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善读「论语」
善读「论语」13.20:从政须不为不义,为士应行己有耻

善读「论语」13.20:从政须不为不义,为士应行己有耻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19-12-28 09:13 被阅读0次

    「子路篇第十三」20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道:“如何才可算作士?”孔子说:“为人耻为不善,办事卓有才干,就可算作士了。”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称他能善待族人,乡里间称他能善待乡人。”子贡又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出言必有信,行事必有果,(而不问是否合义),那是浅陋固执的愚顽不化之人呀!但也可算是次一等的。”子贡又问:“现在的从政者如何呢?”孔子说:“唉!那些都是德薄才疏之人,哪能算士呢!"

    【注释】

    “子贡”,“孔门十哲”言语科弟子,小孔子31岁。曾任鲁、卫之相,办事通达,善经商之道。

    “士”,此处应是泛指出仕为官的从政者。可不译。

    “行己”,指立身行事。

    “有耻”,若有不善,耻而不为。

    “孝”,善事父母。此处应是泛指善待宗族中人。

    “乡党”,家乡、乡里。

    “弟”,音义皆同“悌”,善事兄弟。此处应是泛指善待乡里之人。

    “言必信,行必果”,即出言必有信,行事必有果。成语,可不译。“果”,实现,有结果。通常是解作果断、果决,今不从。

    “硁硁”,音“坑”,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形容浅陋固执、愚顽不化。如成语“硁硁之愚”。

    “小人”,此处指愚顽不化之人,非指无德之人或平民百姓。

    “抑”,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噫”, 文言叹词,表示感慨、悲痛、叹息。

    “斗筲”,音“抖稍”。“斗”容量十升,“筲”,容量一斗二升,二者皆量小之器,用以比喻德薄才疏。

    【评析】

    孔子认为,从政为“士”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所谓“行己有耻”,即为人守原则、有底线。对儒家而言,这个“原则”和“底线”就是耻为不善,必须仁德已立者方能如此;所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是一个比方,是说为士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卓有才干,并不是说一定要能出使四方才算作士。故一等之士需要德才兼备。

    第二层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参见《善读「论语」1.2:》)。人能孝悌,则其仁德之本已立。故二等之士可不论其才,但必须要有德。

    第三层是“言必信,行必果”。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参见《善读「论语」4.10》);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参见《善读「论语」1.13》;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可见,对于儒家而言,言行合义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若不问是否合义而单纯追求“言必信,行必果”,则纯属愚顽不智。比如愚忠、愚孝就属于典型的“硁硁之愚”。这种人服从性好、执行力强,是典型的“具臣”(参见《善读「论语」11.24》)。因其为人耻于言而无信、行事无果,故三等之士有耻亦有才,只是不够有智,识不得大义所在。

    以上三等之士虽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各有坚守,都不肯“无耻”。而“斗筲之人”则德薄才疏。德薄则足以无耻,才疏则堪称无能。既无耻又无能,自然不堪为“士”。是故子曰:“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此语虽是孔子对当时从政者残酷贪鄙、无耻无能的指斥,但却一语穿透古今,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13.20:从政须不为不义,为士应行己有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oj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