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不写就出局散文简友广场
【听课记】一堂语文课的“回归性”思考

【听课记】一堂语文课的“回归性”思考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1-12-17 19:27 被阅读0次

    我本不是一个挑剔之人,也不是一个高调的人,但今天听了一节语文示范课后,我忽然对近日所学多尔的“四R”课程之“回归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接下来,我写出我的所看所思,尝试用一点点批判质疑。

    01好课应满足学生的期待

    开课。孩子们盛装出席,每个人都穿着自己喜欢的书中人物形象的服饰,配着激昂的音乐,闪亮登场。我以为,这节课,至少有大部分孩子有充分的展示与交流。结果到下课,充分展示自己的学生仅4人。我想,当孩子们得知要上这样的课,并且去花功夫准备时,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充满了期待。有句话说: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我想,这与期待大小的关系并不是很大,而是与实施者的水平和设计有关。

    02好课应有积极暗示的开端

    老师开场聊天,第一句就问:你们紧张吗?每次听到这样的聊天,我感觉基本就属于把天聊死的节奏。就像那个“不要去想那头大象”的典故一样,本来不紧张的学生就变成了紧张。再加上老师也没有用一定的方法去化解他们真正的紧张。可否用正向提醒呢?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堂好课的良好开端。

    03好课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反思性

    在老师铺垫引出一些方法后,让学生修改。但是学生修改后,并没有反馈:我用了什么方法,修改前后有什么体会。修改了就修改了,前面的指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反思性何在?

    04好课应充满了教师的教育智慧

    师:谁愿意全班来展示一下?(无人举手)

    师:我看有好多孩子都是花木兰的造型,你们起立。(扮演花木兰的起立)你们有愿意来展示的吗?(无人举手)

    师:那我就进行随机挑人。(用智慧课堂手段:电脑随机挑人)

    我不知道“无人举手”的场面是不是有意为之,老师不得不引进技术手段来解决的时候,是不是该反思:为什么课堂上没有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如果没有技术手段,又该如何用教育智慧来解决呢?

    05好课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请了三个孩子分享,分别是哈利波特、关羽和花木兰这三个人物造型。他们分享后,也请学生提问。这样有一两个回合后,老师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进行投票。”注意,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完之后,根本就没有留时间去环顾学生,或者等待学生,而是马上说出下一句“如果没有的话”。这样的伪问题培养,有什么必要呢?

    06好课应充满对学生的正向激励

    三个人分享完毕,让全体学生进行投票,选出你认为最好的那位。但是老师说:“你们的投票他们是不知道你们投的谁,所以你们放心投,不要怕得罪朋友。”这样的提示语,到底是起什么作用呢?本来孩子是一个纯纯的世界,经过你的这一社会化的提醒,是不是会有苗头了呢?

    投票结果,哈利波特的扮演者高票当选。当另外两位下去时,老师说:“他们没有投你们,并不是代表你们扮演的人物形象不好。”那是什么不好呢?言下之意是——你们不好吧。

    07好课的结尾应让学生意犹未尽

    在我这位曾经教过语文现在教数学的老师看来,在课堂主体部分完成后,老师又设计了好多环节。每次我都以为要下课了,但老师又“啪”的打出一张PPT。这样的地方,我至少有5次体验。尤其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学生的口语交际时间可能也就5-8分钟。在课的结尾,老师说了一些很流行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又播放了一大段关于书里电影里的人物形象。我不知道这与口语交际有多少关系,画蛇添足,太求全的课,属于硬塞。

    这节课,我就不谈学习形式的改进。我单纯用“回归性”来考量这节课,怕是有很多的提升之处。尤其是要回归到学生生长上,也许还起了一定的负向作用。

    老师要修炼的,不止一点点,更何况是一名年轻的语文教研员。众多教育的指导者中,我认为最考技术和水平的是“教研员”。教研员自己的功夫没有修炼到位,怎么去指导别人?当然,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以上,权且是我的胡乱之言,切记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记】一堂语文课的“回归性”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oi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