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历十五年》

作者: 罗维 | 来源:发表于2015-11-25 03:21 被阅读558次

    左边,是一本老学究的板砖——《万历十五年》;右边,是一摞泛通俗的消遣——《明朝那些事儿》。孰是孰非,难夺判断。

    在我看来,研究历史是不幸的。不幸在于,将终其一生潮打空城,伴古刹青灯。自夜深时分,还过女墙,藉以寂寞而回。

    研究历史却又是幸运的。因为幸运儿总不时地眷顾汉时的绸缎晋时的玄,唐时的浓抹宋时的淡。起承转合,蔚为大观。

    你看!细腻的线条,温润的色泽,那个从敦煌款款而来的飞天舞女,就此丹青定格,裹携于传世的三尺卷轴。笔锋在漫不经心的一撇一捺间,写就了一个偌大疆土上的民族最耀眼的时代。绣口一吐,正是:长安帝都御宇内,万国含元朝天阙。

    但,我要述及的,是另外一朝历史。一段与绝代风华并无交集的历史。

    总不知,该如何将遥不可及的大明王朝加以评述。以及,妄自提起的,两本风格迥异的书。

    秉持“大历史观”的我们,对扑面而来的五百年前的大明王朝,会采以何种方式管窥,殊为各家之言。十五年,那些事儿,何谓历史?何谓现实?即我们该追问:什么才是周遭的无可置喙,什么才是话语的确凿真实。

    当今平头百姓,动辄笔耕不缀下万言,以著书立说。欲求得“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其中,或为等身学者,或为资历尚浅。本不乏秋毫明察过后,思辩的真知灼见。但试问:典出自官修或民撰的史籍,悠悠几百岁,就注定不含刀吏杜撰?不容许黑白相颠?二十四正史的波澜不惊,就势必板上钉钉,当为定见?

    我想,这是我们对历史应有的态度——怀疑,质询,不擅下结论。因为过去的政治,即是为今天的历史。历朝历代,政治之讳莫如深,犹如折戟沉沙。而前朝旧事的自将磨洗,汗青,也愈加见得扑朔迷离。

    一朝天子一朝臣,凡古至今,无出其右。鱼贯而出的经世之才,陷入仕途后,却多数自甘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品。当他们位极于中国大明王朝的显赫人臣,不见躬亲事职,却只见乡谊、年谊之风日甚。这些臣子们,不去忧劳兴国,反倒忙不迭以揭举同僚作奸犯科为能事。洋洋洒洒,于白纸黑字间笑里藏刀。若参奏一本,颇有指桑骂槐之功力。虽有可能遭致黜官,并升格为午门廷杖的皮肉之苦。但在概率上,则更有可能扬名立万,假以博取“忠臣”的噱头和魇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国大明的文臣们,始终笃信明刑弼教,当以儒家礼、义、廉、耻,作为维系社稷的经典。

    唉,忠臣也好,逆贼也罢,彼时的功名,彼时的跋扈,回首萧瑟,不过浮云而已。终难逃历史的涤荡,并最终隐匿在汗牛充栋的滚滚硝尘。

    暗淡了塞外的戎马一生,褪去了庙堂的鼓角筝鸣。此刻,占据心扉的,不再是那无谓的官场喋血,无谓的僚幕政见,无谓的勾心斗角。我所滥觞的魂牵梦萦,惟有昂首边关的胄甲和旌旗。几度听闻,当空粼粼作响;而猎猎风沙,徒自喑杳了胡笳与羌笛。

    南国的相思子,落怀满地,却掩不住怨妇的秋水,征人的泪。“不破楼兰终不还”,又怎知不是带着西出阳关的微醺和折柳,离愁别绪的愤懑与苛责?而戍守的风雪,年复一年,也只能让青春虚掷,莽身葬于潼关。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转朱阁,低绮户,何事长向别时圆?被定格的历史,离合悲欢,阴晴圆缺,在此刻,皆如帘外幽梦,入茔成冢。

    《万历十五年》,前朝旧事,华丝搔首。只有漠北的落日长河,伴着那一仞孤城依旧。

    犹记得那年绕竹发小,青梅枝头,梨花飞白。闻琴声入林,惹一行青苔。

    而今夜雨打蕉叶,潇潇梦落花开。明月三分,两分如水,一分箜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三月四日1990:万历十五年看过,感觉也一般,不知道为啥那么多人推崇它
        罗维:@三月四日1990 其实这本书读起来,并未让人觉得具有“逻辑性”,也没有那么“有趣”。作为历史学家的黄仁宇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只是随机抽取了一些显而不易查见的史实,以此作为探究明代衰败表征的分水岭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这就颇见功力了。他曾经从一本《财政与税收》书角度分析明朝。他不是经济学家,没有那么多数理分析分析功底,但对史实的信手拈来,这也成为他这本《万历十五年》的全书内核。
      • le0:有个词用错了。无出其右,古人以右为尊,无出其右是指没有人比这个所谓的其更牛逼。这里不符合上下文的意境。
        罗维:@le0 四年前在自己的电脑上写的。如今把这篇小文放在了《简书》。😊发现《简书》是原创平台,挺好的,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
        le0:@罗维 四年了啊???最近成头条了我才看到的😓
        罗维:@le0 谢谢,一篇四年前写的旧文,你发现我措辞不当之处。说明你看得很仔细呀。😊
        我想表达的,应该是用“概莫能外”。
      • 颟顸的影子:大历史的角度到底是什么角度?
        罗维:@笔络如此说来,“大历史观” ,跟“事物具有普遍联系”差不多。应该就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罗维:@颟顸的影子 “大历史观”这是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提法。当时我读的时候其实也为完全理解。直至后来读了他的《中国大历史》后,才在自序里面找到了这么一段话:“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由来已久,……宏观与微观亦不过放宽眼界与计及精微之不同。改称大小,专用于历史,显系模仿而非发明。”
        供参考吧。
        笔络:@颟顸的影子 马克思说的好: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江桥:看这本书应该看到制度问题,而不是个人道德问题
        罗维:@江桥 嗯,《万历十五年》是一部很有深度的通俗历史书。但读起来却并不通俗,相反有很多作者独辟蹊径的理解。其中他书里措辞最多的是“数目字管理”。他从税收角度来阐释明代走向没落的客观历史。但是,如此庞大的历史帷幕又岂是三言两语解释的清楚的?黄仁宇自序中提到他曾用了两年半的时间通读了一遍133册的《明实录》。我一篇小文,聊发喟叹,只能更多从关注小人物的离合悲欢来解读了。😊

      本文标题:读《万历十五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nrhttx.html