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分享两个对我非常有启发的时间管理方面的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一句话:时间管理,管理的不是时间,管理的是自己。
我们经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总去想办法增加时间。常见的办法就是减少睡眠,所以熬夜的人很多。而早起其实也是一样的。但一天24小时,这个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早起还是晚睡,时间并没有增加。所以不是时间管理,而是时间分配。
比如,我现在坚持早起给家人做早点,是我把原本用在睡懒觉上的时间,分配到了做早点这个事情上了。做早点的时间,并不是凭空多出来的。
在面对众多要做的事情时,我们通常会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判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愿意花多少时间去做,也就是分配时间的先后和时间的长短。所以,究其根本,其实是我们价值观的问题。两者相较,我觉得哪个更应该得到优先处理。
比如,同一个时间段内,同时接到两个重要的工作任务,是把时间分配给A工作还是给B工作,考验的是我的职场价值观。周六的上午,你是把时间分配给未完成的工作,还是把时间分配给为家人做一顿饭,这就取决于我的生活价值观了。所以,我们遇到的问题,其实不是时间不够用,真正的问题是,对于时间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合理分配。
所以说,时间管理,管理的不是时间,管理的是自己。
第二个概念是一个名词:时间颗粒度
时间管理是在做时间分配,不能凭空增加时间,但我们却可以思考如何节省时间。一个事情所需要的时间越短,那么就有更多可分配的时间用作下一个事情。我们不能改变时间的长度,但可以改变时间的密度。这就是我们讲的提高效率。
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半天,比如退休老人;有人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比如王健林。网上有传出王健林的行程表,每个事项的处理时长就是15分钟,而比尔盖茨的是5分钟。反观我们自己,是不是早上洗个脸就要20分钟,开个会至少2个小时起步呢?
时间颗粒度会随着人越来越成功,时间越来越值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细。所以,提高效率,要从意识上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时间颗粒度越细,越能感觉到时间的分秒流失,越是能不断警示自己动作要快起来,脑子要转起来,效率自然就会提升了。
时间管理有很多方法,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工具来帮助我们,这些都很好。但我即便学了一些方法和道理,依然没有成为时间管理的达人。慢慢我也认识到,一切事情都是意识在前,行动在后,也可以说是“思维先行,技巧在后”。所以,今天没有方法,没有技巧,只有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