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车逝》:失语,记忆之殇?之幸?

《车逝》:失语,记忆之殇?之幸?

作者: 作者韩兮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08:56 被阅读4次

    导演: 书亚 / 高天

    编剧: 书亚

    主演: 刘兆铭 / 成泰燊 / 王珞丹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8-11-10

    片长: 86分钟

    又名: Twilight Dancing

    IMDb链接: tt1511542

    附:很少有人看过这部电影,不好看,但其实验性还是值得探讨的

    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么一种神秘的体验:突然之间,我们会发现正处于的某个场景似曾相识,但理智告诉我们,这样的经验感却是错误的,这个场景绝对没有发生过。我们对这种神秘的体验十分感兴趣,甚至是充满了好奇,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碎片,是有违逻辑的,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毫无疑问,它触及到了你的心灵,虽然是短暂的,但却是美好的!在许多时候,触及心灵的仅仅是一些碎片,其原因也许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就不一定很完整!?

    这是一部被许多人痛骂的影片,因为它对不起观众,因为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在于娱身娱心,而不是所谓的感动与感悟。这也是一部被许多人诉为做作的影片,因为片中有许多桥段明显有仿照那些大师的痕迹,出于对大师的尊重,这部影片显得有些自不量力。这也是被人嘲笑成装B的影片,因为它故意以没有对白这种形式来取悦文艺影片这个名词,形式似乎大于内容,因为它脱离了大众,而小众电影往往都会被人冠以装B的称谓!

    在骂声一片中,导演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于是他便纠缠于向观众媒体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影片,其言恳切却又在矜持中显出一些自傲来,于是,骂声愈浓!

    但笔者却不能不承认,这是一部制作精良,充满了激情的影片,它的出现也许并不会象导演所说的对中国电影(其实还有市场)有什么切实的帮助,但它却的确让所有看过的观众见识到了电影的其他可能性,这个意思恐怕远比电影本身,远比市场,远比大片更加深远一些!鉴于此,笔者对导演这种探索的勇气表示敬意!但敬意之后,笔者也为导演纯粹的出发点之后而不纯粹的影片本身以及不纯粹的媒体解释感到惋惜!

    针对网上的一些评价的态度,笔者言及至此,或也有些装B,故且由他人评说去罢!下面回到影片本身,在解读(装得学术点可以唬人)此片之前,恐怕有几个问题需要理清,这只是笔者的观点,无所谓对错。

    第一就是模仿。据说现在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时期,最主要的两种表现手法便是戏仿与拼贴,尤其是戏仿,是将崇高草根化,以期得到或说迎合大众的口味。关于这些主义方面的名词,本人也是一知半解,无需跟俺强辩。但戏仿的基础肯定是模仿,而戏则是通或变,这是勿庸置疑的!许多文学作品的产生首先是模仿,其次才是通变,电影其实也是这样的。许多人都有大师情结,立脚点很高,于是非常不喜欢那些模仿大师的作品,认为亵渎了大师本人。但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是绝对错误的,因为最基本的电影理论中,蒙太奇便是所谓大师的成就,那么后来的影片,无论好与坏,对蒙太奇的运用是否就有损《战舰波将金号》的地位呢?如果没有蒙太奇,现在的电影是否还能发展呢?这只是举了一个极其浅显的例子,要说明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大师的手法如果束之高阁,那么对电影本身便没有任何意义,这个大师的称谓也毫无意义,我想大师本人也不希望如此!可以看得出来,书亚本人也是一个大师论者,但他对大师的借鉴才是正确的,至少绝不是那么狭隘的!与其把大师奉若神灵,莫若将大师为我所用,这才是拍电影的正道!当然,对某些大师手法运用的成功与否这是导演本身的问题,也与影片本身所需要的手段相联系,这一点同样是勿庸置疑的!

    第二便是对文艺片的视点问题。其实笔者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某些导演经常会说的,观众需要引导,所以本人也十分反感书亚导演孜孜不倦地纠缠在自己为什么拍摄此片的解释中。由于盗版盘,网络下载等原因,中国观众的观影水平是相当高的,足以令美国人咋舌,所以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引导!但与水平无关的事情在于喜好,喜好这东西的确有知识层次等问题,但如果作品触及到人的心灵,那么喜好便在于一种情感的认知了,的确与水平关系并不大,因为这是每一个正常人内心深处的能够爆发出来的东西。在许多时候,高层白领喜欢尝试肮脏坠落,许多时候拾荒百姓也有一颗阳春白雪的心,这都是十分正常的。所以,如果说文艺片是根萝卜,那么喜欢白菜的人便没有必要去影院受那样的罪过。毫无疑问,我们是视听的一代,在自身缺乏故事的时候,我们从书籍,电视或电影中获取故事来丰富自己的想象,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惯式,所以我们几乎不太可能去接受那些没有故事的影片。但这句话的意思绝不是说文艺片就一定没有故事,而只是说我们在以单一的用渴求故事的视点来对待所有事物,这种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其实阻碍了我们对许多事物的接受能力。其实,许多商业电影在故事方面也是薄弱的,但我们看到了枪与乳房,于是我们也喜悦了,甚至还会肾上腺更冲动一些。许多文艺片其实只是一幅画,画的是乳房与枪,然后便是观者的想象,但商业片也许就是被击中流血的乳房与枪管正在冒着烟的枪,那么,你就会知道发生了什么!其实不仅仅是文艺片,看任何影片都是这样,作为观众看过影片能获得到什么是主要的,如果希望获得什么,那恐怕多数电影都会令你失望的!所以说没有看过便没有发言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想避免这种期望值沦丧的结果,那么看片之前最好无视点,只需有颗宽容与寻求的心便可以了,对文艺片如此,其它影片亦然!

    第三便是潜意识与作品本身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是涉及到创作者本人的,但在某种程度上会通过作品与观者产生互动。前面说过模仿的问题,导演对大师的模仿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这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某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喜欢甚至厌恶某些东西,那么他在后来的生活中一定会有所表现的,也许是彰显的形式,也许是隐藏的形式,这是一种知识或者生活阅历积累后的自然反映。而作为创作者来说,他往往会对自己喜欢或厌恶的事情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思考过程,其结果便是这种思考成为他的一种意识形态,那么当他创作作品的时候,这种意识形态必然会左右他的。文艺片中,由于许多导演试图通过电影这种手段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意识形态,但问题是这种意识形态是他个人思考的结果,所以对于许多观众来说是未知的,所以会造成一种生涩之感。如果导演本人这种意识形态本身就没有成为体系,那么必然就如同许多影迷所说的“导演自己都不明白”。其实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即便是纯商业影片中也会如此的,昆汀与迈克尔·贝对同一题材绝对会拍出不同风格的影片!商业大片由于视听等因素,强大的引诱着观众,所以观众很难会领会到导演的那种思考,但小众电影则不一样,绝大多数小众电影就是希望引起观众的共鸣,或说希望得到观众的共鸣,在这个层面上,小众电影更强调的是思考与心理感受,这与商业片有明显的区别。当然,作为劳累了一天的观众来说,小众电影中的那种共鸣与思考会更令人烦燥的,还是不介入他人的思想层面为妙!

    其实上面所说的,在某些人眼中都是一些废话,我只是要阐明一些自己的认识,与《车逝》这部影片并没有太大关系,或者关系极为密切,再或者与所有影片,无论是商业性的文艺性的影片都有关系!

    但最终还是要回到影片本身来,片子烂不烂只有看了电影的人才知道,片子怎么烂的也只有思考过的人才有发言权,在这里,我仅说说本人对此片的读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当然,读者的然也不尽相同!

    为了表达自身的观点,也为了更为纯粹地分析此片,所以本评中将不涉及诸如伯格曼,戈达尔,金基德,甚至姜文等大师或准大师人物以及作品,更不会涉及到观影现场那些非电影本身的八卦式新闻!

    人需要用一种什么样的事物来维系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呢?影片中用了车这个载体,无论是车祸现场那些残破的车还是那辆红色的象征着爱情自由的房车以及修车铺那两辆最后被漆成深黑色的双层大巴车,所有的情节都是与车有关的,所以笔者不妨用车这个在西方世界最具象征意义的交通工具来贯穿解读整部影片。

    开篇便是车祸现场,无论如何,它的画面是极具震撼的,在略有些粗糙的惨白色下,车辆报废了,人们或死或伤,或无助地求援,给人一种惨淡无望的感觉。可以看出,导演对这个长镜头的运用是极具野心的,一方面它的确吸引住了笔者的眼球,就如果好莱坞式开局一样,三分钟的签约式悬疑,而另一方面,它是《车逝》中最为重要的一笔。

    从故事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整部影片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场车祸产生的,换句话说,没有这场车祸便没有后来的爱情以及后来的死亡!而粗糙的惨白色也由此而产生了它固有的色彩意义,即记忆中的悲剧。这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终点,影片中大凡是这种惨白色的出现都与记忆本身有关,更确切地说便是与这场车祸有关。所以不得不承认,导演在制作的过程中是严格遵循艺术电影的拍摄规律的,至少从色彩上是极其讲究的,后面还有对红色,黑色以及绿色的理解。但仅仅是故事中的结点,加之色彩的衬托却无法达到令人震撼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画面中的内容。这个镜头中的车辆毁损程度是触目惊心的,而人物的行为却更具有导演的意图,无论是挂在车窗上的死尸,还是站在路中等待救援的挥手者以及那些因为琐事而打起来的人,他们的行为都是一种机械的,机械的静与机械的动,车是机械的,人若也是机械的,那么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地狱,的确如此,所以我们看不到群体的救援行为,看不到任何美好的心灵的表现!虽然笔者承认这个镜头是导演有意为之的,反现实的,故意造成的人的冷漠与疏离感,但这无疑却是悲剧的源头,死亡与活在地狱中并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是一种形式问题。

    以这种极度悲观的基调来作为开篇对观众们的冲击,那么也注定此片是悲剧性的。于是我们可以先抛开车的问题而说到语言。此片最大的噱头便是没有对白,如果人们都处于一种冷漠的如同地狱般的境遇中,那么语言的功效是什么呢?绝不是勉励,而只能是一种伤害,当影片进行到大概七十分钟处,导演用一种时下流行的非主流机位表现出达叔说话时的样子时,这种伤害的意义便更加明显了。的确,达叔在说,他说出的是真象,那么说出真象后的结果呢?那地狱般的冷漠便是真象,于是真象本身便成为一种伤害,通过语言的方式传达了出来,将已经摆脱真象的中年男子送回到了真象里面,于是,中年男子死于记忆之中,更确切地说,他是死于真象之中,死于记忆中车祸现场那如同地狱般的冷漠之中。

    摆脱悲剧的最好方法无疑是忘掉它,用美好来掩盖它,于是从车祸中侥幸存活下来的中年司机便试图用美好来寻求对悲剧的拒绝。他开着红色的房车游走在高速路上,试图找到他其实已经死去的妻子,我们可以看出,中年男子是放弃了自己的家来建构这辆红色的房车,可以说这是一种痴情,我们也可以说这是悲剧产生后造成的后遗症。而更为关健的是,这辆红色的房车与中年男子已经融为一体了。

    红色往往代表了爱情,但在此片中,红色也许不仅仅是爱情。当中年男子与红色的房车融为一体的时候,红色房车其实更是一种走出悲剧困境的希望,只不过它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希望,正在被追寻的希望。而中年男子在路上接到的妻子也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希望产生与破灭是一种常态。直到少女美美的出现。

    少女走进了这个男人的世界,起因在于她的红色与这辆房车的红色达到了一致,这是一种共同的追求,也许是爱情,更多的却是希望,于是中年男子在少女的影响下,彻底忘却了那场悲剧,开始喜欢上这个形象酷似前妻的少女。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少女对于中年男子来说似乎是一种救赎,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更大的伤害,因为中年男子只是用美好的爱情来盖住那场悲剧,却根本无法消毁悲剧的痕迹。这也是为后来真象重现时男人的死亡打下伏笔。

    在这里,我们还要追求少女本人的心理动机,与达叔相依为命,这是她的感情寄托,但无论这种感情是否存在着一种暖昧,而她缺失的却是一种摆脱,同样是一种希望。所以,她对红色的追求是一种以爱情形式对希望的追求,我们可以理解那蓝色水面上的美景,其实是有些抑郁的内心诉求,而一段人与车的共舞中,自由比爱情恐怕更具有冲击力。当然,导演在这几个场景中运用的基本是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是对剧中人物关系的提炼与升华,更是表现出一种导演的观念。

    达叔由于儿子的缘故,并不希望少女与中年男人走在一起,因为他无法摆脱车祸那场悲剧造成的心理伤害,更自私地说,他是无法接受悲剧中生者的希望,可以说,他已经将自己的命运与儿子的命运系在了一起,这是一种嫉忌还是一种自卑呢?抑或是一种负罪,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而将罪责脱卸到他人身上。达叔的情感是极其复杂的,少女的离去势必造成他的缺失,缺失后他将独自承担那场悲剧造成的后果,已成为植物人的儿子。但正如所有剧情片一样,这种阻碍反而增加了美美的决心,于是,达叔不得不做出让步。

    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红色随着达叔的让步而消失了,而美美与中年男子则搬到了船上,离开了车,周围的景色呈现一种自然的翠绿色。红色是代表了希望,当希望得到了实现的时候,一切归于平静,于是自然的绿色便出现了。而车呢?其含义是多样性的,车祸中的车是冷漠的无情的,房车却是热烈的,追求的,但毫无疑问,车是人与社会的联接点,是具有社会性的,是人生存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车的消失其实是人本身地突显。中年男子与少女美美回到的是一片平静之中,是没有回忆,没有悲剧,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世界。

    故事如果发展到这里,影片是美好的爱情,但当前面所说的通过达叔的口传达出的真象时,一切都打破了,平静也就此而毁掉了。面对着两辆被漆成深蓝色甚至发黑的双层巴士,红色的房车显得是那么渺小,甚至没有任何力量,于是,中年男子再一次回归到了那场车祸的悲剧中,他得到的所有,包括少女美美,包括翠绿的湖色都是一种幻象,他始终并没有走出那个悲惨的回忆中,所以,他的希望这一次是被极其彻底地毁掉了,于是他死了。死在回忆中,死在真象中,也死在希望成为幻象的一种失落中。但我们不禁在问一个问题,他是否真的活过吗?

    影片中对中年男子的存在其实是一种错乱的态度,当代表着死亡的黑色成为修车铺那两辆巴士的主色彩时,那么穿着黑色西装逃离车祸现场的中年男子是否真的就活着呢?希望也许仅仅是一种濒临死亡时的幻觉,希望成真也许仅仅是一种想象,导演的想象还是美美的想象呢?达叔用代表着希望的房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自责,或者他已经无法承受生命之重,而少女则以击毁房车作为自己向希望告别的仪式。

    这时候,坐在椅子上的儿子目睹着一切的死亡,他的心中是否有什么感觉呢,中年司机,达叔以及少女之间发生的故事是否真实的呢?他们的存在是在谱写希望还是在演绎希望是如何倒掉的?这样看来,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幻觉,都只不过会成为儿子心中那份永远的痛,这个成为植物人,无法与人交流的,与世隔绝的人最终的感觉。

    也许真正摆脱的方式就是这种死亡,虽然少女以最美好的最为平静的也是最为浪漫的形式回归了自然,虽然绿色已经暗示着那些存在的荒谬性,但作为儿子,他的存在却是最真实的,只是他存在的真实同样与这个世界无关,他是一个失语者。

    影片通过回忆,宿命,轮回等多种主题讲述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故事,这恰恰说明了这个故事的荒诞性。当所有人都死去的时候,当联系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纽带真正断裂或毁灭的时候,生存的人竟然是一个完全没有能力的植物人,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反讽。存在的可能性到底是什么呢,人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有记忆有对希望追求地冲动以及对悲剧的沉溺?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世界到底剩下了什么,也许只有些碎片,也许什么都没有!

    对影片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这主要源于导演拍摄手法的不确定性,这就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并不在于镜子本身如何平滑洁净,而更在于镜子前面倒底放下了什么样的东西。

    说回影片的制作,前文已经说过,此片的制作是极其讲究的,可以看出导演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功,也对得起自己的头一部作品,但在许多方面却还是有着很大问题的。

    首先便是声音的问题,摒弃对白的手法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但作为声音一部分的音乐运用上并没有太令人称道之处,使得整部影片的声画结合有一种松垮的感觉。

    其次,影片既然试图以一种失语的状态来表现,那么就应该做得更极致一些,但字幕的出现无疑是一大败笔!在许多时候,字幕与对白在影片的叙事中会产生等效的作用,本片的字幕虽然不是起到叙事作用,但却极为明显的是导演耐不住寂寞而站出来说话的意思,这种字幕的运用反而将失语的状态打破了,与其这样,不如不用,反倒显得影片更加纯粹一些。导演只需提供影像与音乐,没有必要去自行解读影片!

    再次,导演似乎要通过影片来阐述一种存在性或者是荒诞性。这是文艺电影中常见的,但导演这部影片却是完全失败的,用各种方式理念结合起来讲述存在与荒谬的关系,反而混淆了存在与荒诞的意义所在,于是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形式上的存在与荒谬,而无法领略到内容上的两者关系!所以,此片基本上还是属于形式大于内容的,对思想性的思考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与广度。当然,仅从形式而言,对电影的实验性还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要说明的是,导演在对素材的运用上有许多随意性,虽然笔者基本可以将这些碎片拼接成一个完整的顺序(而不是故事),但在这个顺序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杂质,仿佛手指骨长到了脊柱上,令人感到并不舒服!缺乏一个真正的章法!

    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的废话,多少还是由于看到了许多影评并没有把精力放在电影本身,这种游离的文章不能说是不付责任,但多少有些有失公允,所以为此文,把自己的一些观影理念以及对此片的解理呈现出来!

    此文也许比《车逝》更闷,更无趣味可言,所以感谢能读到此处的网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车逝》:失语,记忆之殇?之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nk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