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作者: 落下回味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22:15 被阅读0次

对于推荐序的一个解读吧

还是不是很喜欢读电子书,但是吧!为了赶上大家的进度(实在是最近不太想听书了,耳朵有点受不了),就默默地记了些要点。用笔记了满满的一页,然后想停下来了。发现刚好看完阳志平老师写的,关于这本书的推荐吧!

做完了笔记,感觉真的还蛮不错的。比我匆匆浏览,好像效果好了不少。

分了三个大块。

一、超越1万小时定律

问题:①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  ②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  ③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艾利克森就在书中举到很多例子,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练习时,我们是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和技巧性,还是机械地每日花上几个时,只为达成“1万”这个目标,却始终没能发现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辨别并弥补练习中的漏洞,以取得进步?其间的差别,最终便是“高级新手”、胜任者和专家的区别。  ④最后,驳斥1万小时定律可以玩一个巧妙的思想游戏,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Eubulides)提出的沙堆悖论(Soritesparadox):1粒沙子不是堆。如果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沙子不是堆,那么3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是堆;因此,1万粒沙子还不是堆。“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1万粒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那么这样区分9999粒沙和10001粒沙就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得不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定的“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就被削减了。同样,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1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就这样被消解了。成为专家的时间往往随着不同的专业技能领域而变化。

二、刻意练习的本质:长时记忆。我理解的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时打开使用的个人电脑,不需要去再过多地筛选信息,能够直击要点。

重点: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刻意练习》

相关文章

  • 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原理是什么,刻意练习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是《刻意练习》这...

  • 对刻意练习的思考

    刻意练习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刻意练习?如何才能做好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什么? 我所说的刻意练习,是混沌大学的线下活...

  • 如何实施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一书中对刻意练习的定义,如下图: 但同时又出现新问题:如何实施刻意练习?书中虽给出刻意练习的...

  • 2018-07-10day20+《加速》04+21天阅读写作自律

    萌姐是刻意练习的实践者,也是刻意练习的受益者,也是刻意练习的老师。 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

  • 2018-07-16day01+《加速》06+21天阅读写作自律

    萌姐是刻意练习的实践者,也是刻意练习的受益者,也是刻意练习的老师。 刻意练习: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

  • 粗读《刻意练习》

    读前问题: 1. 什么是“刻意练习”? 2. 刻意练习是在练习什么或者哪些领域需要刻意练习? 3. 怎样刻意练习?...

  • 你是习惯性过河拆桥了,还是????

    《刻意练习》之如何做到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应该有的正确观念 1、刻意练习构筑潜能,不受基因、天赋的限制。 2、刻意练...

  • 刻意练习

    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1. 刻意练习可以称为世界级大师 刻意练习可以快速提升水平。 什么是刻意练习? 不只是有目的练习

  • 《认知天性》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后刻意练习是刻意练习的升级版本。后刻意练习包括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的。 间隔练习:只要练习不是无意义的重...

  • ——刻意练习讲解大纲——

    1.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1)天才来自刻意练习而非天分 (2)刻意练习的现实依据 (3)刻意练习的理论依据 2.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io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