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雪屏教授《寻求与文本对话的策略》有感
韩雪屏教授在《寻求与文本对话的策略》一文中,列举了六种与文本对话的策略:形成期待、还原与填补、探源与汇聚、颠覆与重建、借鉴与反拨、读以致用。细思之,笔者在平时的阅读和教学中对形成期待、还原与填补、探源与汇聚等对话策略运用的较多,这里以《渡荆门送别》为例来浅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笔者在教学《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时,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二、借助工具读准;三、运用积累读懂;四、想像画面读透;五、联系背景悟情;六、拓展阅读比较。第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回顾关于李白的相关文学常识和诗句等,以漫谈的方式“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李白”。根据韩教授所说的:“读者决不是以零度的“白板”状态去接受新的文本的。新的作品总会唤起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使他进入一种阅读期待状态。”这里主要是唤起学生熟悉的相关知识和和鉴赏诗歌的经验,使他们形成新的阅读期待。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借助工具读准”,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听读、自由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诗歌的节奏、重音和停顿等。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让学生亲近文本,使对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三个教学环节“运用积累读懂”。首先让学生再次读诗的题目,明确这是一首送别诗,并思考:这首诗所说的“送别”到底是谁送?送他到哪里?做什么?”以此来探究诗歌传递的信息,把握诗的主旨。学生从诗歌的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及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获取信息,明白诗人是远渡出游,故乡的水深情送别,表达出对故乡的无限深情。这时候笔者再次引发学生的思考:诗中是不是仅有这一种情感呢?以此进一步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第四个环节是“想像画面读透”。这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送别诗中,简单的叙事是不足以抒发作者内心真挚浓烈的情感,他们往往要借助景物描来渲染烘托。因此在鉴赏送别诗时要抓住景物描写这个关键点来进行品析感悟,也就是运用韩教授所说的还原和填补策略让学生还原当时的场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在《渡荆门送别》一诗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想像进入诗歌的情境,还原诗人所欣赏到的美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并尝试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眼前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平原,长江水奔腾直泻,流入广袤的荒原。夜晚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白天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情境还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诗人蕴含在景物中的喜悦开朗之情,以及蓬勃的青春气息。
韩教授认为“为了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 往往需要追本溯源, 探讨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原初用意和基本母题。”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景物之后,设计了第五个教学环节“联系背景悟情”,进行探源,以求知人论世,更好的把握诗人寄寓在诗中的情感。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再次再次体会诗中的情感。经过探讨,学生们对诗歌的主旨有了更为深刻的把握。他们认为诗中的情感有:远游的喜悦、出三峡见平原的惊叹、浓浓的思乡之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中的远大的抱负等。
韩教授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一种孤立的、真空的存在。 在阅读活动中,注意汇聚相关文本, 横向开拓文本的阅读领域; 从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入手进行比较阅读, 是读者介入文本、 与文本对话、 生成和创新意义的一个重要而饶有兴味的通道。”要想让学生由一篇知一类,就要教给他们鉴赏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设计了比较阅读,将《渡荆门送别》与《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三首诗汇聚在一起比较。让学生通过比较,探究出送别诗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四点鉴赏方法:一看题目扣“送”字,二抓送别处理思路,三赏景物思表达,四知人论世明旨意。
在《渡荆门送别》一诗教学中,受韩教授对话策略的影响,笔者教学中能够很快找到恰当的对话切入口,有了“ 进行阅读对话的‘ 扶手’ ,“远离了文本的貌似对话和虚假对话”,使诗歌教学落到了实处,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习得方法,陶冶情操,真正感受到经典诗词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