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崖山觅芝历险记

作者: 巢继南 | 来源:发表于2019-10-09 15:19 被阅读0次
老崖山觅芝历险记

      上得山多会逢虎,下得海多遇蛟龙。山中常有悬崖险,海里无风波涛惊。千雕万琢玉成器,艰难险阻过为人。

    登山?爬山人怀着各自的目的而登,运动员是以征服人烟罕至的高山为目的;诗人作家,画家是找灵感,创作为目的;游客是以观风景看地方及锻炼身体为目的,而我三者兼有,更主要是寻找山珍灵芝为目的。

    灵芝,国人尊称为“仙草”,能医百病的神药。有没有这样的神功我不知道,只是知道,在高山上,我能找到它。

    缘起我的老岳父,身体检查,发现肝病,幸及时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医生说,最好经常煲些野生灵芝汤喝,能对身体增强免疫力,有好处。

    在外面市场买,很容易买到的是人工种植的却冒充是野生的。于是,妻子把目光投向了我,我机灵一动说:“好!我亲自上山去找”。但是,心里清楚,茫茫林海大山,到何处寻找。这样盲目通山寻找的方法,肯定难以找到,不如换一种方法,也许可行。

    于是,去找长年靠山为生的堂叔了解,到那个山头里能找到灵芝?

    堂叔说,他也不清楚那个山有,只是在去年秋,在老崖山的半山腰上的某一处地方,摘过几个,后来被朋友拿走了,之后再也没有上过此山。

    老崖山,座落在流溪河水库尾属吕田镇狮象村的一个大山,方园几十公里,林木葱葱,有数不清的植物品种,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树,在此山的半山上随处可见。

    记得某一年,曾跟随堂叔上过此山找“屈头鸭” 这种藤类中药的果实卖。剥开果实后,里面的种子非常象一个即将孵化开壳,屈看头在蛋里的雏鸭。

    也是这老崖山,多小村民在此斩过中药“山鸡血藤”,“过山风”和“铁包金”等中药材卖。

    堂叔讲有灵芝的那片山,我去过,如果沿着他走过的路线寻找,能找到灵芝的机会比较大。

    第二天,浓雾散去,我准备了简单的上山装备就出发了。经过长途拔涉,终于爬走到了老崖山的半山腰了。

    初秋的天气,和夏天一样炎热,气温在35度以上。台风刚过,山上的泥土还很湿滑,山中不时有凉风吹来,呼吸起来感觉很清爽,心旷神怡。

    穿山林、越莽涧;拔开古蕨、推开野藤,穿插在竹木混生,野藤绕緾的山林里,慢慢地走着;双眼不停地搜索着前面上下十多米山林中的枯树头,希望有所发现。

    这时成百上千的山蚊,闻到了人体的气味,嗡嗡作响向我袭来,想要饱餐一顿人血大餐,一巴掌打在脚上,会有二十多个死蚊,

    我赶忙从袋里拿出蚊香合,点燃蚊香,柔柔眇眇的香烟散开来;把香合挂在腰带上,所到之处,山蚊飞得无踪无影。

    前面又是茫茫树,竹藤相互抢空间。突然,前面黄金竹丛里有一条近两米长,直径约3公分的青竹蛇横在前面,三角形的蛇头露出一对发着黄橙光色的眼睛,吐着红红的蛇信。

  我并不害怕,用手摇一摇身边的竹子,发出啪啪的响声,青竹蛇受惊,很快就窜得无踪无影了。

    山中多毒物,毒法各呈强。反而使人害怕的是小小的毛毛虫。这种小精灵,你根本就没有留意到它的存在,当颈里身上的皮肤发出奇痒时,你才知道被小毛毛虫攻击了,不抓难受,抓过之后又红又肿,奇痒无比。

    还有更可怕的是毒漆树,这种树的叶子,在秋天会变得鲜红艳丽,使人喜爱。

    小时候,曾采摘过它的叶子来玩,结果过敏“生漆”。面部,头颈身体各处的皮肤生起一层比“热痱豆子”还要大的密密红点,痒痛非常,抓破后会流出叫“疡水”的液体,然后结痂,严重的面部肿成“猪头”,面目全非。

  祖传的治疗方法是:找一种叫“漆青”的树叶三至四斤煲水浸洗,几天之后会自愈。这种漆青树,叶子也象毒漆树一样,但比毒漆树的叶大而长,可能是一物降一物了。

    在山中,有一种可恶的小飞蝇,专撞人眼,不经意间,就会被撞入眼中,使你天法视物,慌忙在清除中,会把眼弄伤。

    要是在夏天,山蚂蟥和毒蚁随时都会攻击你,在山里走路,处处要设防啊!

  灵芝啊灵芝,你在何方?

    在这片森林里,走着“之”字路爬上山,斜下山,再爬上山,找了近一个多小时,依然难见灵芝的踪影。

    前面有一堆乱藤,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挡在前面,使人难以通过。我拿出刀,使劲地斩开一个洞,穿跨过去,只见一棵大树被野虅绕緾住枯死了,枯木经雨水浸化,经不起野藤的重压,带着野藤倒下了,森林中留下了一个空间,四周的树枝向着这空间伸展。

  更快一步的是竹子,它能在早春时从这个空间密密地抢生出竹笋,竹笋快速节节升高,到晚春时,竹子已经枝繁叶茂,把整个空间复盖了,地上的野藤由于到晚春才抽芽,因抢不到阳光,芽叶短小,失去了优势,慢慢地也会象被緾死的枯树一样枯死。

    我仿佛听见野藤在咒骂倒下的大树,为什么那么快就枯死?那么快就倒下?害得它失去了依靠,失去了靠高抢光的优势。同时怨恨着翠竹,趁火打劫,把笋生到它的脚下,夺取了属于它的空间和阳光。

  拔开断藤残叶,发现不远处的枯树头有几个象小伞子一样的东西,映入我的眼内。

    灵芝!啊灵芝!我千辛万苦要寻找的灵芝不就是枯树头那边象小伞子的东西吗?

    我讯速向前,准备靠近时,突然感到情况不妙,立即趴下不动,一会儿不见动静,才慢慢地退出三四米远的地方。

    原来,在灵芝旁边的小树枝上吊着一大窝马蜂,如果我冒失去摘那灵芝,势必惊动这一窝毒物,后果不堪设想。

    我观察了一阵,然后爬往高处坐下来想,灵芝是找到了,可是有这么一窝毒物守着,它们的利害还真不敢领教,是人都怕。

    但是,没有理由不摘而空手而回呀?

    我发现,如果把这个蜂巢的顶点连结小树枝的那条柄弄断,蜂巢就会顺着陡峭的山波滚下山去,没有蜂巢作依靠,马蜂也凶不起来。

    于是,我斩了一大堆树叶竹叶,小心亦亦地拉到靠近马蜂巢约三米的地方,慢慢地堆成一个叶堆,斩了一条约四米长的黄金竹,把自已藏在叶堆里;这天上山穿的是迷彩服,更巧妙地与树叶融在一起,然后把竹杆小心地向蜂巢伸去。

    马蜂好象警惕起来,出来几个在巢边巡逻,飞出两个在周边巡视,它们没有发现我,就回巢了,更不知道大难即将临头。

    当竹杆伸到蜂巢顶柄与树枝连接处时,我突然发力,狠力摇打着几下,感到蜂巢柄被打断了,蜂巢跌下去了,然后趴下不动。

    这一下可不得了,只听到马蜂群嗡嗡的飞叫声,密集的在头顶上飞来飞去,寻找攻击的目标,它们由近而远扩大搜索范围,由于找不到敌人,它们就飞下山,保护滚落山下的蜂巢。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渐渐地听不见马蜂飞行的声音了,慢慢地抬起头,偷偷地看看。心中一喜:哈哈!我成功了!

    我高兴地沿着另一边动物下山喝水的崎岖小道下山,背着装有灵芝的背袋,抓着小树枝,拉着竹子平衡着身体,有些陡峭的地方靠得是眼急手快抓到树枝荡到下一个落脚的地方,(所抓的树枝或竹子必须是活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非常开心。

    常言道福为祸所依,祸为福所生。人在得意时最容易出问题。

    将近到坑底时,突然,右脚下感觉踏空,“卟”的一声,脚上一紧被东西卡住了,低头一看,天呀!原来我踏中了偷猎者在此设下装山猪的山猪夾。

    我掏出手机,想叫人来帮助,可是没有信号,失灵了。这时,我 反而冷静下来,思考着处理办法。第一步是斩来两段小树枝塞进山猪夾里的夾合处,以固定它不能再紧合,然后试着把脚抽出来,无论怎样怒力也是白费,否则,这个山猪夾就图有虚名了。

    如果带着山猪夾一步一步地回家,会把我的右脚拖残,绝对不行。

    干趣坐下来抽烟,想到在学校时,上物理课所学过的杠杆原理,只有用杠杆原理才能打开这山猪夾。

    但是具体操作,有几个重要条件必须具备才可行。

    第一是杠杆,这个比较容易,斩一条比较坚硬结实的一米多长的木棍就行了。第二是寻找合适的支点。

    这个支点找起来比较困难,承压的地方必须结实,最好是有合适的石缝。这种地方要在坑底,溪边才可能有。

    于是我用木棍撑着身子,手里牵着山猪夾的铁链,带着山猪夾,随着哗哗的溪水顺流而下,艰难地走着,有些地方是爬着走,以减小山猪夾对脚的伤害。

    走了一程,终于在一座悬崖下面发现了一条横向的裂缝,裂缝边有一个小石平台,溪水从小平台边流过。

    我无心观赏悬崖溪边的美景,峭壁上的幽树怪根,坑底的滚石奇瀑。想得是要打开这山猪夾,就靠这个天然的悬崖了。

    这个山猪夾的夾寄大约只有一点五公分,无法承合木棍的受力部分,一用力就会滑脱,

    想不到的是,以前学木工的技术会在此用上:在木棍适合的部位,斩一个凹槽,把山猪夾的夾寄镶嵌进去,然后用藤条扎实。

    如果有人帮忙,开夾是很容易之事,如今只有自已操作,难度就大了。把脚(山猪夾)靠近石缝,把木棍连绑定山猪夾 的那头穿插进石缝中,预先找到合适的石头作支点。要起作用,就必须在木棍的另一头用力压。

    木棍是横向的,人体必须顺着木棍平趟下去,一手撑地,以保持身体平衡,另一手抓着木棍尾,由于脚是被夾着的,身子要扭曲到一定的位置才能用上力,经手一压,山猪夾开了一点,脚也出来小小,重复按压,用力把脚回抽,“卟”的一声,脚是抽出来了,但是那只解放鞋却被牢牢夾住,再也打不开了。

    我翻身坐在石头上,抹去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惊魂未定。

    亿万年来,江山永固,绿水长流,苍海桑田,优胜劣汰。能生存到今,全靠天地物和,只有组合顺应,才能演译出悲欢离合的生命奥秘,在大自然中重复,演译出藤树相争,翠竹得利。虎狼相斗益于虫蝇。粪便之弃益于草根,物质不灭,惊险自然。感恩现代,安居乐业。

   

老崖山觅芝历险记 老崖山觅芝历险记

相关文章

  • 老崖山觅芝历险记

    上得山多会逢虎,下得海多遇蛟龙。山中常有悬崖险,海里无风波涛惊。千雕万琢玉成器,艰难险阻过为人。 登山?...

  • 乙未子月登泰山

    扶崖觅来径, 坐看云海低。 清浊一线分, 果然众山小。

  • 读同行《关王寨访古》有感(新韵)

    关王古寨觅遗踪, 涉水跋山逸兴浓。 梦里先贤今尚在, 秋藤蔓草壁崖中。

  • 七绝.山边无路花自红(新韵)

    山谷闻声觅鹧鸪,崖边见雾隐山湖。 正愁索挡无风景,几朵红花探脑出。

  • 心征程

    心征程 炫技纵横以为侠 道不明道堕入崖 遮天迷雾觅前路 一字开悟漫山霞

  • 寻梅不遇

    山僧邀月寻梅迹, 淡坐青崖共饮诗。 风卷云舒无处觅, 心中恰有暗香怡。

  • 赏溪山行旅图感

    老松遮清泉,露珠泛机泠! 藤绕松枝蔓,崖山茅屋远。 不曾高声唱,恐恼崖上君! 流水潺潺...

  • 山居   五绝

    丹崖出丽水,云静客山家。 松老盘千载,扶篱看点瓜。

  • 崖上松

    崖上松,挺拨万木中。 错节盘根不言老, 风萧雨蚀不容侵, 四季总关情。 崖上松,独立见精神。 峭璧望崖能托足, 山...

  • 陆秀夫以及拜巴尔斯

    题记: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艾因加鲁特之后,东方铁蹄止步。 1.崖山 崖山海战(1279年),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崖山觅芝历险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nw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