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在认知升级三部曲中提到认知升级中存在两个误区:
1.以为自己知道,远远不如以为自己不知道
2.以为自己认为重要和真的认为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
安全感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以为自己知道了,其实我却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它。这个认知误区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
最早接触安全感这个概念,是在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在读高中的时候读到这本书,刷新了的很多认知。其中关于安全感,古典老师的几个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首先,关于买房。古典老师认为很多人买房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因此不要为了安全感而买房,更不要为了早点买房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要相信自己才是最值得投资的。其次,关于爱情。古典老师认为爱有两种:一种是死死抓住,你紧张对方也紧张;一种是轻轻托住,你舒服对方也舒服。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快乐生活和安全感绑定在对方身上,我们不能做安全感的奴隶,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
这本书我看了几遍,书中的很多道理我都很认同,我当时也以为自己懂了。但后来才发现我其实只是对书中介绍的一些概念有了模糊的印象,却并没有深入思考这些概念,因此并不算真的懂了。想想现在的学习很多时候也是流于形式,感觉看了很多书和文章,知道了很多概念,但却并没有深入理解,结果还是不会真正使用这些概念。
去年在得到上订阅了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里面也专门提到了安全感这个概念。虽然李笑来老师的说法不太一样,他认为“安全感是我们人生最重的枷锁”,但其实现在仔细想想,这跟古典老师的“不要做安全感的奴隶”说的是同样的道理。不过当时看专栏的时候,我已经完全忘了这个概念古典老师也曾经讲过,更没有想到要找出《拆掉思维里的墙》来对照阅读,认真思考。
直到最近,我反思自己的现状,发现自己陷入了安全感陷阱中,才猛然想起,这是个我早早接触,自以为自己知道,但其实并不深刻理解的一个重要概念。
我现在正在准备考研,在备考过程中我内心深处总是有种隐隐的不安和恐惧。一开始我骗自己这是考研压力导致的正常的心理状态,不要去多想,想多了反而不好。所以我就放任这个问题不管了。但其实在内心深处我知道这可能是个大问题,但原因是什么我并清楚,我只是出于本能地想要逃避,想要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中。
直到最近我看了《原则》一书,书中Ray Dalio详细地阐释了“实现梦想的五大步骤”:
一、设立目标;
二、识别问题并对问题零容忍;
三、精确地诊断问题;
四、制定计划,清晰地列出解决问题所需执行的任务;
五、执行计划中的任务。
我反复地阅读、思考这些内容,并尝试将其应用于解决我考研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开始正视并认真思考自己在考研过程中面临的那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我的心理问题。我反复地问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到底在担忧什么。
终于有一天我在跑步的过程中想清楚了:我害怕考研失败,自己的梦想破灭,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会付诸东流;如果失败,我不清楚自己失败后应该怎么办,继续二战or重新找工作;继续二战我担忧自己可能承受不住压力,也感觉对不起家人;重新找工作我担忧自己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找的工作并不和心意。种种害怕与担忧都是源自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此感到的不安。我恍然大悟:我真正的问题是因为自己缺乏安全感,我戴上了安全感这一沉重的枷锁,成为了安全感的奴隶。
想清楚自己的问题是缺乏安全感后,我进一步问自己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是什么。很快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武志红老师认为我们习惯上说的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但从逻辑上讲,“A相信A”是不成立的,有的只是“A相信B”,所以“自己相信自己”的准确说法应该是“自己的一部分相信自己的另一部分”。在我的情况中,问题应该就是“现在的我对未来的我没有信心”。
想到这个我更震惊了,李笑来老师在专栏中反复强调要笃信“你能变成更好的你”。“笃信”就是120%地相信,即使被人打击,也还是100%地相信。我一直认为自己理解了这个观点,也接受了这个观点。但事实却是我并没有做到真的相信它,我在怀疑未来的自己。
这其实就是傅盛所说的认知升级的第二个误区:以为自己认为重要但却并没有真的认为重要。我并没有做到像笑来老师建议的那样,笃信: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你一定会变得更好!
·若长期持续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你的未来一定会变得很伟大!
这个发现也促使我重新思考我之前认为自己相信的观点中,到底有多少是真的相信?哪些是我以为自己相信,其实潜意识里却并不真信?
虽然自己扇了自己耳光,但想清楚这些问题和原因后,我还是觉得很高兴。因为我终于知道原来我是这么想的,以前都被自己表面的想法给骗了。也终于找到了自己问题的根源,那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了。
我先重新思考了笑来老师的观点,结果我还是觉得笑来老师说的是正确的。(这次的想法应该比较真实了)如果我不笃信自己的未来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那每天努力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这个基础观点都不认可的话,考研也就没有了意义,努力也就没有了意义。因此,我重新树立了对未来、对自己的信心,相信通过努力自己一定可以变得更好。
接着,我进一步思考,难道考研就真的只为了一个结果吗?过程中难道没有其他值得庆幸的收获吗?细想后我发现其实备考过程中自己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比如自律。为了考研,我必须严格地规定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早睡早起,都是为了要养足精神进行复习。若不是为了考研,这样的作息习惯只留在我的小学时代。而习惯的养成有巨大的威力,即使以后不备考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还是会对人生成功有巨大的帮助。
再比如正视自己面临的问题。在考研之前,我的整个人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难关,自己从没被逼到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然后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的地步。虽说也遇到过由于自己的错误和弱点导致的问题,但从没有巨大的压力迫使我必须面对它、解决它。因此我本能地、习惯性地逃避一些问题,一直龟缩在自己的舒适圈中,结果混成了现在这样平庸的样子。在考研过程中,我第一次被逼到绝境,之前一直绕开的那些问题,并没有自动消失,它们在暗处酝酿,最后终于爆发。这时,我面对的选择是:要么继续绕开这些问题,待在舒适圈,然后考研失败;要么正视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拓宽自己的人生边界。这真是个艰难的选择,我多次想要逃避,但发现自己逃无可逃、退无可退,只能硬着头皮上。我在痛苦中反思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的问题,并挣扎着寻求解决方案。虽然很难,但还是有所收获,这篇文章就是我对自己问题的分析、思考和总结。遇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并想尽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遇到问题缩回来、绕过去,是我在备考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考研的其他收获还有:制定计划的能力,执行力,耐心,毅力等。在此不再赘述。李宗盛曾经给NB拍过宣传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正如片名所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当下的努力肯定不是白费力气;现在如果偷懒,未来肯定也不会像没事儿发生一样。
想通了以上的逻辑,对未来的不安和焦虑减少了很多,那种无形的压力和莫名的烦躁感也慢慢消失了。心开始静了下来,也踏实了下来。既然相信未来会因为自己现在的努力变得美好,同时现在的努力肯定不会白费,那么就无需多想,只要做好眼前的事就好。所谓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大概就是这样吧。
重新认识安全感,其实对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一次探索和审视。在这个过程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