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人生中有那么几件确定性的事情,就足以对抗其他的不确定。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也不太关心谁说的,但我挺认同。
越长大越能深刻的体会到人生中的不得已。罗翔老师说,生命中只有5%是能掌控的,剩下的95%都是我们不能掌控的。乍一看惊呆,细思极认同。出生在哪里、生在什么国家什么家庭、个人能力的局限、遇到什么人、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到来,我们能自己决定的事情,少之又少。
既然一切不可掌控,每天固定做点自己完全能掌控的,确定的事情,哪怕只是当下,就已经很好了。
原本在我的句式里,没有“哪怕只是当下”,这是我现加的,因为我想说的这件事,我也不确定能做多久。
2018年参加了FMI,定下了家庭会议的共同目标,此后,直到2021年9月19日,我们保持每周六一次,每次1小时的固定频率,总共开了120次家庭会议。之所以记的如此清楚,只是因为每次会议都有手写的会议纪要,第一篇是我写的。
家庭会议干什么,我定了三不和三要。
不在会议上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就单独说事儿,不在会议上解决。
不超时。讲不完就下一次,不求完美,但求持续。
不勉强。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完全随意。
要让大家对会议有期待。所以会上是纯粹的夸夸群,只说好听的。
要严控1小时结束。人生是马拉松,别想着一次会议搞定谁。
要轻松随意。会议不是任务,有框架没要求,让大家自己乐意。
三不同样对应的三要,其实只有一个目的:一件凝聚家庭的,保持共同期待的,可以长久坚持的,属于我们的仪式感。就像过年和过生日的仪式感一样,是属于家庭的仪式感。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安排了三个内容,然后夹带了私货,输出价值观。
表扬自己看到的对方做的你看到的一件小事儿。这件事可能微不足道,但是被看到了,然后被讲出来了,我觉得这是个温暖的瞬间。当然,没有就没有,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灿烂的时刻。但如果有,被看见的人会非常开心。
人生六层楼的价值观输出,结合当下发生的实事,悄咪咪的就把事儿给办了。但简简最喜欢的,是我讲理想和热爱,从不同维度,不同事件讲找寻心里的热爱。我喜欢讲,简简乐意听,我们都开心。
但每次讲到这里,我也只能诚实的面对自己,“我是没有找到的,可能我的理想和热爱,就是一直在寻找吧。所以,你能现在就找到热爱,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大多数人是像妈妈一样,找不到自己真正有激情和热爱的事情的。”我会这样结束。
以上都是回忆,因为2021年回成都之后,家庭会议就中断了。
天气预报提醒说,今天的最高温度逼近39°,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我暗自庆幸。昨晚看着37°的室外温度,果断放弃了夜跑之后,早上5:30乖乖起床刷了10KM。回来又默默调整了起床时间,夏天就只用保持晨跑了,夜跑这种活动,就留给冬天吧。
确定的事情很少,能自己控制的事情,有一件算一件。
晨跑遇上出差或者下雨,也会自然中断。家庭会议开不了几年,简简还在身边的日子,一直在倒计时状态。在简书死磕日更,也算一个能自我掌控的可持续性事件。
有一件算一件吧。等简简回来,我们重启家庭会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