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矛盾,思想会拐弯的中国人一般不会硬拼,他们会用退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退一步海阔天空”,“留有余地哺养无限生机”。
工笔画语言里的对比相衬实质上就是退让。比如:“素”衬托出“色”,“虚”衬托出“实”,“疏”衬托出“密”。互相映衬,用“此消彼长”的方式达到目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7356/5e34bfd19a946179.png)
退,是一门学问。反过来,硬拼有时是一种耗损与浪费。
密与密放在一起就是一种浪费,密和疏是不可分的,它们相互映衬才能充分映衬出对方的美。
疏密对比这一极具东方色彩的绘画语言,充分体现了画家主观处理画面的灵活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7356/c820337518aa3e1f.png)
疏衬密
疏和密是一组细致与省略的矛盾,使细密的块面显得更加精美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它旁边留出疏朗的平面。密--疏--密--疏这样一层层的叠加组合,形成精美的视觉效果。
这片花的基本框架是横向平行线,一层层叠加:大花---小花---更小的星花,再来一层,大花---小花---更小的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7356/aea9324346629d6e.png)
公式就是疏---密---更密。
腰包本来只有一种材质,为了让它更精致,把它换成各种疏密不同的材质一圈圈叠加,光滑----粗燥--光滑—粗燥,接着,还是光滑—粗燥--光滑—粗燥。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7356/b908a1d988d5a1bf.png)
密衬疏
疏和密是一组润滑与粗燥质感的矛盾,使块面显得更加润滑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它周边围上细密粗燥的平面。
在人物画创作中,遇到画面的最重要部分,脸和手时,只在关键的转折部位小心渲染,保留了纸本身透明的颜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7356/dd7ba296f4215dbc.png)
脸部周围的块面本来可以轻易地用颜色平涂,把它放大,变成整齐排列的点或线纹理,在细密粗燥的纹理衬托下,只有白描勾线人物的脸部和露出来的手脚已经显得非常细腻,不需更多渲染。
![](https://img.haomeiwen.com/i5527356/e95fd43c3f7a539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