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赵孟頫的诗、书、画:

赵孟頫的诗、书、画:

作者: 读史一得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18:02 被阅读280次
(赵孟頫肖像)

最近,兰溪文史群根据陈小龙新发现的赵孟頫祖母墓志铭和程峤志的释文考证,坐实了赵孟頫的籍贯。刚好我也在读元明之际的笔记文献,特录出一些与赵孟頫有关资料凑凑热闹。


明代瞿佑的《归田诗话》载:

赵子昂以宋王孙仕元朝,擅名词翰。尝书渊明归去来辞,得者珍藏之。有僧题绝句于后云:“典午山河半已墟,褰裳宵逝望归庐。翰林学士宋公子,好事多应醉里书。”后人不复著笔。

(赵孟頫手迹)

又都穆的《南濠诗话》载:

元末,吾乡有虞堪胜伯者,善作诗。尝题赵子昂苕溪图云:“吴兴公子玉堂仙,写出苕溪似辋川。回首青山红树下,那无十亩种瓜田。”为人脍炙。近沈先生启南题子昂画马一绝,寄予评之。诗云:“隅目晶莹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黄姿。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先生又为予诵周方伯良右题子昂竹枝词云:“中原日暮龙旂远,南囯春深水殿寒。留得一枝烟雨里,又随人去报平安。”三诗皆主刺讥,而胜伯之词尤微婉云。

(赵孟頫马图)

又明俞弁的《逸老堂诗话》载有赵孟頫的诗一首,系他晚年所作,录如下:

赵松雪詠老态诗云:“老态年来日日添,黑花飞眼雪生髯。扶衰每藉过头杖,食肉先寻剔齿籤。右臂拘孿巾不裹,中肠惨戚淚常淹。移床独就南榮坐,畏冷思亲爱日簷。”吁!非身历老境者不能道。

10月7日晚施福山于黄龙洞寓

相关文章

  • 赵孟頫的诗、书、画:

    最近,兰溪文史群根据陈小龙新发现的赵孟頫祖母墓志铭和程峤志的释文考证,坐实了赵孟頫的籍贯。刚好我也在读元明之际的笔...

  • 练字,我今天也写了500字

    赵孟頫,草书千字文。简直就是在画字学书不精,继续努力吧!

  • 2018-11-02

    诗、书、画、印的结合 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似乎才表现得更为完整,更有特色。诗、书、...

  • 坚持是一种美德(练字第四十二天)

    今天继续练习赵孟頫的秋兴诗。越写越喜欢。

  • 关系之舞之小故事

    管道昇与赵孟頫夫妇二人共同爱好作画,经常一起写字作画、以诗画传情。 但岁月流逝,人到中年的管道昇容貌褪去,已不...

  • 【莎丽读画】→秋郊饮马图

    《莎丽读画》072 今天赏读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画家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

  • 难得一见的王蒙山水,气势磅礴

    王蒙(1308-1385),元代画家 字叔明,号黄鹤山樵 赵孟頫外孙 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山水画受赵孟頫影响 师...

  • 赵孟頫的画

    “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悉造微,穷其天趣” 主张古意书画同源 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 赵孟頫山水画创作...

  • 画中诗书印,石上字画图

    艺术,是一首写不完的诗、一幅画不完的画、一本读不完的书。“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而“...

  • 画中诗书印,石上字画图

    (一品原创) 艺术,是一首写不完的诗、一幅画不完的画、一本读不完的书。“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孟頫的诗、书、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al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