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宗史84: 中邑洪恩

禅宗史84: 中邑洪恩

作者: 周脖通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02:51 被阅读0次

    第十六节 中邑洪恩

    中邑洪恩禅师虽然是获得了马祖道一亲自颁发的毕业证书之人,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个人档案早已遗落,致使今天的我们对他的个人履历一无所知,现在在禅宗史籍中保存下来的,只是他的一则公案而已。不过,就是这则公案,使我们得以一窥洪恩禅师独特的宗门功夫。

    洪恩禅师从马祖道一那里毕业后,就来到了朗州中邑(今湖南常德市)开山说法。
    洪恩禅师的师兄石巩慧藏是以张弓架箭来应机说法,从而威震江湖。可是洪恩禅师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同样以自己独特的接机说法而名闻江湖。
    洪恩禅师在寺院里,每当有走江湖的禅客前来参访时,洪恩禅师就张开嘴,然后用手拍打嘴巴并发出啊啊啊的声音,就好像一个顽童在嬉戏一般。
    洪恩禅师的这个独特招数一使出来,常常令那些江湖中人茫然不知所措,也很少有人能应接他的禅机。
    洪恩禅师不但禅法高明,而且其修行功夫同样精深,平时没事的时候,他都是在绳床上待着的。任何人,要在一根绳子上睡觉也好坐禅也罢,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事情。
    古代的僧人受了新戒后,都要外出游历参访高僧,以此来谢戒的。
    这不,刚受了新戒的仰山慧寂就到洪恩禅师这儿谢戒来了。
    仰山慧寂后来成为沩山灵佑的头号弟子,所以从佛门辈分上来讲,中邑洪恩就是仰山慧寂的师爷了。不过古代的那些禅师们,是从不在意这些东西的,他们只要听说哪个山头或者哪个寺庙有高手在弘法,都是不远千里闻风而至的。
    洪恩禅师正在绳床上坐着呢,看到有人前来参访,洪恩禅师照例用手拍打着嘴巴发出啊啊啊的声音来勘辩来人。
    仰山慧寂虽是个新手,可是悟性非常高,也闯荡过江湖,参拜过多位名震江湖的高手,自然还是有点功夫在身的。
    所以当仰山慧寂看到洪恩禅师的招数后,他就从西边走到了东边站立。
    不过洪恩禅师看到仰山慧寂走过去了,依旧用手拍打着嘴巴啊啊啊的叫着。
    仰山慧寂一看,便又从东边走到了西边站着。
    但是洪恩禅师看到他走到这边来了,还是依旧用手拍打着嘴巴啊啊啊的叫着。
    仰山慧寂一看,干脆直接走到了中间,振身而立,然后给洪恩禅师礼拜谢戒。
    洪恩禅师见仰山慧寂翻来覆去的始终认定自己是主人公,并不随着别人的脚跟转动,还是有两下子功夫的。看来应该是参访过别的高手。于是他便问道:“你是从哪里学到这个招数的啊?”
    仰山慧寂道:“我这个招数可是曹溪慧能大师一脉相传下来的呢。”
    洪恩禅师继续问道:“你说说看,慧能大师用这个招数来应接过谁呢?”
    仰山慧寂道:“慧能大师用此招数应接过永嘉玄觉。”
    随即仰山慧寂反问道:“请问师父的这个招数又是从哪儿学来的呢?”
    洪恩禅师道:“我这个招数是从马大师那儿学来的呢。”
    对此,北宋的慈受怀深禅师作偈评唱道:
    仰山善问,中邑善应。
    覆去翻来,拍拍是令。
    仰山慧寂跟着问道:“请问师父,如何得见佛性义?”见到了高手,仰山慧寂自然是要殷勤请教的。
    洪恩禅师道:“我给你说个比喻吧,比如有一间屋子有六个窗户,里面有一个猕猴,屋外另有一只猕猴在东边呼唤‘猩猩’,那么里面的这只猕猴也‘猩猩’着与之相应。如此六个窗户俱唤俱应。”
    在这里,屋内的猕猴代表你的佛性,外面的猕猴代表外缘,六个窗户代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切外缘通过任一窗户和你的佛性对应,乃至于可以同时通过六个窗户(六识)和你的佛性产生对应。
    由此可知,内在的佛性并不是在虚无缥缈之中,并不是不可捉摸不可企及的存在,也并不是离开万事万物的独立存在,它就在你的六识中,就在万事万法中。所以,内在的是“猕猴”,外在的也是“猕猴”。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洪恩禅师的这个比喻非常高深而绝妙,而仰山慧寂也是个悟性非常高的人,所以听闻后,他不由得马上对着洪恩禅师礼拜致谢。
    仰山慧寂致谢后站起来问道:“刚才承蒙师父说的这个比喻,使我知道了什么是佛性义。可是我还有一个疑问想请师父赐教,那就是屋子里面的那个猕猴如果睡着了,而外面的那只猕猴又想和它见面,又该怎么办呢?”
    仰山慧寂话音刚落,洪恩禅师立马就从绳床上跳了下来,拉着仰山慧寂的双手作舞道:“猩猩与你相见了。”
    随即洪恩禅师又说道:“我再给你说个比喻,比如非常微小的蟭螟虫,可以在小小的蚊子的眼睫上作窝居住,并且还在十字街头大声喊叫‘土旷人稀,相逢者少。’”
    仰山慧寂听闻后,不由得对中邑洪恩禅师大为佩服。
    如此看来,中邑洪恩实在是得到了马祖的真传了啊。所以,当这个事情传到江湖中后,大家都对洪恩禅师交口称赞。
    不过,也有些禅师在此基础上翻陈出新,亮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北宋的真如慕喆禅师评唱道:“能近取譬,中邑可谓仁矣,惜乎被仰山一拶,未免手忙脚乱。慕喆则不然,如何得明见佛性?劈脊便棒。何故?免得猩猩贪瞌睡,劳他六户唤频频。”
    清初的玉林通琇禅师也评唱道:“入惊人浪得称意鱼,不无中邑。金翅入海直取龙吞,还他仰山。山僧则不然,如何得见佛性义?蓦口便掌,免见拖泥带水。”随即又云:“若作仰山,见他说喻了,但作礼曰:谢师指示。看中邑这汉如何合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宗史84: 中邑洪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pl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