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8172/a55ec69a42225c57.jpg)
最近才吃完重庆火锅,没什么反应。
于我而言,川渝的辣度就还好,主要是以麻为主,辣为辅。川渝地区的人们,他们爱吃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其次就是味觉认知的变化。
四川重庆都属于盆地,因此气候湿润,潮湿闷热。像一些初来乍到的人们,兴许夏日炎炎抵达重庆,真的会被这火辣辣的气温所“征服”。饮食也比较容易上火并长痘。故而,本地人吃辣椒其实是更有助于排汗祛湿,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对于一些食物来说。比如,川渝的腊肉、香肠等,辣椒能够提升其口感和风味,更受人们的喜爱。因此,饮食口味重,偏油偏麻辣成为了地域特点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8172/a871eeda39656adc.jpg)
Athena早几年,就按全国按省份及特别行政区来说,中国已经走遍了。
本就喜辣不喜甜,自然会对各种辣度都有自己的一份尝试与体验。
比如,川渝的麻辣,贵州的酸辣、云南的酸辣、江西的咸辣、湖南的干辣和鲜辣,湖北的卤辣,新疆的酱辣,陕西的油泼辣子等等,各种辣。
不同的地域,不仅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不同,对于调味的用料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我本人是比较偏向于喜欢湖南的鲜辣,还有新疆的酱辣,陕西的油泼辣子当属香辣,味道也不错。
前段时间迷上了湖南的平江豆干,还有湖南的各种辣条。为啥偏喜欢湖南的呢?因为特辣的辣度没有甜的成分,重口又不偏油腻,很符合我对辣的喜欢。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8172/3e7e1458a33323fe.jpg)
既然,重庆火锅吃后没什么反应。
那就挑战一下新疆的中辣吧,前几日还有几日阴雨天,正好吃点辣祛湿。当米粉酱下锅后,我已经有那么一丝惧,毕竟好久没吃这个了,说不定等会就给我“辣不活”了。
说起新疆米粉酱的用途,不只是制作米粉时可以使用,其实用途很广泛。可以拿来炒米粉拌米粉,也可以炒面拌面,炒虾尾。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8172/f9b756be56a15b0e.jpg)
实际上,新疆人也是挺能吃辣的,甚至可以说他们对辣味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
新疆的饮食文化中,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几乎每道菜都会有辣椒的存在。举个例子:大盘鸡要用辣皮子,烤羊肉串要用辣椒面儿,还有辣皮子拌面等等。
新疆菜以其独特的辣味闻名,有时连吃辣省份的伙伴,一些自认为很能吃辣的,也会被辣哭。比如,最典型的新疆炒米粉,这道美食就真的辣哭了我不少来自川渝的伙伴~🤣
最初,辣椒仅作为观赏植物存在,后来随着屯垦戍边的老一辈食用后身上的寒冷感消失以及体力的增强,辣椒逐渐成为新疆饮食的一部分。
故而,新疆也是以生产优质辣椒而闻名,如新疆沙湾安集海辣椒基地生产的辣椒,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适中的辣度,深受欢迎。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8172/f3c9e0e99842fffe.jpg)
说实话,在两广地区生活久了,这里的人们大多饮食清淡,爱吃各种酱油,但是辣度基本没有,所以还是要提前适应适应~
不然今年回去看望父母,还有那么久的时间要与他们在一起,饮食方面必然是得适应才行,不然跟老何出门都丢份儿不是?
为了光盘,我是真的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含泪光盘儿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548172/2bc6c4fe48e18649.jpg)
好吧,果然还是得从新疆本土微微辣吃起。不可心存侥幸,直接跳段位。实际上,新疆的辣度是分不同段位的,从微微辣起,微辣、中辣、爆辣、激情辣!
我承认,我是真的落泪了,得来罐海南清补凉来救场!
每一次不同的段位升级,就如同打小怪兽一般,要层层闯关,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不断的挑战味蕾,才能实现创新。
哈哈哈,我这一下子从久不吃辣的微微辣的水平,直奔中辣段位。用新疆话来说,还真是太日能了!
下次还是得收着点,不然很快就又“辣不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