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能一鼓作气将《追风筝的人》读完,但阅读的进度停顿在1975冬追风筝的剧情前,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不想翻开书页,因为我知道这段剧情是什么,我的心在抗拒,我的手在紧握,我的眼在他顾。
于是借着连绵的雨水,将懒意透过皮肤,透过血液,透过骨髓,深深地灌入脑海深处,每天随意翻过几页,当我再次去思考的时候,书页已翻到最后。
合上书本,封面上橘红色的云层间露着紫色的穹顶,落日在远处挣扎着,已经被阴影笼罩的大地上,风筝依旧在飞翔,或许她正在等待那个追逐她的人,是谁?
第一次读《追风筝的人》是在大学期间,当时看到豆瓣书单第一,于是便去看了,而这次是第二次。
相较于初读时那种懵懵懂懂的感觉,只记得个剧情大概,知道是关于一个救赎的故事,第二次阅读,我的心感受到了更多的东西。
书出版于世贸大厦倒塌之后,正是时局动荡的时候,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阿富汗。
我想这本书不单单只是在向世人传递一个残酷的故事和贯穿其中的思想,小说里还承载着一个阿富汗人心中的故国,习俗文化浸透在纸墨间,能够让全世界人去认识一个由文字铸就的阿富汗。
所以小说开篇,我们见识到了被和平、繁华的阿富汗氛围所包围,两个男孩的快乐成长历程。
喧闹的大街小巷,亲戚们美丽的宅院,绿意盎然的后山,热情的宴会,到处都充满了两个男孩纯真的欢笑声。虽为主仆,但从未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友谊,这无疑是让人向往的。
同时也让世人见识到阿米尔孩童时期的阿富汗是多么欣欣向上,整个国家充满了希望,虽有瑕疵,但并不影响这个国家的前行。
可正如满月之后会迎来月缺,世间的美好总是不持久的。
阿米尔赢得了风筝大赛的胜利,赢得了爸爸的欣慰,但他却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在那个冬日里破旧的街巷中,哈桑的破旧棕色灯芯绒裤孤零零地被抛在一边,另一边则是那只漂亮的蓝色风筝,是阿米尔向父亲证明自己的礼物。
这次本该轮到平日里躲在哈桑身后的阿米尔挺身而出的时候,他退却了,或许是因为哈桑只是个哈拉扎仆人,又或许是父亲那偏心的宠爱。
一步退,万步退,罪孽感在阿米尔心底深深扎根,儒弱化作了最好的肥料,大树在须臾间便已参天。
于是阿米尔不断地去伤害哈桑,不断地践踏他们间的友谊,以此来转移自己的罪恶感,最终他用偷窃的罪名栽赃哈桑,给两个人的关系画上了句号,相同奶水养大的一对伙伴,眨眼间已各奔东西。
我们不去评断事件中的漏洞,不去讨论十二三岁的孩子为何有这样的城府,因为我们更应该去思考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恐怕这也是全世界读者为之着迷的地方。
阿米尔在喀布尔的后半段成长经历充满了暴力因素,和当时的阿富汗正相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作者浓浓的反暴力情绪。
与其说这残酷事件起因是因为阿米尔的怯弱,更不如说是因为充斥阿富汗上下的种族歧视、宗教矛盾。
这些事物不单单摧残着阿富汗人民的心灵,也最终摧毁了这个曾经美丽无比的国家。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战争使得阿米尔父子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至美国。
美国的生活,在作者笔下十分琐碎,但正是如此,方能在后文中描写哈桑命运的时候,产生强烈的对比,更能凸显出阿米尔对哈桑的亏欠。
同是一个父亲的孩子,一个享有所有的名义,平平安安地成长, 另一个却被剥夺了知情的权利,在尘世间饱受折磨,命运是如此地不公,但人们无法选择出身和环境,我们能做的只有将自己的未来经营地更好。
爸爸的离世,迎娶美丽的妻子,作家梦的得偿所愿,让阿米尔的身心得到巨大的成长。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满,除了婚后数年的无子,儿时的罪孽感重新萦绕在阿米尔的心头。
良知在阿米尔的心中形成一条道路,所以当阿辛汗告诉他“那里有重新成为好人的路”的时候”,这条道路穿过篱栅,穿过大海,穿过山谷,笔直地铺陈至故国,铺至那座庄园,与门口的红砖路浑然一体得结合在一起。
行驶在救赎之路上的阿米尔,才是真正让全世界的读者为之倾倒的主角,是阿富汗人口中的男子汉,孩子眼中的英雄。
经历过生活艰辛,经历过生活多变,经历过人心复杂,我们才知道放下心中的罪孽,承认自己过去的错误,为了那份遗憾,去完成自己的救赎是多么多么的困难。
因为赎罪是一条不归路,充满了未知,能让你获得解脱的机会掌握在他人手中,这是凭借自身努力,哪怕付出遍体鳞伤代价也无法掌握的,而你所能做的,也只有努力。
正如阿米尔穿越重重险关,在阿塞夫这个恶魔的拳下奄奄一息,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他成功地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的侄子,他父亲至死都隐瞒着的私生子的儿子。
可索拉博并未原谅阿米尔,几乎完全封闭了自己的心房,从这污浊的世间将自己隔离出去。
打开冰冷栏栅的希望是那只飘飘悠悠飞上天空的风筝,所有放过风筝的人都知道,那根连接天空的线是多么脆弱。
所以我们能想象哈桑、阿米尔、爸爸、索拉博乃至于所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脆弱,或许轻轻的一阵二月春风便能剪断那根线,可我们还有希望,我们可以选择成为那个追风筝的人。
虽然文章在最后也没有给出索拉博在未来是否能够原谅阿米尔,但我们相信那会是个美好的结局。
因为“为你,千千万万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