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本好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用黑天鹅思维重读《从0到1》笔记

用黑天鹅思维重读《从0到1》笔记

作者: 墨白Jojo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22:12 被阅读26次

《从0到1》是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作者是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2015年1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

塔勒布对《从0到1》这本书进行了高度评价.他说,当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写书了,务必要读一读。如果作者是彼得·蒂尔,就要读两遍。但是保险起见,请看三遍。因为《从0到1》绝对是经典之作。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用刚刚学习到的黑天鹅思维来重新解读这本《从0到1》。

平均斯坦的水平进步和极端斯坦的垂直进步

《从0到1》提到,进步可以有两种形式:

第一,水平进步,也称广泛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

第二,垂直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

用塔勒布的黑天鹅思想来解释,那么水平进步就是在平均斯坦中的进步,而垂直进步就是在极端斯坦中的进步,极端斯坦的进步就是正面黑天鹅事件。

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

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提到,每当我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好的回答应该是按照下面这种模式:“大多数人相信X,但事实却是X的对立面”。

那么用我们刚才分析的证实谬误来解释,就非常容易理解,大多数人相信X,这个相信就来自于人们的认知谬误。

而真正具有冒险精神的创业者就会从大多数人的认知谬误中发现机会,成为黑天鹅。

在《从0到1》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案例。

硅谷经济起落中的黑天鹅事件与人们的认知谬误

接下来,我们就从《从0到1》这本书中关于硅谷经济的起落带给人们的结论的变化中,来看看持主流观点的人们所犯过的认知谬误。

第一个阶段 1990~1995年,美国经济低迷期。

这一阶段,美国处于经济低迷期,经济恢复放缓,失业率上升,制造业未恢复,服务型经济转型痛苦。大量工作机会流向墨西哥,加深了美国社会对全球化的忧虑。硅谷一片萧条,互联网尚未起飞。大学中经济学最热门,而非计算机科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科技专业另类又没有前景。

在这个阶段,彼得蒂尔说,当时主流观点普遍认为世界的未来是由全球化决定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科技更有影响力,丢掉科技创新的全球化不会长久。

我们可以回想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普遍从过去的全球化经验中得出结论,认为全球化经济就是未来。然而彼得蒂尔却能形成与主流观点不一致的想法,提前预测到了科技的重要性。果然,后来,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第二阶段 1995年到2000年,互联网新经济发展期——正面黑天鹅出现。

这一阶段美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新经济发展期。正面黑天鹅出现。

1995年开始,网景公司快速发展。1995年1月开始,从占浏览器市场20%到占80%,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在1995年公司还没有盈利的时候,网景就公开募股,5个月内,股价从28美元升到了174美元,成为一只黑天鹅。同时,雅虎、亚马逊等其他科技公司也是一片繁荣。1996年雅虎刚上市就估值8.48亿美金,亚马逊也以4.38亿美金的估值上市。

第三阶段2000年3月后,硅谷进入互联网泡沫破灭期——负面黑天鹅出现

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3月中旬达到了峰值5048点,然后在4月中旬跌至3321点,在2002年10月降到1114点触底反弹之前,人们认为市场崩溃正是由于90年代科技乐观主义所带来的,过去曾经被人们追捧的充满希望的90年代又重新被定义成疯狂贪婪的时代。

在那段日子里,曾经在互联网新经济时代被追捧的观点遭到了批判。曾经用科技代替全球化的观念,又转而被全球化观念所替代。90年代从“砖块到网络”的转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投资者又重新把目光放到了砖块(房地产)和金砖国家(全球化)上,结果又造成了另一场泡沫——这次发生在房地产市场。

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彼得蒂尔说:的确,科技发展中存在泡沫现象。90年代后期,人们狂妄自大,相信自己可以实现从0到1的跨越。结果,只有少之又少的初创企业实现了这个跨越,许多公司只是空谈而已。但是人们明白,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

用黑天鹅思维重读《从0到1》带来的启示

(1)彼得蒂尔就是一只具有黑天鹅思维的火鸡

彼得蒂尔堪称是一位具有黑天鹅思维的人,因为他总是能够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事物的本质。

塔勒布的黑天鹅思维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经验和知识带给你的结论,不要用过去的结论轻易推断未来,那样就犯了证实谬误。就像过去1000天火鸡得出的经验和结论,会突然在第1001天全部破灭。

(2)硅谷的两次黑天鹅事件,都符合塔勒布所说的三个属性

我们可以看到硅谷在经历两次黑天鹅事件后,人们的观点有多么的不同。

传统观点认为,企业的目的就是盈利,不是赔钱。

而互联网经济腾飞后,人们一改传统观点,认为好公司可以不用盈利,有宏大愿景更加重要。

而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后,人们又回归传统观点,认为要循序渐进,不要沉溺于宏大愿景中去。

在硅谷淘金热中,人们认为要勇于开辟和创造一个新市场,而硅谷之劫后,人们又认为不要贸然创造一个新市场,应该在改进中竞争。

可以看到,人们总是在不断地从过去的经验中总结教训,而自以为正确。然而,当黑天鹅发生后,人们又理所当然的对事情重新进行了解释,抨击过去所持的观点,提出新的观点。

特别是各种新闻媒体,所谓专家们的趋势分析,解读,大多都是这样。

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坚持用理性的方法自己分析,我们就很容易人云亦云,跟着所谓主流观点走,最后成为那只可悲的火鸡。

相关文章

  • 用黑天鹅思维重读《从0到1》笔记

    《从0到1》是硅谷创投教父、PayPal创始人作品,作者是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2015年1月由中信出版社...

  • 重读《从0到1》

    从0到1这个概念最常见的误解就是等价于从无到有,原书中的定义如下:从0到1: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在自己的创造的蓝海...

  • 创业,用从0到1的思维。

    #011 最近读了《从0到1》这本书,作者彼得•蒂尔从哲学的高度重新认识了创业这件事,他的见解创新而独特,值得做为...

  • 第4讲 用黑天鹅思维重读《从0到1》:如何从认知谬误中发现机会

    2017-07-06杨琰华黑天鹅智库 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好的回答是:“大多数人相信X,但事...

  • 【笔记】《从0到1》思维导图

  • 《从0到1》笔记

    前言 照搬他人模式要比创造新东西容易。做大家都知道如何去做的事,只会使世界发生从1到N的改变,增添许多类似的东西。...

  • 《从0到1》笔记

    这本书是关于如何创建创新公司的 未来,科技比全球化更有影响力,丢掉科技的全球化不会长久。科技是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逃...

  • 《从0到1》笔记

    9月4日 中午 12:43--13;14 每当我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

  • 《从0到1》笔记

    近期看了《从0到1》这本书,其中提到3大成功要素: 1、工程问题:要有10倍竞争优势 世间绝大多数改进都是百分之多...

  • 《从0到1》笔记

    1,在互联网时代,成功企业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 2,只有与此刻不同的未来才能被称作未来,如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黑天鹅思维重读《从0到1》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ui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