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善会法嗣
夹山善会禅师除了洛浦元安和韶山寰普这种知名弟子外,还有一些弟子在当时的江湖中也是小有名气的。
一、天盖山幽
天盖山幽禅师是夹山善会禅师之法嗣,不过他的个人履历早已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幽禅师从夹山寺佛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陕西宝鸡市天盖山弘法。
当时的江湖中有一禅院名为“无垢净光”,这一天主事僧在禅院中建造浴室,于是有僧人勘问主事僧道:“既是无垢净光,为甚么却造浴室?”
这个主事僧一听,立即就愣在了那里不知如何应对。
没多久,这个主事僧来到了天盖山找到了幽禅师,然后请幽禅师回答自己不能应对的问题。
幽禅师于是替他作答道:“三秋明月夜,不是骋团圆。”
那个僧人勘问主事僧之问题非常的厉害,一般的禅客实在是难以回答的。
禅院建造浴室,无非就是洗涤尘埃净洁身体而已。可是你的禅院号称无垢净光,既然没有污垢净洁如一,那么你还洗个啥呢?那么你还建造浴室干嘛呢?
虽然这个问题有点深奥不好应对,但是幽禅师却张口就说出了自己的答语。
看看秋天夜晚天上那轮明亮的月亮吧,它用自己的光辉普照大地普照万物,难道它仅仅是因为想要炫耀自己的圆满之相才挂上天空的吗?
既然此,那么建造浴室难道仅仅是为了洗尘吗?
要知道,水能洗尘,可是水不洗水。若是论尘,水亦是尘。而且还要知道尘不自生之理,即便到此地步,更须知尘水两忘才是啊。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丹霞子淳禅师作偈评唱道:
虽然答尽深深意,怎奈投机句未亲。
欲会本来无垢的,更须入水见长人。
若有人问红尘洗梦:“既是无垢净光,为甚么却造浴室?”
红尘洗梦道:“垢生也。”
这一天,有个学生参问幽禅师道:“请问师父,学人拟看经时如何?”
幽禅师开示道:“既是大商,何求小利。”
对于任何一个出家人来讲,阅读经书,自然是没有错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如果有人从不听闻经论而想成佛作祖,那是绝对没有这个可能的。
不过,学人要知道的是,众多的经论,只是一根根的手指而已。对于一个僧人来讲,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外在的文字,看到文字背后那轮皎洁的明月。而这,才是看经的真正目的。
纵是如此,对于一个真正的禅师来讲,犹未是极致。要想见性成佛,还必须指月双亡指月俱泯才是啊。
所以,你要是真心参禅悟道的话,就得想着做见性成佛的大买卖,而不要去想着会点经论这种小生意就行了啊。
二、凤栖同安
凤栖同安和尚的个人档案也是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所以今天的我们对其履历知之甚少。
同安和尚从夹山寺佛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江西永修县西北之凤栖山居住弘法。
这一天,有僧人参问道:“请问师父,澄机一句晓露不逢时如何?”
同安和尚道:“太阳门下无星月,天子殿前无贫儿。”
澄机一句者,向上一句也。既是向上一句,别说你晓露不逢,就是尽世界也摸索不着。不过,虽然尽世界也摸索不着,但是,它同样是遍界不曾藏的。
这就好像太阳一出来,天上那些别的星星就完全被太阳的光芒所遮盖了一样。
这就如同皇帝的大殿上,肯定没有贫穷之人一样。
所以,当你面对“太阳”之时,“星月”之辉也就不足为奇了,也就不值得去留恋和苦苦追寻了。
所以,当你面对“天子”之时,别说什么贫儿,就是什么将军宰相,你也大可不必放在眼里了。
这一天,有僧人参问道:“请问师父,险恶道中如何进步?”
同安和尚道:“玄身透过千差路,碧海无波往即难。”
世道坎坷凶险,古今皆同。《增广贤文》中道:“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这个世界,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这个样子的啊。
而且佛说人生无常,对于出家人来讲,如果不努力修行,别说什么成佛作祖,自己还极有可能从人道退转到畜生道、恶鬼道,乃至于退转到地狱中去的。
既如此,那么在这个险恶道中如何才能进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呢?如何才能见性成佛呢?
虽然大家对于险恶之道个个厌恶,人人唯恐避而不及,巴不得这个世上没有险恶之道没有险恶之人。
可是对于真正参禅悟道之士来讲,如果没有这些不好的东西,自然也就没有和这些不好的东西相对应的好的东西了。
《大乘庄严经论》随修品第十四中道:“烦恼即菩提。”
六祖慧能大师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所以,在安稳的环境里可以修行,在苦难的环境中,那就更需要修行了。因为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只有“透过千差路”之人,才能真正而彻底的领会世法和佛法。
这就好像你驾驶船只想要进入大海一样,如果此时的大海风平浪静死水一潭,那么你既不能顺水而动,也不能顺风而行,如此,你就会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无法前进了。(古时的船是没有发动机之类作为动力的哦。)
所以,不论是世人还是出家人,我们都必须要在“风波”中前进,而且也只有“风波”起时,我们才能前进。
同安和尚在凤栖山之开示禅语,几乎都是颇具文采之对偶句,这点,虽然和他的那些同班同学差不多,但是和同时期江湖上别宗别派之禅风是迥然不同的。
除了上面两则禅语外,我们还可以欣赏下他别的一些禅语。
僧问:“终日在潭为什么钓不得?”
同安和尚道:“玄源不隐无生宝,莫谩垂钩向碧潭。”
僧问:“如何是大勿惭愧底人?”
同安和尚道:“空王不坐无生殿,迦叶堂前不点灯。”
夹山善会禅师是个禅学和文采兼具之绝顶高手,自然,他的学生们也是禅学和文采兼具的。但是我们从上述这些答语中就可以看出,善会禅师的这些学生们,已经在禅意和文采兼具上,有一点点的偏向于文采了。
就这样,在同安和尚及一帮师兄弟的推波助澜之下,他们就为入宋以后文字禅之大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