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生,见过死,会越发觉得生命是一场有始有终的郑重仪式。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人去世时的悲恸,这人生的喜悲极端,构成了完整的生命链始末。
去年,回家参加爷爷的葬礼。
在电话中接到爸爸通知时,并未有太多难过的情绪,当然还是会有些难过与吃惊。与爷爷的感情向来没那么深厚,虽然离得并不远。离家、上学、工作,每次也只有过年时的探望,不过两三次。小时候并未得到爷爷的疼爱,长大后也并没有,我想也许是爷爷子女太多,对孩子的热情都早已用尽了吧。爷爷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孙辈和外甥辈的孩子加起来有16个,很难感情均分。以前,一直心生埋怨,觉得自己并未得到他的关爱,感情淡疏也是合理。只是在葬礼的三天中,我渐渐想通,我对爷爷来说何尝不也如此呢?一样没有付出孙女对爷爷应有的感情,正如长大后我并没有为他做些什么,从商人的角度来看,从彼此付出的程度来看,我们其实并不相欠,但如果真的细究起来,我终究还是欠了爷爷,因为他养育了我的父亲,也许对爷爷奶奶来说,从来没有想过要指望我们这些孙辈,他们也便无所谓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我们(除了个别偏心的外)。
死亡,好似一件郑重到有些庄严的事情,也给人一种特别奇特的感觉。生、死从来都是绝对的,没有哪件事情会像生命这样,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清晰地知道自己唯一的来路与归途。我们都明白人生下来是注定会死亡的,但由于时间遥远,我们并不会杞人忧天似的担惊受怕,所以每天还是照常生活。从这个角度讲,每个人仿佛都是勇者,带着必死的“压力”活着,尽管这勇气会随着濒临死亡的到来而逐渐消失,有点“近乡情更怯”的意味,也或许是对未知不确定的担忧与恐惧,对生的眷恋不舍。
听过太多关于死亡的言论,可还是无法正视死亡,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它,无法想象死亡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生命注定是一个单程旅行,每个人有各自的站点,只是早晚而已。我不相信死亡是另一个开始,因为那看不见摸不着,而我也从未经历过,我无法坦然接受至亲的离开,因为我有很强的执念,我明白有些离开一旦离开便是永久,不可逆转,那是再也触不到的温暖双手,是再也看不见的温柔面孔,是再也听不到熟悉的关心。
爷爷葬礼上,我还是会流泪。当我磕完头打算进灵堂时,不经意看到爷爷的遗照,脑海中为数不多的相关记忆便铺天盖地般向我袭来,那一刻我想到很多关于爷爷的情景。血缘真的是很神奇的存在,总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关于亲情的留恋,不管之前有怎样的疏离,这一刻都会消失,让我们被难过侵袭,其他亲人的情绪也深深感染到我们。
尤其在起棺运走时,也许所有人再次意识到这一别将是永远的分别,这一世的父子情、父女情、夫妻情等等即将永远的终止,画上句点,再无羁绊。无论之前是否存在芥蒂,这一刻通通全部放下,一笔勾销,随着这个人的逝去消失殆尽,死亡终结了一个人在这世上所有的是非恩怨。像我母亲,之前一直向我们灌输爷爷奶奶如何对小时候的我们不管不顾,如何偏心。但在那时,我还是看到她的悲伤与泪水。也许,在没有任何利益纠纷时,人都是善良的。
死者为大,我们给予生绝对的喜悦迎接,也给予死最隆重的告别仪式。中国人历来重视“礼”,尤其是葬礼文化(包括古代的祭祖祭天等)更是肃穆庄严。因为老家在农村的缘故,所以相对完整的保存了自古以来的婚丧嫁娶礼仪。相对原始的葬礼仪式,八拜九叩、祭奠亡人,是对亡人的悼念与感恩,也是最隆重的告别。
农村的葬礼一般举行三天,第一天,请丧乐队,在我们老家叫做“顾守”(音译),唢呐、笙、锣等等传统民乐吹吹打打,亲人们皆戴白帽、穿白鞋、披白布,子女们还需披麻戴孝,然后由子女为亡人穿事先准备好的寿衣寿帽寿鞋,这些衣物都是提前好几年准备的,有吉利的意味,之后去火化;中午时分,由儿子、孙子、侄子辈的人去迎骨灰盒(在农村一些仪式中有比较明确的男女之别,很多事情是由男人们去做的,这和现在的男女不平等并无直接关联,是历史习俗);在上午和下午,众亲人们会有2~3次“泼汤”的仪式,浩浩荡荡,我理解的是为亡人送饭以免挨饿或被欺负,或者是引路,再或者如同孟婆汤的功效,希望亡人忘却今生今世所受之苦,轻松的、了无牵挂的去另一个世界。
第二天,主要是埋葬。扶棺、起棺、下棺,仪式较为繁琐和讲究,由子女将骨灰盒放入棺中,然后哭棺、跪别。儿孙侄辈会和帮忙抬棺者一同上山、埋葬。晚上,亲人们会花钱点戏,请丧乐队唱歌,唱的多是现代歌曲,之前的戏文也随着丧乐队自身的发展或人的流失更换而逐渐消失。其实这点,我没想明白为什么要点戏,或者这是唱给谁听的,这一环节为葬礼多少添了些“娱乐”的成分,有时,也会花钱请人哭丧。
第三天,主要是上坟。一般在早饭前,先由本家人上山为新坟“添土”、为亡人“上供”,使其更圆整,亲人们会绕着坟左右各三圈的走,边走边洒混了土的高粱种子,口中还念念有词:“XX(对亡人的称谓),搭墙盖屋”,然后上贡品、烧纸钱,这是希望亡人在另一个世界好好生活,住得好、吃得好、钱够花。从山上回来之后,是漫长的“吊纸”仪式,数得上的外戚远戚都会过来,像嫁出去的女儿、孙女、侄女等女辈的夫家人会派人过来吊唁,子女们跪在灵堂里,孙侄辈的跪在灵堂外,向前来吊唁的外家人行拜谢之礼(需叩首),人口多的大家大户可能要花两三个小时,这个仪式之后,就由本家人抬着纸做的“车”、“房子”、“佣人”、“金山银山”、“电脑”等再次上山,烧给亡人。在这里,本家人要郑重的行八拜九叩大礼,告别亡亲。至此,一个葬礼也就结束了,一个人也就这样和这个世界彻底断了牵绊。
葬礼之余,我想到了之前看的《百鸟朝凤》,像唢呐这种传统民乐的衰败原因,除了手艺人自身的青黄不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另一方的当事人(可以理解成市场)。比较直观的是,这种传统民乐多活跃在农村,而传统的婚丧嫁娶确实有些繁琐,劳人劳心劳力劳财,且大都为老一辈人所熟知和严格遵守。可以想象,当老一辈人逐渐故去,年轻一代鲜有人完全懂得这些流程。就哭丧来说,已经比较难了,亲人故去,情之所至,伤心流泪在所难免,但是却很难像父母辈那样会用类似于戏曲里的腔调“哭号”。而这种“哭丧”的遗失将让葬礼失味很多。
生命是一场有始有终的郑重仪式,在彼此交错的人生中,各自扮演着各自角色,承担着应尽的责任。有些仪式虽然表象繁琐,甚至在有些人看来有种封建遗腐之气,有很多放不下的执,但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仪式都要摒弃,有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对人对事、对生对死的态度,甚至有一种心灵的净化,让每个近距离见证过死亡的人更懂得感恩。
死亡是绝对的,永远无法把控,正如我们永远无法决定怎么生。所幸,我们可以决定怎么活,怎样活得有尊严、更有仪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