选的方案能力有限,我们也很难找到全面的信息,我们的偏见跟个人喜好都会限制我们能做出好决定。理性也只是一个理想的过程,而非现实。做决策的时候也只能说越理性越好。

那如何才能“更理性”呢?


走出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倾向和错误。

1,过度自信。

问问自己和别人两个问题:1,你觉着你会越来越好吗?2,你觉着社会环境会越来越好吗?

绝大多数人都会觉着自己会越来越好,但是社会并不会变好。如果每个人都会变好,那社会理应也会越来越好才对呀。事实上社会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差,每个人也不一定会越来越好,只不过大多数人对自己过度自信,过度乐观。

那在进行自我评估的时候,如果走出过度自信的误区呢?

首先承认自己可能会自大,并寻找自大出现的征兆。其次努力寻找对立的证据以及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原因。最后根据某件事情上的专业程度来调整自信度。

2,锚定效应:你的终点取决于你的起点。

锚定效应是指不自觉地给与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重视的倾向。我们很容易被第一印象左右,因此当我们接收最初的信息,应该保持警惕。由此:如果你是买家,不要太看重最初的价格。如果你是卖家,试着通过制定最初价格来获取主动权。

3,选择性知觉偏差:你所有的认知都带有偏见。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客观公正,我们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生长在不同环境之下,有着不同的经历,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这些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这时候我们需要多多进行换位思考,想想别人是如何看待问题。

4,框定偏差:杯子是半满还是半空。

框定是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创建的一种心理结构。你,我,和整容医生看到同一张脸时,整容医生看到的是不完美的鼻子。如果告诉肺癌患者,手术后一年内存活率是68%,他们更愿意接受手术。如果告诉他们手术后一年内死亡率是32%,他们就不太愿意接受手术。如果你在销售一些贵重的物品,如房子,艺术品等,如果你能成功的用“这是一项投资而非花费”来框定潜在客户,那你更可能获得成功。

SO看到没,框定决定了在一个情形中哪些方面会被考虑,而哪些会被排除在外。所以注意你使用的框定,确保你的框定是适合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重新框定问题,最后通过伪证的方法来不停地挑战你的框定。

5,代表性偏差:没有什么成功可以复制。

当抛硬币的时候,如果一面连续出现5次,6次,8次,你会觉着下一次会出现另一面。当玩老虎机的时候,如果你一直输,你会觉着下一次你一定会赢。但其实下一次抛硬币,正面跟反面出现率还是五五分。老虎机赢或输,也是有着一定比率。概率事件不会自动调整。以前发生的事情对将来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6,理解沉没成本:承认错误,及时止损。

跟朋友去餐厅吃饭,我总是习惯性要吃完所点的饭菜,尽管我已经很饱了。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即使闷到我睡着了,我也会尽量看完整场电影。这两个例子都是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过多的考虑到我们之前投入的成本(饭钱,电影票钱等),而忽略我们即将承受的。

记住今天做的决定只会影响未来,当前的任何决定都无法纠正过去。所以做决定的时候,不要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忘记你付的饭钱,电影票钱吧,不要勉强自己。遇见渣男,不要注重曾经付出的感情,把重心放在未来,赶紧抽身离开吧。及时止损,不要为过去所累。

7,情感卷入错误:当时忍住就好了。

不要因为一时心烦意乱,就做出永久性的愚蠢行为。负面情绪会限制我们的注意力,加快决策进程并导致冲动行为。这时候应该推迟做决定。

8,自立性偏差:自己总是对的,错误都是别人的。

身边朋友考上好的学校,拥有一份特别好的工作,能够适时出去旅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总会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好运气,好的家境;当他们投资失败,职场中被炒了,我们会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不行。而当我们自己取得了好成绩,我们会归因于内部因素,自身能力好,努力等。当我们投资失败,被炒了,我们会归因为外部因素,运气差,公司极品等。

这就是自立性偏差。我们很容易把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我们要意识到这一倾向,时刻提醒自己。练习挑战自己的固有倾向,不要因为这些而影响自己的决定。

相关文章

  • 选择大于努力,如何过好这一生?

    拿到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斯蒂芬·P·罗宾斯新作《做出好决定》的时候,惊讶于不同于以往的大砖头,这...

  • 选对赛道再努力奔跑【055】

    01 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大于努力,大家都很认同,听起来,只要选好,选对,这一生就注定不用怎么去努力,总有有好的结果...

  • 对于没有航向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人生路漫长,如何过好这一生?如何让我们身边的人过好这一生?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很多人碌碌无为,很多人对自己的人生产...

  • 如何过好这一生

    如何过好这一生…

  • 2019-11-04

    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有时候选择大于...

  • 选择大于努力,努力大于选择

    1,虽然我说过很多遍,刚毕业的普通人要笃信努力大于选择,因为没有资本和能力让你去选。 还有很多关于努力重要性的论据...

  • 选择大于努力,努力大于选择

    这样的话题,我需要反复写,因为写不明白,每个阶段的感悟也不一样。 1,我特别鼓励刚毕业或者职业中层的人选择大企业工...

  • 选择or努力

    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有人说:努力大于选择。你们认为如何? 小美刚刚高中毕业,家人正在给她挑选学校和专业,姑姑说:...

  • 听课感悟二

    今天是007体验课的第三天,主题是写什么比如何写更重要,收获有两点:选择大于努力,如何写作+? 选择大于努力 曾经...

  • 2019-05-06

    2、选择大于努力,专注才能做第一,模仿大于创新 ● 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大于努力。成功不是你做了多少,而是你选对了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大于努力,如何过好这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nr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