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回顾目标
问:当初行动的意图或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向全公司推广新业务,但我们团队是第三方,不是业务直接使用方
问:行动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答:基于新业务,打造全自动化流程
问:我们计划怎么做?预先制定的计划是什么?实现设想要发生的问题?
答:计划实现基本核心功能后小规模推广,逐步业务验收;同时推进其它重要功能研发上线,使大规模推广具备条件。
第二步:评估结果
问:实际发生了什么事?
答:项目业务使用方提到的问题点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业务使用方对我们推广手段和方式不太认可,业务有自己的节奏
问: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答:跟实际业务方沟通比较少,按自己的节奏推广。过程中试着与业务方多沟通,但缺乏定期沟通会议,满足双方诉求,一些业务方提到的点也没有跟进到底
第三步:分析原因
问:为什么会发生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别?
答:推进过程比较理想化,包括时间点、需求点遗漏、项目目标都是随时在变化。缺少业务方专家强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内容
原因一:需求分析不够全面,只关注重点功能需求。端到端很重要,从源头,到处理,到前端,到报表,缺一不少,我最近一直在后悔没把报表功能放在跟进列表,这个还是相对比较好推进的。
原因二:项目目标不统一,从自动化到最后转向人工。一开始目标是全自动化,人工的点考虑得比较少,过于理想化了。正常应该是人工先跑通,尤其是新流程。
原因三:无专职研发团队,PK优先级不一定能行。拉入关键干系人,尤其是关键领导支持,意识到优先级,事情就比较好办了。当然,有固定几个人支持开发就更棒了。
原因四:与真实业务方沟通不足,双方有些不合拍。真实业务方同样在梳理这个点,脱离实际业务只能坑自己,做出来东西没人用本来就是个悲剧。
原因五:真实业务方提供的需求,未能跟进到底。业务方代表其实有跟我们交涉的,后续看到我们没能一追到底,我怀疑这是原因之一,没能让业务方满意,也未能给出同步结论。
原因六:排期不够强硬,把底线缓冲给到开发团队。一定时间点定了,就按倒排来,这方面我还是太柔了。优先级是可以PK的,第一时间争取关键干系人很重要。
问: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沟通不足,各自为战,脱离实际业务。其实目前也不能算是失败,只是需要调动更多资源,更全面的梳理才行。拉入业务方具有决定权的关键干系人,这个太重要了,可以通过各个点逐步突破,有问题第一时间考虑,也要考虑业务闭环,业务使用方的日常非常重要。想象一下,想替代现有流程,肯定需要现有业务都能支持到位,不说更好,但至少不能比原来更坏吧!
第四步:总结经验
问:我们从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答:建立业务定期沟通机制,拉上业务负责有话语权的人,包括整体规划,这很重要;需求优先级跟具体业务达成一致,拿数据和业务影响说话,战略项目其实优先级没得说;管理关键干系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定期产品技术会议沟通,干系人分析矩阵和影响力分析,区分干系人类型;打造业务闭环,假设自己是系统使用者,包括数据查看报表功能,至少不影响原有业务;凡事有始有终,不能无声消失,自己决策不同步,至少业务认可你的结论,不然给人不靠谱的感觉;业务直接介入&早日推广给业务,脱离业务需求难以落地,邮件、微信、会议纪要随时同步业务,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支持;
两手抓,两手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让业务知晓,在日常处理业务咨询或问题中解决他们关注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不遗漏,把项目做的事情同步给业务使用方,早日面对面,不要后期被动,其实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王道!
怎样处理干系人之间的冲突?管理不同诉求的干系人?怎样跟研发团队更好地打交道?怎样确认优先级?打造业务闭环?怎样让团队的主管更活跃,领导力和方向指引非常重要,一定要全方位影响到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