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京,是一定要到秦淮河去看看的。想象中的秦淮河,应该是水面宽阔,河水深幽的,应该是人语喧哗的热闹所在。真正的秦淮河不是太宽,河水倒是碧阴清幽的。游人不多的时候,秦淮河会呈现出一种恬静温婉的美,像一个温柔内敛的江南女子。偶有画舫划过,浆声汩汩,那清幽的柔波顿时荡起层层涟漪,在落日薄薄地雾霭中慢慢地荡漾开来,像极了一幅淡墨慢慢晕染出来的水墨画。
河边的江南贡院矗立在蓝天白云下,庄严肃穆中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像一个历经风霜后睿智沉静的儒雅老者,在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静静地看着朝代更迭,岁月变迁。它对面的夫子庙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可以想象几百年前这里文人墨客荟萃云集的盛况,他们锦心绣口,吞吐河山,时而低头吟哦,时而提笔疾书,谱写出一篇又一篇的传世佳作。
穿过文源桥, 走在河对岸的青石板上,感受着六朝曾经的历史感,也感慨着历史的更迭变换。六朝时繁盛一时的歌楼馆肆已变成商业区。昔日秦淮八艳的卓越风姿和关于她们的传奇故事也都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前面的巷子,就是著名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关于乌衣巷的著名诗篇被刻在了一块石碑上,立于乌衣巷的巷口。黄昏下的乌衣巷多了一份静谧和安然,王导谢安的故居依然在,只是世事沧桑,曾经的车水马龙到后来的门可罗雀,让人不禁唏嘘。前边不远处是媚香楼改造成的李香君故居。这个玉质冰心,深明大义的奇女子一直以来都受到后人的钦佩和敬仰。不知何时天空飘起了小雨, 雨落在小巷,像是落在古老的七弦琴上,弹奏着清脆的音符。
夜色渐浓,倏忽间,河边的灯都亮了起来,一片华丽明媚的景象。细雨濛濛中,灯光倒映在水面上,粼粼而动,像琴键上跳动的音符谱写出的华彩乐章。稍后,雨停了。一轮明月挂在画楼檐角,此时的秦淮河透出一缕幽幽的古意,人影幢幢,热闹非凡,仿佛穿越到了六朝的灯市。灯影里的画舫拖着长长的水波,在“水澹澹兮生烟”的河面缓行,增加了秦淮河的动感。站在文德桥上,望着铺满月色的秦淮河,不禁想起了“文德桥上半边月”的传说。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当年寓居南京时曾见此奇观,不禁咏诗一首:“天涯羁旅客,此夜共婵娟,底事秦淮水,不为人月圆”。这里传说也是“李白捞月”的地方,为此桥边上还修建了一座得月台,不管传说是真是假,这至少是人们对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缅怀与追思。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想必春天的秦淮河一定更美,待到某年的春暖花开日,一定再去秦淮河畔寻古探幽,看看那春天的十里悠悠秦淮水。
二零一八年夏 听雨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