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老公开车带我和俩宝儿回妈妈家。
透过车窗,我能看到公路上铺着已经脱了壳的麦粒。这儿离村子不远,想来是村里的人为了快点把麦子晒干才把麦粒倒在这儿。
老公问儿子:“你知道路上铺的是什么吗?”儿子竟说不知道。老公告诉他这是脱了壳的麦子。我苦笑着:“你可真是城里娃子,连麦子都不认识。”老公接过话说:“你可别说,现在的孩子光知道馒头是面粉做的,估计是有不少孩子没见过麦子。”切,真会给自己娃开脱。
车继续往前开,我又看到刚割下的麦子铺在前面路上。我问儿子:“你知道前面路上铺的是什么吗?”儿子说:“是草吗?”“什么草啊,还是麦子!”我说。
“那干嘛把麦子铺在路上?”儿子不解地问。
“车从麦子上面碾过去,麦粒才能更好地脱壳啊!”我说。
“哦!”儿子恍然大悟。
我接着对儿子说:“看来以后真应该带你多来外婆家,多去地里看看,体验体验劳动的辛苦。”儿子说:“谁让你老不带我去!”
唉,说来惭愧,这些年来,回爸妈家的次数确实越来越少了。平时上班,遇到周末、假期,孩子还得上兴趣班,而我洗衣做饭、收拾屋子,似乎时间也剩不了多少。有时带孩子回去看望爸妈,可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更别说带娃去农田里劳动了。
农田,这个养育了一代代人的地方,曾经给我留下了多少难忘的回忆。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是放学后挎着篮子、拿着小铲和小伙伴去地里挖野菜;最盼望的事是地里的杏啊、桃啊快点成熟,那酸溜溜的杏、甜滋滋的桃,能让馋嘴的我好好过一把瘾;最惊喜的事是爸妈从地里劳作归来,捎给我一把野果,或者带来一只野兔;最有成就感的事是把一堆堆的土豆从土里刨出来,似乎这些都是自己的功劳;最不乐意的事是打农药时帮爸妈拉管子,果园太大,打药的管子也长,拉起来真是费劲,还有那空气里弥漫的农药味,还时不时地让我犯恶心;最累人的事是苹果成熟了,弯着腰钻苹果树下面捡苹果,还有摘苹果时,那沉甸甸的袋子,把我肩膀都勒得生疼……
家乡的农田,留给我童年的记忆太多了太多了!如今,农田依旧还在那儿,可爸妈已经老了,而我也好多年没有踏进那片田地了。我们姐弟几个不希望爸妈再这么辛苦劳作,可他们总说:地里不种庄稼干啥?爸妈知道我们姐弟几个都爱吃杏,还在地里栽种了几棵杏树。每到杏子成熟,爸妈总会给我送来许多,而平常每次来家,他们都不忘带来妈蒸的馒头,那浓浓的麦香味,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道。
儿子最喜欢听我讲我小时候的事情,他们这代人只知道与手机、电脑为伴,是无法体会到那个年代的苦与乐,更不能体会到我对这片农田的感情。
时光易逝,那片田,还在;那疼自己的人,渐老。默默地对流过指尖的时间说:请慢点走,慢点、再慢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