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这个词似乎总是会与“矛盾”伴生:想想我们自己堪称“兵荒马乱”的青春期和刚进入青年时期的那一阵,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会为了自己现在早就被社会“硬掰”过来的一些坏毛病跟父母吵的不可开交,而当时只是因为怕“会和同龄人不合群”啦、“感觉连父母都不支持我突然涌上心头的一股无名火”啦、“父母越反对我越要试试看想证明自己的小脾气”啦等原因,在走了弯路后,反而更加不敢同父母商谈和求助。
而如今,自己坚持到现在的许多想法和习惯,即使有已经广为他人所认可的成分,也会纠结于不知该不该感谢父母的反对——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毕竟,没有几位父母真的用“绳命”去阻止孩子求上进,但是,一想到他们当初的不认同心里总是不舒服……
其实,所有的矛盾之处,仔细想想,都可以归结到:在人生的早期,父母们的确没能及时地在家庭成长过程中,为我们的诸多行为设置清晰的界限、让我们感受自己诸如被几次三番地提醒依旧忘带作业的不当行为,带来必须承担的“被老师处罚”的后果,反而会喜欢埋怨父母为什么不帮自己检查或给送过来,令人矛盾的是,步入社会后反而要接受自己赶时间去给忘性大的朋友送资料;
父母没能让我们通过哪怕是做家务、在家庭会议上发表看法、对一些可以选择的家庭出行计划搭把手等小事,感觉到在家庭中的归属感,或是建立自信心、地位感,我们则“顺理成章”地变得愈加不知感恩,不爱付出,却要逼着自己相信许多陌生团体里的人“什么都是为你好”;
结果,就是越被父母不认同,越想叛逆地试一试,或是去同龄人那里找支持,到社交媒体上找“同好”,但是,却无法正视自己需要面对得压力和困境,甚至会为了获得支持作出过激行为(拍哗众取宠霸凌视频的未成年人就算这一类);
父母则会为了担心孩子而反被“控制”,比如因为怕孩子有过激行为,更加不敢管束、建议孩子什么不能做或不许做,一旦孩子以自我相要挟,就赶快投降,加倍满足孩子的欲望,再也算不清这笔名为“爱”的糊涂账,可这明显也不是每一个孩子真正想要的,尤其在他们被社会大课堂狠狠教育了之后,他们会更不喜欢父母没有对自己尽到提醒和教导的责任。
因此,每一个生理年龄已经适合当父母的人,或者正微妙地处在自己的父母曾经倍感尴尬境地的人(比如新入职的教育从业者),都可以对照书中提到的种种情形反思一下——究竟是身处教育矛盾中的父母等人更无助,还是尚且不懂调和自身矛盾感的孩子更可怜?如何改善这一类局面?
本书每一章的引子,常常是唤起父母进行以我反思的第一步,反思孩子已经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当行为,自己主要负责、能够影响的部分是什么。前言和第一章,内容为告诫家长,孩子的归属感、地位感和自信心的建立十分重要,但这不建立在他们每一点要求都会被满足之上,管理是必须的,但的确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从第二章起直到第九章,都采用了每章开头提出父母遇到的向孩子妥协的种种困境和理由,马上附上“良好行为养成术”的方式,一针见血地给出对应策略,随后的“实践篇”、“技巧与指南”则是对策略的详细介绍和更加以变更的弹性范围,最还有“问与答”环节,将策略里一些家庭执行策略时普遍会需要的部分问题进行回答。其主要内容包括32种良好行为养成术,分别针对父母对孩子关注或忽略过度引发的问题、通过日常生活行动力培养孩子的感情状态、避免自己的控制欲让孩子“活的没意思”又要适度引导、确认什么时候的什么后果父母能帮助处理什么则会坚决拒绝插手、让孩子学会接受失败却不能让孩子觉得会因此失去父母的关爱、让孩子学会参与家庭理财控制消费欲望、让孩子在社交媒体的冲击下依然能用健康的家庭价值观平衡自己、学会同情感恩不自私、知道自己并非独一无二等。
虽然处处也透着“矛盾”,却是身为父母可能碰壁时,最想寻求理解和解决之道的“最佳平衡点”了。后记更是请父母们和孩子都谨记,认清自己的不完美不独特,也可以让自己从“不满足”的怪圈里走出来,活出未必更精彩却一定更多姿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注定都要生活在“矛盾”的状态中,父母是我们亲眼看到的第一任每天在矛盾中纠结挣扎的老师。他们中有许多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试图对自己进行再教育,只不过在矛盾的转变过程里,不少人偏离了初衷。你我想探究其中的可能变数之时,不妨先试着对自己先进行一次“正面管教”的实验,然后,在书中的建议里,找寻自身矛盾的“平衡点”,学着在“管理”和“被管理”间切换思维,再渐渐推广到梳理原生家庭、改善自己的小家庭中,直到找到大家都向往的一片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