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小时值多少钱?
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最简单的办法是用你的时薪来计算。比如:你的年收入是 30 万,那么平均下来,时薪大概就是 142 块( 8小时 x 22天 x 12月)。
这种做法,聚焦的是「过去」。
你也可以用市场价值来计算。按照你的资历、能力、经验,放到市场上,客户(或者公司)会愿意花多少钱来雇佣你?你能为他们带来多少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种做法比前一种好一点,聚焦的是「现在」。
你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计算:设立计划。
譬如:你计划在一年内,学会某个技能,从而可以得到某个职位,而该职位的年收入是 40 万。那么,你的一小时就应该值:40万 / 12 / 22 / 8 = 189 元。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计算方式,但原理是没错的 —— 它聚焦的是「未来」。
那,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呢?
其实是有的。
不过,我们先聊点别的。
前两天,读 Sam Altman (创投公司 Y Combinator 总裁)的博客,他讲了这么一段话:(意译)
童年时,我在经济上最大的误解是:人们通过高昂的薪水来致富。
这是错的:你变得富有,是因为你拥有某种能够快速增值的东西。
它可能是商业、房地产、自然资源、知识产权,或其他什么东西 —— 无论如何,你需要拥有它的权益,而非单靠出卖你的时间。
——Sam Altman
这段话很真实了。
每个人在年轻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认知:成功的人生,就是努力进一家好公司,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奋斗,然后升职、加薪、衣食无忧……
当然,我们知道,别人这样告诉你,只是为了让你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听话的人」,好好工作,安心干活。
实际上,依靠出卖时间来挣钱,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 可惜,我直到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意识到这一点。
为什么说不划算呢?原因很简单:时间是线性增长的,你想挣更多的钱,只能出卖更多的时间。
就像这张图:
绿线是出卖时间的工作模式。今天你工作8个小时,获得了4个单位的成果(A点);明天,你工作9个小时,就会获得4.5个单位的成果(B点)。如果你想获得5个单位的成果,那就只能工作10个小时,没有别的办法。
大多数靠复制自身技能、赚取「时薪」的人,都是这种模式。包括:重复机械工作,接单,咨询,讲课,演讲,等等。
这不是一条长远之路:我们的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和身体素质,基本都在20来岁达到高峰,后面慢慢衰退。因此,单纯依靠出卖时间的方式,不具备长期的可持续性,更不具备积累效应 —— 我们的付出除了换来当下的回报,并没有多少能够剩余下来。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尽力让自己的工作模式,从绿线迁移到橙线。
我们看到橙线:今天工作8个小时,获得4个单位的成果(A点);但明天,工作9个小时,获得的成果可能不是4.5,而是4.8、5.0。
这部分多余的成果来自哪里呢?来自于前一天成果的「积累回报」。
在橙线上,前一天的工作成果,除了换取回报,有一部分是能够剩余下来的。它可以成为你投入的一部分,帮助你获得超额的回报。
这部分剩余下来的成果,我们就把它叫做「资产」。
什么是资产?就是你所拥有的、可以帮助你自动获得回报、提高速度和效率的东西。
这就是所谓的「复利」,它可以帮助我们,从线性增长,转变为指数增长。
从「出卖时间」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积累资产」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极其重要的思维转变。
可能许多人看到「资产」和「复利」,就会联想到投资理财、被动收入、财务自由……
但实际上,资产可以是任何东西。
举个例子:许多人问,怎么样才能提高读书的速度,更高效地吸收知识?其实很简单,书读多了,自然就快了。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出过一个模型:E=K/I。
E代表读书学习的效率,K代表你已有的背景知识,I代表新知识的复杂程度。简单来说就是:你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新知识的结构越简单,学习、掌握起来就越快。
在这里,「已有的背景知识」就是一种「资产」。你拥有的背景知识越多,在学习新知识时,它们就能够自动生效,帮助你降低门槛,消除障碍,提高学习和掌握的效率。
写作也是。针对同一个大主题,你文章写得越多,学习、梳理、输出得越多,就越能够把相关的子主题和路径,都给打通、吃透,构建成一张环环相扣、彼此连接的网络。
这样,需要产出时,就能达到信手拈来的效果。因为,这整张网络,都是你的知识「资产」。
底层认知是一种资产。很多人习惯的模式,是用自己熟悉的方法,依托相同的路径,去解决问题。但这除了锻炼熟练度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 你只是在自我重复而已。
更有效的是,从表面下沉到底层,去探索方法、技巧、工具背后的原理和认知,学会思考方法、分析框架、思维模型,把「点」串联起来形成「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提升」。
同样,个人品牌也是一种资产。
我常常说一句话:一个人之所以优秀,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把他所拥有的财富都夺走,他能否再度「夺回」它们? —— 这才是一个人能力的佐证。
这里面,最关键的其实就是个人品牌:你能否接触到更广阔的触点、可能性,能否让别人信任你,能否让别人愿意和你合作?
诸如此类。这些,都是资产,也都是资产能够为我们带来的效益。
所以,我想和你分享一点:
不妨问问自己:我的时间,有没有用在「积累资产」上面?
大多数上班族可能很少意识到:你所做的工作,其实未必具备不可替代性。你只是在不断复制技能、用熟悉的方法解决相似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你日复一日,除了换取工资回报,剩下的,其实极其有限。
所以,很多人到了三十多四十岁,想再出来创业,却发现已经很难了。
远离一线基层,不清楚该怎么打、怎么玩;缺乏个人品牌,没法快速启动;忽略了学习新鲜事物,导致无法适应新的浪潮……
我见过的大厂出身的创业者,失败的比例,一点也不低。
甚至,很多自由职业者,也会遭遇类似的问题。
我有一位朋友,有十年管理经验,前几年辞职出来做企业培训师,最多的时候一年有大半年在到处飞、讲课,收入相当丰厚,但有一次聊天时,他说:很焦虑,因为这几年每一天都是在重复自己。
对他来说,讲课、培训的内容都是相似的,没有任何积累。而案例,10个,50个,100个,几乎没什么差别。
后来他开了一家领导力公司,收入锐减,也比以前辛苦了很多,但在他眼中,这是一件更有价值、也更有积累的事情。
因此,基于这一点,我想跟你分享几个想法。
也许很浅显,也许都是常识,但它们是我一直警醒自己、监督自己的标准,也希望能对你有用。
01
尽量不做短期的事情
理性上,我们都知道:有许多事情,在短期内未必会有反馈,要长期经营才会有所收获。但感性上,我们总是容易短视,把目光放在当下的任务上,忙着四处「救火」。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称为「时间贴现」(Delay discounting)。
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从进化上看,迫在眉睫的事情对我们往往会有直接影响,从而会获得更高的权重;另一方面,大脑喜欢确定性,而长期的事物往往具备较高的不确定性,需要耗费大量认知资源去储存和思考。
所以,很多文章会劝告你:不要只顾着当下的任务,也要拨一点时间,去做一些有长期价值的事情。
但事实上,我这几年越发有一个感受,是什么呢?
不是「要拨时间去做长期的事情」,而是「若非必要,尽量不做短期的事情」。
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就在于心态:你是把「长期经营」当做一个尝试,有空就去做、没空就暂且放下,还是把它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甚至不惜于去牺牲、舍弃一些「短期回馈」,将更多的时间精力匀给「长期」。
很多时候,后者才能在长期的赛道上,获得领先。
举个例子:搭建一支内容团队,你是会去争取1个大作者,还是去跟10个小作者获得合作?前者可能要花上半年,飞上十来次,不断预约时间,碰面,反复磨合,讨论;后者可能只需3个月,并且毫不费力,简简单单走完流程。
实际上,前者一旦成功拿下,能够为你带来的收益,很可能是后者的几十倍。
同样,我在最开始写作的时候,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是牺牲频率,争取出一些深度的文章,还是跟其他所有同行一样,日更,用频率来换质量?
前者风险其实很大。大家也许知道,写作的人,都希望能有几篇文章脍炙人口,成为「爆款」。但爆款更多时候是看运气。你更新的频次少了,出爆款的几率也就会更低。
但比起短平快的密集、轻便打法,深耕一个领域,给予用户价值,注重长尾效应,或许见效没那么快,也没有那么频繁的正反馈,但长期来看,增长曲线会更加稳健、扎实。
所以,我在 如何管理好时间?看这张图就够了 中也提到了:除非一件事情「不做会死」,否则,能拖就拖,能舍弃就舍弃,腾出来的资源,要尽量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它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给予你超额的回报。
你会发现,大多数出现在你面前的短期任务和问题,其实没想象的那么重要 —— 它们往往来自于别人的期望,来自于临时的需求,来自于短平快的收益。
不去做它们,你可能会付出一点代价,舍弃一点东西,但你换取来的,是更宝贵的时间。
试着把时间投入长期、困难、不变的事情上,去关注「积累」和「趋势」,这些才是真正重要,有价值的事物。
02
搭建一个自运转的系统
很多朋友读完第一点,可能会说:可是,我每天就是有很多任务要去做呀,我没办法拖延和舍弃它们,不然老板就把我炒掉啦。
分享一个习惯:遇到任何一个问题,我都不会急着去着手处理,而是会思考:
这个问题还会不会再次出现?
我可以如何设计一套流程,或者优化环节、步骤,来避免它再次出现?
比起着手去「救火」,这就是一种更长期的视角,也更加行之有效。
这一点,对于日常工作也是适用的。具体来说:
自动化:如果需要大量机械化步骤,能否搭建一个工作流(VBA、Python、宏等),实现自动化处理?
模板化:如果需要频繁沟通、传递信息,能否制作一套模板,将信息结构化,最大限度避免遗漏和误解?
流程化:如果一项工作的步骤非常繁琐,能否设计一套流程,降低注意力和认知资源的消耗?
模块化:如果一项工作需要多种技能,能否创建一套模块,可以灵活搭配、自由组合?
这些,都属于「系统」。一旦成功搭建,它就能自己运转起来,井井有条地将「输入」转换成有效的「输出」,为你节省时间、精力和注意力。
实际上,一个成熟的职场人,绝不应该让「日常工作」把自己的时间填满 —— 这是非常失败的情形。而是应该想办法,尽量压缩「日常工作」的时间,腾出空间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换言之,亦即:通过搭建一个系统,让日常工作高效运转起来,尽量减少「人」的干预。并且,把控住系统的关键节点,不断地去优化它、调整它。
从管理的角度讲,其实也是一样的:管理的本质,不是要去「压榨」和「剥削」员工,而是尽可能减少「人」的因素,把工作落实到流程和系统上,给予团队伙伴成长与提升的空间。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举个例子:我去年参与搭建的一个团队,半年多在业界打出了「专业」「认真」的口碑。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其实什么也没做,只是从团队成立伊始,就定下了细致的规矩,并且上到创始人、下到一位兼职,都严格按规矩令行禁止而已。
一旦把一套体系立起来,让团队形成统一的氛围和惯性,大家就会沿着这套模式走下去,无需人为去宣传、干预和控制 —— 这比不断鼓吹「企业文化」有效得多。
自由职业也一样。
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与其不断地去复制你的技能,出卖时间,不如培养一支团队,把你的技能、经验教给他们,设计一套有效的协作流程,让他们去为你工作,你从中获取收益。
这样,可以更好地把你的精力解放出来,有暇去专注于更高层次、更广阔空间的可能性。
记住:搭建系统的目的,是摆脱时间的桎梏,让自己得以从「出卖时间」中抽身出来 —— 这可能是每一位职场人,都要去好好思考的。
03
延伸自己与世界的接触
成功的人有许许多多种特质,但其中一定有一条共性:保持敏锐。
什么意思呢?亦即:对一切新事物保持好奇心,不断去思考:它会带来什么?它意味着什么?它能够跟我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绝大多数的机会,都是从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中,孕育、碰撞而产生的。
这就是我提过的「知识的网络效应」。
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比起专精一个领域,多方面的涉猎更为重要?就是因为,你接触到的「触点」越多,就越能够把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一张网,并从连接之中,发掘新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所以,为什么要强调「终身学习」?其实重点并不在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触点」,保持好奇和敏锐,探索和尝试新事物。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提高自己的灵活性,让自己具备「应时而动」的可能性。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折腾的人。无论什么工具,渠道,技能,领域,只要有机会,我都会乐意去尝试一下 —— 不是为了能够获得回报,而是希望保持这么一种状态:当我需要的时候,我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换言之,亦即锻炼自己的「手感」,以及对不同渠道、方式的运用能力。
所以,我一直说,随着你往上走,「对事」的能力慢慢的会变得不太重要,而「对人」的能力,会逐步凸显其重要性。
原因很简单,人是社会链条的节点。信息,渠道,资源,很多时候都必须通过不同的「人」去接触 —— 这也是拓展自己与世界触点的关键方式。
具体而言,有一个简单的模型,叫做 CEAO 模型,可以帮助你去思考:
1)合作(Cooperate):我们可以一起产出什么东西?
2)交换(Exchange):我需要什么,如何换取到它?
3)协助(Assist):我可以帮助你完成什么目标?
4)持有(Own):有哪些别人想要的东西,是我可以去获取、持有的?
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敏锐,对「手感」的掌握和可能性,对人的接触和交易,以及如何把它们串联起来、「涌现」出创新点和机会点 —— 这些,是我们在业余时间和整段时间里,需要去不断思考的。
这也是推动我们前进和上升的最有效动力。
最后,回到最开头。
你的时间值多少钱?
这其实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它多多少少,还停留在「出卖时间」的范畴和思考方式。
我希望你能建立起这么一种意识:我的时间是无价的,因为它意味着积累、成长,以及无限的可能性。
当你开始从「出卖时间」的思维,转变为「积累资产」的思维,你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也会全然不同。
想办法让自己挣脱时间的桎梏,从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抽身出来」。
和每一位朋友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