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学过一篇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文中描述的天山美景让我至今不忘,心驰神往。有两段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象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象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巴掌大。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微伸手就可以满怀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其中有这么一条野果子沟,沟里长满野苹果,连绵五百里。春天,五百里的苹果开花无人知,秋天,五百里成熟累累的苹果无人采。老苹果树凋枯了,更多的新苹果树茁长起来。多少年来,这条长沟堆满了几丈厚的野苹果泥。
去年8月份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名家新疆丛书”的《干爽的高地》,作者周涛。对这位作家不熟悉,之所以借这本书是因为“新疆”两个字。在我的脑海中,新疆是遥远的,神秘的,美丽而又令人向往的。
认识了一个让我泪奔的作家那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前几天又去图书馆借书,看到了和那本装帧一个风格的这本书《身后有座山》,作者樟楠,自然也没有听说过。但因为是“名家新疆丛书”,我还是翻看了一下目录,《父亲的脚步声》《一把老黄土》《大姐如母》……叙事散文一直是我喜欢的,所以毫不犹豫地借出。
认识了一个让我泪奔的作家那天晚上睡觉前看了开头几篇,每一篇都让人泪流,不是几滴,而是泪奔,是泪如雨下。文中对于亲情和贫困的描写触发了我心底的共鸣。我想,兴许是夜深人静,看书容易走心?亦或是自己人到中年,泪点低了?
第二天上午,在办公室又看了几篇,眼泪仍然是不受控制地簌簌而下。当然是悄悄擦掉,怕被同事瞧见了笑话。看来与看书的时间段无关。
于是我拿起手机搜索了作者: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评论家李庚香评价樟楠的散文时说:"作家是在书纸上种庄稼,一垄垄一畦畦都透着心血和真情。"
"北京文学评论家符雷评价说:"质朴的文字,营造出的意境、镌刻出的画面,让人真切感受到厚重黄土地上浓烈而深沉的亲情、乡情和友情。"
为何要选择质朴的叙事方式进行"真情散文"的写作?樟楠回答说,当今散文界有以梁衡为代表的"红色散文",有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散文",还有《美文》杂志提出的"大散文"概念。在业内,有人说我扛起了"真情散文"的旗帜。在叙事方式和文字上,我有意不做雕饰。我认为,"真情散文"不仅要在内容上以真情感人,而且要在语言上直叩人的心扉。
他说,以真感人,是我做人、做文的一种综合选择。
怪不得啊,作者的专长就是真情散文。读者透过作者平实的语言,看到了人间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心灵因而受到震撼,这应该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2019.3.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