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面前不动心

作者: 笑之瑳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20:41 被阅读0次

读《论语》感悟(177)

原文: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书中译文:公山弗扰在费邑叛反,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说:“那召我去的人,岂会让我白去一趟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会使周朝的政德在东方复兴。”

我的感悟:

《论语》中有趣的故事还是很多的,今天,率直的子路又不悦了,狠狠地批评了孔子。记录在《论语》“阳货篇”第五章。

“公山弗扰以费(bì)畔”。

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浅,当权派季氏的家臣。当时公山弗扰伙同前文提到的阳货,在鲁国东部边境的费邑背叛季氏。畔:通“叛”。

公山弗扰占据了费县,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知道自己是乱臣贼子,“名不正,言不顺”,就想拉拢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一是壮大实力,二是装点门面。

有经世治国之才的文化名人孔子就成了首选。你想啊,孔子此时正值壮年,有弟子三千,他的弟子也在各国开班带学生,如果将这些人武装起来,将是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力量。所以,阳货拉拢他,现在,公山弗扰也想高薪聘请他。

“召”,公山弗扰敞开胸怀邀请:尊敬的孔夫子,您来吧,我们合作愉快。

前段时间,阳货费尽心机见孔子、想召孔子的时候,孔子表面答应,但并没有如约赴任,如今公山弗扰召,“子欲往”,孔子竟然动心了,想去看看。

孔子有着伟大的政治抱负,迫切想出仕做官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他有原则,“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天下太平,国君有道就出来当官做事;天下大乱,奸人当道就退隐开班带学生。

孔子真的会动心?我想,他可能想就这件事,在弟子中搞一个大讨论,听听大家的意见,从而提升同学们的认知和追求。

当他把这件事提出来的时候,勇敢无畏、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体育委员子路同学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表示非常不悦。

子路冲老师吼吼:“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老师、老师,你寂寞荒凉怕了吗?没有地方去也就算了,何必到叛贼公山氏那里,与乱臣贼子为伍呢?

孔子看子路急得涨红了脸,他了解这孩子,为人鲁莽又正值,做事冲动又果敢,活脱脱孔门齐天大圣孙悟空。

于是,孔子专门逗他,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你没看人家坐门口不走吗?他既然派人来召唤我,能随随便便白来一趟吗?

孔子继续调侃,和子路开玩笑:“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如果他够真诚,实心实意用我,我倒不如利用这个平台施展一番拳脚,在小小的费县改革创新,在东方复兴先王的周公之道。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周公的铁杆粉丝。

虽说是开玩笑,孔子迫切入仕的心情也是溢于言表。怎奈陪臣执国命,城头变幻大王旗,世道混乱,礼崩乐坏,叛乱不断,大厦将倾,自己纵有满腔正义,也难改变整个大环境。

孔子到底也没去,不然,世界文化史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面对诱惑,谁都会动心。动心了怎么办?商量呀,和亲人、朋友商量一下,虽说是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但倾听了别人的意见,认清是非,找到自己的原则,有底线意识,是选择同流合污,还是谋求发展,就看自己了。

有着高屋建瓴视角的孔子,压制了自己的迫切愿望,拒绝与虎谋皮,不做无道社会的牺牲品,明智地选择了教书做学问,最后,寿终正寝,还受世代敬仰。

难怪孔子敢说自己“四十不惑”,实践证明,夫子真的是不被外物所诱惑。

拥有“智、仁、勇”三达德,真好。

相关文章

  • 诱惑面前不动心

    读《论语》感悟(177) 原文: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

  • 境转而心不转

    诱惑的大小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不要去接受诱惑。在钱的面前不动心,在男女之色面前不动摇,在利益面前坚决心不动,这...

  • 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

    在生态面前,再小的地方也不能破坏,在保护面前再大的诱惑也不要动心,美丽中国画卷才能更好铺展在人民面前. ...

  • 实在点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诱惑诱惑天天看就算一开始不动心的人,看多了估计都会慢慢的变的有点点动心,这样的温水煮青蛙,也不...

  • 诱惑面前,守住初心

    今天在群里聊天,两个特别深刻的感触: 一、诱惑面前,守住初心。从“优点”跑路这个话题,很多低调的大佬都在谈各自经历...

  • 2020-11-09

    现在真处于这初级阶段——惶恐,焦虑的中年,对利益面前忧虑不决,对金钱渴望。 河北极兔股份在诱惑,股票、基金在诱惑;...

  • 诱惑

    面对种种的诱惑、能不动心吗?能不触动吗?但要看它的能量与容量! 诱惑这个词,褒义?贬义?看你咋样去...

  • #华与华书房#华杉注四书《孟子》【30】

    切己体察“不动心”,利益面前不动心,我没问题,天大利益,只要我气不顺,弃之若敝履。因为这是最低层次的不动心,最容易...

  • 不接触,不动心

    我发现,有时候其实我是在逃避问题,但是,我这个问题倒也不算大,就是自己受不受得住诱惑。 不接触,不动心。 以前的自...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生活中充满着诱惑,在诱惑面前,有的人坚守自我,抵住诱惑;而有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接受”了诱惑。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诱惑面前不动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gn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