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人生,但对好的人生,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认知不同,追求就不会一样。
我从前年轻的时候,就曾常常想到过这样的问题,真的。小的时候,应该是小学几年级吧,就觉得迷茫,但那时候应该是少不更事,就只对生活感到迷茫,有浅浅的焦虑,那时候不懂这个词。
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也没有清晰的目标,像浮萍,在日子里飘,这些跟生活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变得越来越多,生活经历多了,接触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读的书也多了,认知也越来越丰富了。反而定心了,越来越觉得老子的话有用,大道至简,上善若水,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了过简单的生活才是最舒适的状态。就连写字,也喜欢写自己最真实的感悟,烟火人生,平铺直叙,内心的旁白。
前几天看到几句话,是一位种草的老先生说,他说,长存虔敬之心,善养赤子之趣,不断求索如海滩拾贝,得失不计,融入社会而怡然自得。
连岳老师把这归纳为一句,就是“好的人生”,好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的。
这位种草的先生叫任继周,他一生致力于研究草,种草,一种就是80年,种到98岁,腿脚不灵便了还是没种腻,视力严重下降,还坚持每天工作6个小时,要不是对自己的工作怀着虔敬之心、赤子之趣,怎么可能做到呢?
仔细想想,我们很多人做一份工作,都还做不到8年,已经毫无兴致可言了,要保持初心真不容易呀!
80年了还兴致勃勃,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又深深折服。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让人敬佩,想要去学习、去效仿。
从这位种草80年不厌倦的老先生身上,我看到了常人难以保持的几种特质:
敬畏之心。不论对于生活,工作,还是对于大自然,身边的人,都时常保持尊重与敬畏,有谦谦之心。那些唯我独遵,夜郎自大的,往往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赤子之趣。有句圣言说的好,如果不回归成小孩子的样式断然不能进天国。我们就是大自然的孩子,能发现生活中很有趣的事情,天边的白云,路边的小草,树上爬出的毛毛虫,土堆里钻出来的小蚂蚁,我经常都会对它们的生命保持敬畏,对它们的世界有无限的遐想,觉得与花草树木,与小猫小狗相处,比与有些人相处有趣的多。
得失不计。这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做到了,那一定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好好做自己的事情,所得多一点少一点,并不影响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不要影响了心态。这就是定力,没有什么能影响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看看未来,看看宇宙,人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也就没有了计较之心。每个人都是空空的来,赤条条的去,来自尘土回归尘土,纵然是皇帝将相,亿万财宝,到头仍然是”荒冢一堆草没了“,在有限的生命里,有吃有喝有爱,便是天堂了。
怡然自得。人是社会动物,倾其一生所学到知识,所悟到的智慧,都要在社会上检验,人要在社会中练习与成熟。社会是最好练习的地方,要与人相处,打交道,要做各种事情,纷繁复杂。我以前很讨厌,不愿花时间投入。但有可能逃离,毕竟我们都是俗人,要做各种事情,一路走来,发现带着积极的心态面对,凡事都往好处想,做最充分的准备,人就会更自如更坦然,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本领,也收获了一些滋养自己的关系。
好的人生就该有有这几种特质。
我不能确定自己能活多久,对一种热爱能保持多久,但既已有了长久之心,有了修练之意,只当日日精进一点,只望有朝一日,到那一日,仍然保持这份赤子之趣,怡然自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4406565/70826f78afd1cbb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