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文/潇清妩玉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18382/f51c9737da5997e4.jpg)
那天晚上跟娘视频,她竟然把晾晒在门前路上的玉米,自己都推回家了,还装了十多条袋子。我既心疼又无奈,早就跟她说等周末我回去着一块干,可她从来不听。我知道,其实她是怕给我们添麻烦。我让她赶紧泡泡脚,喝点奶粉,怕她累得腿转筋。
可她说,不累。推了二十多趟车,怎么会不累?如果是我,肯定浑身酸痛了。难道你比我们还中用?她说我从小就干活,肯定比你们中用。我心里暗暗着急:娘啊,你年龄大了呀!
娘说,你们姊妹俩没怎么正儿八经干过活,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时干活就跟你们上班一样,天天吃完饭,哨子响了就去上坡干活。当时我们队里姐妹三个还被人编了快板,说二队有三兰,漂亮又能干。
我很惊奇,你的名字哪有兰啊?她说我的小名叫秀兰,原来娘也有小名啊,我竟不知道。娘和后面的堂姐差一岁,从小一块长大,一块干活。
堂姐的小名叫爱兰,孝兰是和姥姥挨着的邻居,也是一样大。娘和堂姐根红苗正,听话又能干,很快就入了团。而孝兰因为姥姥是地主,没能入团。那时一个村里同龄的姐妹,就她们两个入了团,特别的荣耀,干起活来争先恐后,干什么都抢第一,不晓得受了多少累,竟然没落下什么毛病,也是奇迹。
娘姐妹五人,她为老幺。姥姥49岁那年生的娘,其时大姨和二姨已经外嫁并生娃。娘上了几年小学,10岁左右,姥爷意外去世。家中失去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无法继续求学,只能回家务农。大姨二姨已经出嫁,自顾不暇,三姨身体不好,主要劳动力是当年17岁的四姨。
四姨跟男人一样干着体力活,一家人忍饥挨饿,终于熬了过来。四姨结婚之后放心不下娘和姥姥娘俩,还在娘家待了几年,直到生娃后,才跟随姨夫去了婆家。
四姨走后,娘俩过了几年辛苦的日子,直到同村的大奶奶找到姥姥说媒,姥姥说,你们不嫌她笨就行。娘幼年因为眼疾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视力不好,性子慢,话少,所以看起来笨笨的。
娘说她看不到天上的星星,我工作之后陪娘去医院看过,需要动手术,可她不想动。说都这么大年龄了,反正一直就这样,已经习惯,就不受罪了。我知道,娘心疼花钱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娘虽然是老小,却性格温婉,善良宽厚,丝毫没有老小的霸道。所以在家里爹总是说一不二,娘是妥妥的配角。父母结婚后,因为爹的能干,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
娘婚后唯爹马首是瞻,天天跟着爹忙活。伯父一家在外地,姑姑又去世得早,奶奶最后的几年都是娘在照顾。上周日娘还跟我说,你奶奶都是我做好饭再给端过去,你爹光知道自己喝酒吃饭。我和娘开着玩笑说,奶奶已经去世20多年,你这抱怨来得有些迟呀。
2008年爹生病,我们瞒着他们老俩。后来,娘却说她早就知道了爹的病,看来娘并不笨。妹夫他爹生病的时候,他娘天天哭,给儿女电话哭诉,我娘可以说比较淡定,从来没有给我们打过电话,也许偷偷地哭过,我们都没见。
爹脾气坏,毛病多,老了也没见什么改变。我跟娘说别跟他置气,他身体不好,你是她最亲近的人了,让着他点。其实娘一直让着爹,尤其是爹生病之后,我们都上班,只有娘在家照顾。爹如今恢复得好,全是娘的功劳。两个人风风雨雨相伴,现在已过古稀之年。
爹生病之后,再不能劳作。我们都希望不要再种地,爹娘却不同意。娘迅速成长,从幕后走到台前,思虑周详,竟然也能顶起家里的天。
娘宅心仁厚,与邻居相处融洽,不时有邻居来找她玩耍。有一个邻居大娘以前和我们一条街,后来搬到村东头去已经十多年,却经常过来找娘玩,说跟别人都聊不到一起。
我和妹妹都在城里,爹娘还在农村守着。我让爹娘来城里住,可爹娘却说不习惯,也有可能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娘觉得自己还能干,在家种点菜,种点粮食,我们节假日回家去拿,爹和娘就开心得乐翻天。
如今娘的五个姐妹走了三个,只剩下娘跟四姨,如今都算是农村的空巢老人了,老姐妹俩经常打个电话,互相走动。表姐曾说,娘对五姨可上心了,比对我们都亲。我也跟娘说,你真是沾了俺四姨的光了。娘说,这是最后一个娘家的亲人了。我不胜唏嘘。娘是姊妹几个中最小的也70多岁了。
母亲节到了,祝愿老姐妹俩都安康幸福,相依相伴,安度晚年吧!
齐帆齐年度基础写作营打卡作业第59篇,1620字数,共累积113471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