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在想什么?”
正当曼玉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坐在窗前的书桌边,回想那些如烟往事的时候,正在念高中的女儿走过来打断了她的回忆,让她从长长的记忆里走了出来。
此刻也是黄昏,华灯初上。一排排,一盏盏的灯光,仿佛历经城市的装扮后,都变成了雅致而又娇艳的豌豆花。花里有良辰美景,花里还有古老而芬芳的故园……
“没什么!”
慌忙合上手中正在翻看的笔记本,曼玉像要掩饰什么。往窗外看了一眼,用手轻轻揉了揉眼睛,随即站起身来一边努力向外看,像是问女儿,又像是自言自语:“都三月了,豌豆花应该开了吧?”
“妈妈,你在说什么呢?你怎么这么天真,这里又不是姥姥家,怎么会看到豌豆花……”
子若说完,注视着妈妈的脸,突然像疯姑娘似的咯、咯、咯笑了起来。
只见她把两只手搭在妈妈的左右肩膀上,“哎呀!我怎么忘了?这里本身就有一朵现存的、温柔美丽的豌豆花呀!“
“扑哧”一声,曼玉没忍住笑出声来。
这丫头,越来越不像话,说话没大没小。曼玉心里这样嗔怪,可她嘴巴上并没有责怪女儿的语气。
知女莫如母,女儿是从什么时候长大的呢?一转眼,已经到了当年她的那般年龄。蔓玉以最快的速度在记忆里旋转了一遍之后,轻轻把抽屉关上,锁好。
身旁的子若已经习惯了妈妈的日常。其实她明白,就算是妈妈平时不锁上那只家中唯一显得最老的写字桌,也没有人会去翻看属于妈妈的私人物品。这是从她懂事起就知道的家风。
母女俩来到客厅,曼玉嗔怪:“提起你姥姥呢,我就生气,你说,都快七十岁的人了,怎么还那么固执?”
“妈妈,你也别生气了。等爸爸回来,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去看姥姥,接姥姥。得想个办法,让她自愿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对,是得想个办法。”曼玉加重了语气。
子若知道妈妈担心姥姥,几次去接她,就是不肯乖乖来城里。总找借口,说姥爷离不开她呀,说自己身体还硬朗着呀等等。想到这里,子若也开始埋怨起姥姥。
“姥爷都死了那么多年了,姥姥还那么固执。”
“不许你这样说……”一听女儿又说些犯傻的话,蔓玉赶紧制止。
”不说就不说。妈妈,那你给我讲讲姥爷的事吧!对了,姥爷长得像谁呀?“看妈妈佯装生气,子若把话题转移到了姥爷的身上。
”你姥爷给我留的印象不多,照片到是让我觉得和你爸爸有三分神似。他走时我十岁还不到。只记得那些日子里,每次我从梦中醒来,发现你姥姥都在低声抽泣……”
这到不是蔓玉不想念自己的爸爸。记忆里,爸爸一直在外面挣钱,很少陪伴她和妈妈。但在同龄人眼里,她是他们眼里的小小幸福人儿,让他们最羡慕的还有蔓玉时不时都能穿上新衣服,花裙子的时刻。一起去赶集,她的口袋里还拿得出一点零花钱。而他们呢?只能看着淹口水。
“和爸爸?神似?”子若睁大了眼睛,冒出了光。这还是她头一次听妈妈这样描述姥爷。“原来我姥爷长这么帅!”子若调皮的赞美。
“你爸这次出差,说是去给工厂考核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看样子,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来。”妈妈提醒子若。
第二天,星期一,子若去了学校,曼玉让她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迎接高考。说这话的时候,她又想到了他。当年的他,不就是这样经常说到这句话吗?一丝幸福的快感像电流般激过她全身。
这段时间,下班回到空荡荡的屋里,曼玉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情绪,她觉得奇怪,但又无法释怀。已经十多年没有这样了,是心潮滚滚?还是淡淡如水?总之,她也不能轻言结论。只知道,在这温润的三月,她的回首是愉悦的,除了有点风轻云淡的苦涩。
作家席慕蓉说过:“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她仿佛为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
再次打开抽屉,这已经是接近三月尾声的时光……
天那么蓝,而那本珍贵的笔记本,溢满她青春太多记忆的笔记本,正安静的等着她再次开启……
(未完待续)
2020/04/1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