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9199/5b6e4562a5c1c6a1.jpg)
一. 要命的四种情绪
①过分烦躁(紧张、沮丧、恼火、担惊受怕);
②过分生气(戒备、被激怒、气得发疯、挫败);
③过分抑郁(无精打采、一蹶不振);
④过分内疚(过分承担责任、过分悔恨、过分自责)。
关于是否过分,85%的情形下你可以自行判断,人生在世,最难的就是对度的把握,所以儒家讲求“中庸”。
那你的坏情绪是怎么来的——诱因ABC
A代表具体的人或事;C代表在A的情形下你的感觉和行为;而B就是我们对A的思考和判断。所以有个6秒钟法则,给B一点时间,不要惯性地采取C手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9199/9a99b050f3303def.jpg)
二. 三类病态的思维模式
一是恐怖化的思维模式,“万一……怎么办?”
二是应该化的思维模式,“我应该(必须)……”
三是合理化的思维模式,这是一种软弱的应对方式,将不道德或不得体行为也合理化,逆来顺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9199/4080082a420b3f2b.jpg)
三. 如何应对这三类病态思维模式
那就是寻求第四类思维模式:更好的选择,“我想要(更喜欢)……”,它不是必须时刻积极,也不一定成功,只是建议尝试一下。让“更好的选择”成为习惯,从以下四个步骤开始,多加练习。
步骤1:反思自己的C(感觉和行为):我的感觉和行为是不是合适?
步骤2:认真审视自己的B是怎么把自己弄成了C的样子(过分焦虑、愤怒、抑郁、内疚),从自己、他人、这种情形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步骤3:如何反击和对抗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
步骤4:用什么样的更好选择来替代非理性思维?
用“我想要(喜欢)……”,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19199/cfa810027447124f.jpg)
第四种思维模式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尽人事以听天命”,也是史蒂芬·柯维毕生追求的“第三选择”,可见东西方的终极智慧是共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