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一起床就和老公大吵了一架,原因是他嫌我对他说话的态度不好。唉,最近心情烦躁,话从口出,控制不住自己。
在陈海贤教授的《了不起的我》一书中有一个词叫“控制两分法”。
什么是控制两分法?
就是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是控制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比如,心情不好,你的情绪低落,但你可以控制你说话的语气。
可以用婉转的,对方可以接受的语气讲出你的需求。这种讲话的方式是你能够控制的。而对方的态度是你不能控制的,也许他会积极配合你的需求,也许会拒绝。这些结果都是你不能控制的。
陈海贤教授说:“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就如:早起,可以控制;饮食,可以控制。
主动控制可以控制的,近一步转化不可控制中,有可能变成可控的那部分,这也是成长型思维的一种模式。
比如,说话的态度,如果用婉转的语气讲出来,对方听到你说话的语气,心情愉悦,会更愿意接受你的需求,被满足的概率要大很多。反之,你的需求被满足的概率也就小很多。
以下举个例子说明,做好可控制的部分,为我们在职场中带来什么好处。
小张是公司的同事。有一次,我们两个人一起吃饭。
他说:他对公司的发展有一些个人的想法,不知道公司是否会采纳。如果公司采纳,对他的前途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假如公司不采纳,怕同事们会笑话,说他爱出风头,逞能。
我劝他:“你应该把你的想法写出书面报告,提交上去。对公司有利,对你也有好处。”
我给他分析出两点这样做的好处:
第一,如果公司采纳了你的想法,对你今后的前途会有帮助,升职、加薪皆有可能。
第二,就算公司不采纳,也没关系。那些笑话你的流言蜚语,相比公司采纳后,为你带来的益处要小很多。
最后,小张听从了我的建议。令人高兴的是,公司采纳了他的想法,小张也得到了一笔奖金。
这件事对小张今后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控制你可以控制的部分,主动去做。
小张提交报告就是他可以控制的。
公司是否采纳是他没办法控制的。
把你可以控制的做好,你的成功率就会大很多。至于控制不了的,努力争取,你可以主动找公司领导交流想法,交流的过程,也是转化控制不了那部分中,可以转化的部分,将事物的主动权争取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就是心里学中成长型思维的“控制两分法”的作用,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多用科学的方法论,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是帮助我们成长的最好手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