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与小伙伴聊天时,谈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往往计划了很多,也做了很多,但却没有对我们的行动进行复盘、改进,形成一个闭环。的确,当我回顾过去的一些经历时,也发现自已深受其苦。
我总是不断的在优化调整自已的做法,希望能够更快速,更高效把事情完成,实现目标。但现实呢?只是在不断折腾中消耗了时间、精力和资源,最后自已还是原地踏步。
因此,受小伙伴的启发,尝试引入项目管理中的PDCA循环,构建闭环思维QPDCA。

一、Question问题
当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发现自已总是犯一些重复的错误阻碍了自已的目标,或是因为某方面的弱项而失去一些机会,那就可以把这些错误或是弱项定义为“问题”。"问题”是我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可能会有小伙伴觉得自已问题很多,但不要着急,一段时间内比如半年,只定义一个对自已目标而言最关键的问题,或是自已内心深处最想解决的问题。
二、Plan计划
当我们经过反复的确认,不断的与自已对话,确定自已的确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后。就可以开始计划了。制订计划需要考虑几个因素:明确的目标、可用的资源以及过往的经验教训。
1.明确的目标
说制订明确的目标,我们对SMART法则都很熟悉,即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有相关性(Relevant)、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但我们在制订一些能力类目标时,往往会觉得很难制订具体的目标。这时必须引入可衡量的指标做为子目标一并考虑。
比如我下半年的目标是:提升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比较难以衡量,因此我引入时间指标和事件指标做为子目标。
1).口头表达能力练习180小时,语音记录字数200万字。
2)简书/公号发表文章40篇,年文章字数10万字。
由于我还处在练习的初期,因此制订目标时先从数量考虑,而不考虑质量。一次只考虑一个目标,这样才更有针对性。
2.可用资源
可用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自已可用于该事项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外部资源包括老师指导、课程学习、社群互助等。
如就我下半年的这两个子目标而言,资源供应可以保证,分布如下:
1)口头表达
内部资源:每天投入下限1小时,周上限10小时。
外部资源:学习社群、老师点评。
2)书面表达
内部资源:每周投入下限2小时,上限6小时。
外部资源:写作社群、小伙伴点评、职场写作课程。
ps:要充分考虑资源的下限是在自已不费力的情况下可完成的。可借鉴过去经验或是先从低值开始再逐步提高。
3.过往经验教训
过往经验教训就是自已跳过的坑,走过的路。回顾自已过去的成功失败经历,吸取教训能增加计划执行成功的可能性。
比如口头表达我曾尝试连着几天突击投入,也曾试过每天3分钟演讲,但都因频率和强度不够而落败。书面表达也曾试过写公号,结果因为没有话题,不会编辑而长了草,直接被注销了。
因此这次制订计划时改变了过去孤身行动的作风,从互助社群开始,从界面友好的简书开始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成功实践后,对自已也更有信心,因而更能继续下去。
三、Do 行动
做为一个冲动星人,行动一向是我的长项。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实际上,只要你计划做得比较好,充分考虑了资源和行动能力,行动反而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
只要记住一句话:开始比完美重要,做就对了。
行动过程中可以借鉴两个工具来记录自已的行动结果:
一是TIME METER,记录在这个目标上投入时间,使用方法可见time meter 使用介绍 - 简书
二是随手记,记录对目标的投入度,使用方法思路可见游戏化思维开始你的学习,从设立一个学习投资账户开始吧 - 简书。
觉得这个方法麻烦的,也可以使用”习惯“APP来记录你执行这个目标的次数和频度。


四、Check检查
这一步是我之前一直缺失的一步。因为我一直以来迷信”坚持“的力量。认为决心去做一件事就应当每天都去做,根本没考虑不做的情况。既然每天都要做,那还需要什么检查呢?
听起来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经常会因为某些突然事件就中断了自已一直坚持的事,然后就再也不想做了。又或是因为每天要做的事情都那么多,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单纯为了坚持而坚持。
因此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计划的顺利进度,需要进行检查。可以引入项目管理中的一个指标:SV进度偏差。SV=已完成进度-计划进度。这个值为正值时,则表明我进度超过计划进度。
比如我计划在年底前完成40篇的文章,现在离年底前大约还余22周,那么我每周发表2篇文章就是比较稳妥的进度。
而万一我状态不好,各种偷懒,到8月底才发了1篇文章。那9月尹始,我就要开始疯狂赶工,才能争取在年底前完成目标了。为啥用争取?因为年底时还可能会有各种突发事件发生。
所以为了保证年底能完成目标,我最好把进度提前一点,在时间相对宽松时,争取一周完成3篇,这样心里就妥妥的安了。
检查过程也可以应用两个工具来检查进度:
一是EXCEL。TIME METER可以导出EXCEL,发送到电脑上,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可以统计出每日、周、月在该事项上的投入时间。
如下图

二是滴答清单。可以设置一个“检查清单”用于检查长时间的目标完成情况。比如

滴答允许设置重复任务,因此可以设定提醒的周期。当这事项完成后,会自动重复提醒,就无须再设定。

检查清单最好和EXCEL的统计周期做区隔。比如现在EXCEL是按周统计的,那滴答就设置为按月提醒。
五、Adjust调整
检查的过程其实是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的过程。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如下的步骤:
1.目标是否按进度完成?若是,是因为什么?若不是,是因为什么?
2.总结做得好的地方,分析做得不好的地方。
3.提取经验教训,形成可复用模板。
比如,我之前写作一直没进展的原因,就是自已瞎写,结果完全没动力继续下去。直到加入了写作社群才开始慢慢养成习惯。这个心路转变过程见关于写作的二三事 - 简书
调整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但往往被人忽视。有几方面原因:
1.本身目标不明确。无法检查、评估目标完情情况,所以也无从调整。
2.不明白没完成目标的原因出在那里,无从调整。
3.轻视方法论的力量,按过往的做事习惯,跟着感觉走,走到那算那
针对这三大坑,试解如下:
1.本身目标不明确
1)分析原始问题,确定这个问题是自已当前最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再行动。
2)用可量化的目标做为感性目标的辅助目标进行衡量。
3)问题太多也只能选一个问题解决。
2.不明白没完成目标的原因
1)降低目标难度,以最小可行动量开始。
比如,在我制订每周二篇目标之前,已经写了半年每周一篇,因此才给自已设定一个略有挑战的目标。
2)集中资源到目标上
比如,可能一开始写一篇文章怎么都写不出。那就花2小时,3小时。只要开始动了,慢慢就会好。
3)参照问题1“本身目标不明确”。
3.跟着感觉走。
1)回顾过往经历。看跟着感觉走多少是对的,多少的错的。是要改变还是要继续跟着感觉走?
2)理性的评估过往目标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想要目标做对比。如果一直都很好,那随意。如果不太行,那要怎么改进?
后记:
一直我都是一个跟着感觉走、放飞自我的随性双子座。但随着近期的这些实践,我开始越来越笃信系统的力量,方法论的力量,所以我开始不断的尝试,不断的优化调整,期望将来能完整的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已的系统。此文就是尝试过程中的小产物。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